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比较及护理

2014-03-08李尉兰何碧珍辛翠仪

护理学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母沛三角肌平滑肌

李尉兰,何碧珍,辛翠仪

(佛山市南海妇幼保健院 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200)

剖宫产术后的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70%~80%)是宫缩乏力[1]。针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主要是使用宫缩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包括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衍生物等。欣母沛是15-甲基前列腺素F2α的氨丁三醇盐溶液,是当前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最有效的药物之一[2],但在促进子宫体肌收缩的同时也会促使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导致明显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欣母沛可以直接行子宫体注射,也可以在上臂三角肌处进行注射,笔者发现目前尚无针对欣母沛不同注射部位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比较的文献报道,故在临床开展相关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并在术中使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267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消化道溃疡、过敏体质、哮喘、青光眼、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产道撕裂伤、心/肝功能不全者。其中行子宫体注射143 例为宫体组,年龄(27.4±9.2)岁,体质量(65.1±18.3)kg,孕周(38.2±2.7)周,剖宫产指证为前置胎盘83例,疤痕子宫27例,双胎妊娠21例,其他12例;行上臂三角肌注射124例为三角肌组,年龄(25.8±7.9)岁,体质量(66.7±16.8)kg,孕周(37.8±2.6)周,剖宫产指证为前置胎盘75例,疤痕子宫20例,双胎妊娠16例,其他13例。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孕周、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本组剖宫产术常规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横切口。切开子宫下段后吸尽羊水,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子宫体或上臂三角肌处欣母沛250 μg注射,如出血较为明显,间隔15~30 min进行追加注射,最高总剂量不超过2 mg。上臂三角肌注射由巡回护士遵医嘱执行,在三角肌中上三分之一处肌内注射,深度在0.5~0.8 cm,注射时间为30 s左右,注射后按压30 s;而子宫体注射由台上手术医生执行,注射部位为子宫体底部,肌内注射深度0.2~0.4 cm,避免穿透子宫体肌层进入宫腔。

1.3 观察指标

1.3.1 出血量 比较剖宫产术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待胎儿娩出后开始记录出血量,可以直接吸出或收集到的血液置入量筒测量毫升数;纱布和吸水垫事先称重,吸血后再次称重,重量的前后之差代表出血的重量,再按血液1.05 g重量等同于1 mL体积进行换算,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后2 h出血量大于400 mL或产后24 h出血大于500 mL[1]。

1.3.2 不良反应 观察应用欣母沛后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心血管不良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和其他不良反应(面色潮红、出汗、发热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遵医嘱给予1 mg长托宁肌内注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型变量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体组产后出血5例(3.5%),三角肌组产后出血4例(3.2%),其中4例经联合使用欣母沛,米索前列醇和钙剂止血,2例经子宫纱布填塞止血,2例给予结扎子宫动脉止血,1例经切除子宫止血,全组无死亡病例,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比较 三角肌组产妇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43例(34.8%),子宫体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22例(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患者遵医嘱给予长托宁1 mg肌内注射后,症状消失或好转,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不同部位注射欣母沛均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

欣母沛又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素衍生物如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收缩子宫肌肉作用强等特点[3],还可同时扩张子宫颈,收缩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肌,促进胎盘的排出,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的首选用药。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大部分具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疤痕子宫、多胎妊娠等。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可以明显减少这些高危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发生,从而减少产妇的死亡率。产后出血较多会对产妇脑垂体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轻者导致产妇乳汁分泌延迟或无乳汁分泌,严重的可致席汉氏综合征,甚至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本研究显示,欣母沛无论在子宫体或三角肌处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率均超过96.0%,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

3.2 子宫体注射欣母沛可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欣母沛主要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游离钙升高而促使平滑肌收缩,3~5 min起效,30 min达到作用高峰,作用维持2 h左右。欣母沛在促进子宫肌肉收缩的同时,也使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发生相应的收缩,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血管平滑肌[4],而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常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发生。本研究显示,欣母沛三角肌注射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子宫体注射,机制可能在于三角肌注射后的欣母沛需要经全身循环后才能到达子宫发挥作用,全身循环的同时可刺激其他部位的平滑肌收缩,而子宫体注射则直接发挥收缩子宫体肌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提示应优先选择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当宫体注射不易实施时,可选择三角肌进行注射,由于三角肌处注射具有较高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同时预防性地使用长托宁肌内注射,从而将消化道反应降到最低。

3.3 欣母沛注射的护理要点 欣母沛除了收缩子宫体和消化道平滑肌外,还可收缩呼吸道平滑肌导致哮喘的发生,因此,欣母沛禁止在有哮喘的产妇中使用,术前需要详细了解产妇有无哮喘病史;欣母沛也可收缩血管平滑肌而致血压升高,妊高症产妇应尽量避免使用。肌内注射欣母沛以后,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出血和药物不良反应均可诱发和加重产妇的紧张情绪,极易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欣母沛肌内注射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告知产妇可能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处理方式,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一旦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一方面立即遵医嘱使用长托宁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需将产妇头偏向一侧或及时置入胃管,避免呕吐导致窒息的发生。腹痛、腹泻的产妇需要在臀部垫入吸水垫,注意避免腹泻的粪便污染阴道和切口。其他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要动态心电监测,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需要注意的是,有文献报道子宫体注射欣母沛时引发了羊水栓塞[5-7]。因此,欣母沛在子宫体注射前应吸尽羊水,从而进一步确保欣母沛使用的安全性,减少相应的护理风险。

[1]Carroli G,Cuesta C,Abalos E,et al.Epidemiology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a Systematic Review[J].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08,22(6):999-1012.

[2]Sharma S,EI-Refaey H.Prostaglandi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J].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03,17(5):811-823.

[3]孙 璐.产后出血中缩宫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614.

[4]黄建芳.欣母沛在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26(5):624-625.

[5]李晓芬,陈彩央.剖宫产术中注射欣母沛诱发羊水栓塞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55-156.

[6]李 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和泌乳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7):60-61.

[7]袁爱燕.国产与进口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7):948-949.

猜你喜欢

母沛三角肌平滑肌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益气凉血安宫汤联合欣母沛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对比用不同方法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分析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