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交替养鸭消毒当注意

2014-03-06李永利程红利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河北河间06245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4年9期
关键词:鸭场消毒药鸭舍

李永利 程红利(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 河北河间 062450)

近年来养鸭业迅猛发展,在我国是散养户和规模鸭场、农户鸭场并存,鸭病越来越复杂,这对养鸭生产形成了较大的威胁。而许多养殖户不注重消毒和环境卫生的控制,使养殖环境越来越差,养殖效益大打折扣。科学合理的消毒管理,能有效地杀灭、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控制其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可避免一些常见传染病,如鸭瘟、鸭沙门氏菌病、鸭禽流感及鸭巴氏杆菌病等病的发生,为鸭群提供安全的饲养环境,为一年的工作开一个好头。尤其早春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虽然不高,但稍遇合适的条件即可大量繁殖,危害鸭群健康。加之由于早春气候寒冷,鸭体的抵抗力普遍较弱,若忽视消毒工作,易导致疫病暴发和流行,因此消毒工作是早春鸭群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1 春季消毒的意义

(1)春季在传染病的防治上,消毒主要是控制传播途径,清除或杀灭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或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从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可消灭蚊蝇,防止其在鸭舍内滋生繁殖,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并防止其扩散、蔓延和传播。所以,在空舍期要做好环境消毒,防止上下批次间的传播,在饲养期要做好带鸭消毒,防止鸭只个体间和栋舍间疫病传播。

(2)春季鸭舍内空气中的飞沫及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在喷雾消毒中,形成的气雾滴能黏附空气中的颗粒,引起沉降,从而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使鸭群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鸭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早春空气流量小,药物蒸发慢,这样既节约成本,消毒效果还更佳。

(4)早春由于气温比较低,病原微生物还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不易大量繁殖和扩散,此时用药消毒,可更有效杀灭病原菌,使一年的养鸭工作更容易。

(5)春季气温会逐渐回升,鸭舍内污物会发酵而产生有害气体污染鸭舍内外环境。因此,在此时彻底清除污物,消毒灭菌,有利于提高全年鸭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减少鸭群疾病,降低用药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 消毒方法

2.1 鸭场入口消毒设置

在鸭场的门前设置消毒室(设有紫外灯)和消毒池(盛放消毒液),对进入鸭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

2.2 废物处理

将鸭舍周围6m以内鸭粪、杂草、废料及其他动物尸体等清除,送至远离鸭舍处焚毁、深埋。

2.3 空鸭舍消毒

在鸭出售或转出之后,要及时清扫鸭粪和垫料等,对鸭舍应进行彻底清扫并冲刷干净,水槽和食槽等用具也应进行清洗,墙壁要用石灰水消毒。然后用普通消毒液如百毒杀等喷雾消毒1次,在进鸭前1周,鸭舍要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鸭舍周围2m以内进行除草翻土,铺垫一层生石灰。

2.4 用具、设备清洗消毒

鸭舍内的食槽、饮水器、育雏加温设备、清粪设备、消毒设备和产蛋箱等都必须在使用前进行1次彻底消毒。方法是先用清水浸泡洗干净,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其他消毒药液进行洗刷消毒,用清水冲洗晾干。然后再放在鸭舍内在鸭舍熏蒸消毒的时候再熏蒸1次。

2.5 使用中的鸭舍消毒

早春季节的天气仍然寒冷,养鸭户多数侧重保温,忽视舍内通风换气。若只强调鸭舍保温而忽视通风透气,易导致舍内空气污浊、病菌大量滋生。鸭生长在病菌滋生的环境里,长时间吸入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往往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二氧化碳中毒等病症,导致成活率下降。因此早春鸭场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要逐渐增强舍内的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正确的方法应该每隔2~3小时通风5~10分钟。在棚顶部开数个天窗,达到既保暖又排浊气的目的。人进入鸭舍无不良异味感,棚内四周塑料膜上无水珠粘挂是理想的环境。还要及时清除鸭舍的粪便和垫料,使舍内由鸭粪中挥发出来的氨气降低到较低水平。对鸭舍可用0.3%的过氧乙酸药液带鸭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过氧乙酸药液30mL,喷洒鸭体时要避开头部,每周1次即可。

2.6 饮水消毒

对于鸭子本身来说,一般在冬春季节常用饮水消毒的办法进行消毒,即在饮水中按比例加入消毒剂(如百毒杀、强力消毒灵、次氯酸钠或威岛消毒剂等),每周进行1次即可,而对雏鸭一般用1‰高锰酸钾饮水(温水)即可。

2.7 工作人员消毒

鸭场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及胶鞋等,并在紫外线灯下消毒10分钟左右后,方可进入鸭场。凡有条件的鸭场,可要求工作人员更换所有的衣着,并洗浴。工作服等必须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每周洗涤1次。

3 合理选择消毒药物

要根据消毒药物的标识,结合自己鸭舍环境、消毒的目的和对象、疫病流行趋势及鸭病情况,依据高效、广谱、经济和副作用小的原则选择消毒药物,并注意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使用说明调配消毒药物,提高消毒药的效力,达到消毒的目的。

3.1 饮水用消毒剂的选择

饮水消毒要求所用消毒药物对鸭只的肠道无腐蚀和刺激,一般常选用的药物为卤素类,常用的有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二氧化氯等,对雏鸭采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饮水,也能清理小肠肠道。

3.2 喷雾用消毒剂的选择

喷雾消毒分2种情况,一种是带鸭喷雾消毒,主要应用卤素类和刺激性较小的氧化剂类消毒剂,如聚维酮碘、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等;另一种是对空置的鸭舍和鸭舍内的设备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氢氧化钠、甲酚皂或过氧乙酸等。

3.3 浸泡用消毒剂的选择

一般选用对用具腐蚀性小的消毒药物,卤素类是其首选,也可用酚类进行消毒。对于门前消毒池,建议用3%~5%的烧碱溶液消毒。

3.4 熏蒸用消毒剂的选择

一般选择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也可用环氧乙烷和聚甲醛,可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4 鸭场消毒注意事项

4.1 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

药物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对组织的刺激性越大。所以在消毒时必须根据消毒药物的特性和消毒的对象,恰当掌握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但也要防止消毒液浓度过大过小。禁止边加水边加消毒液,加水过程中要设专人看守,防止消毒液从消毒桶中溢出。

4.2 消毒剂温湿度和被消毒物品的温湿度

消毒时需要温度、湿度来保证效果的充分发挥,不同的消毒药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在适当范围内,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消毒通常在20~24℃、相对湿度6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4.3 环境中的有机物含量

剩余的饲料、粪便、羽毛都会阻隔消毒药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前的清扫工作,可以将环境中90%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掉,因此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与环境中的有机物含量是成反比的,所以建议养殖户在对鸭舍消毒时,尽量清理干净鸭舍内的鸭粪、墙壁上的污物,将细小的停留在被消毒物表面的有机物清除,以提高消毒效果。如坚持同时做好清扫和消毒工作,则基本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因此,鸭场消毒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清扫、水冲、喷洒消毒药液和熏蒸。

4.4 环境中酸碱度

环境中的酸碱度对消毒药物药效有明显的影响,如酸性消毒剂在碱性环境中消毒效果明显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季铵盐类消毒药物,其杀菌作用随pH值的升高而明显加强。

4.5 微生物的敏感性

不同的病原体对不同的消毒药敏感性有较大差别,如病毒对酚类的耐受性大,而对碱性的消毒药物敏感。而有时环境不同,相同的病原体对相同的消毒药的敏感性也会有不同。

4.6 消毒药物的颉颃作用

两种消毒药物混合使用时会降低药效,这是由于消毒药的理化性质决定的,所以养殖户在消毒时尽量不要用两种消毒药物配合使用,并且两种不同性质的消毒药使用时要隔开时间。

4.7 喷雾消毒

在春季喷雾消毒前,鸭舍内温度应比常规标准高2~3℃,选在气温高的中午进行较好,以防水分蒸发而使舍内温度降低,引起鸭受凉造成鸭群患病。另外消毒前12小时内给鸭群饮用0.1%维生素C或水溶性多种维生素溶液。在进行喷雾时,雾滴要细。喷雾量以鸭体和网潮湿为宜,不要喷得太多太湿,一般喷雾量按每立方米空间15mL计算,干燥的天气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25mL/m3,喷雾时应关闭门窗。平养鸭则应选在灯光调暗或关灯后鸭群安静时进行,以防惊吓,引起鸭群飞扑挤压等现象。

4.8 消毒剂选择

选择刺激性小、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如0.02%百毒杀、0.2%抗毒威、0.1%新洁尔灭、0.3%~0.6%毒菌净、0.3%~0.5%过氧乙酸或0.2%~0.3%次氯酸钠等。

4.9 减少潮湿

春季鸭舍内通风量少,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鸭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对养鸭较为不利。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鸭舍内地面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泼水等。

4.10 消毒剂要轮换使用

在选择消毒药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每周更换1种消毒药,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微生物发挥作用。

4.11 要确保人身安全

常使用的消毒药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故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消毒时带上耐酸碱的手套;喷烧碱时带好头盔防止溅到眼睛,引起眼结膜损伤。甲醛的蒸气刺激性强,消毒后要打开鸭舍门窗通风2天以上,使甲醛气体散尽。

4.12 生石灰消毒是很不科学的

用生石灰消毒时要把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再用熟石灰加水配成乳浊液进行消毒,石灰水溶液必须现配现用,不能停留时间过长,否则易使石灰水溶液形成碳酸钙而降低消毒效果;在干燥的天气不要用石灰粉在鸭舍内撒布消毒,以免漂浮在鸭舍内的石灰粉吸入鼻腔和气管,会对鸭的鼻腔和气管产生刺激,从而诱发呼吸道病。

4.13 消毒用水

消毒用水对消毒是有影响的,消毒药的酸碱性一定要与所用水的酸碱性一致,否则不但效果差,甚至会无效。

4.14 注意日常管理

不要过分依赖消毒。不要认为消毒后就一劳永逸,而忽视日常管理、环境控制及综合防疫措施,造成疫病预防的有效性降低。

4.15 重视环境的全面消毒

科学的消毒程序一般分为定期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等3种情况,而且按照从上到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不能只重视鸭舍内小环境的消毒,而忽视了平时对场区、门口及人员往来等大环境的消毒。鸭舍内的消毒不应只是简单的喷洒一番,应重视天棚、门窗、供水系统及排污沟等死角的消毒,防止这些地方变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场所。

猜你喜欢

鸭场消毒药鸭舍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养殖场消毒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养殖场不同疫病对“消毒剂 ”的选择
鸭场的环境控制
种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鸭场选址四要点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云南部分鸭场鸭新城疫血清学检测与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