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期中职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2014-03-05林兰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职校

林兰花

摘要: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中职学校招生出现严重滑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拟从分析中职校德育现状,结合自己多年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中职校德育教育新举措。

关键词:中职校;德育教育现状;教育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64-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中学阶段的学生主体,生源急剧减少,加上受普高热的影响,中职学校招生严重滑坡,各职业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挖掘生源,有的近乎不讲底线不择手段,这种“饥不择食”的生源战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学生不光是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人格修养等方面也出现大幅度的滑坡,这无疑给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增添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笔者拟在分析中职校德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现状

1.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德育课的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把德育首位只停留在口头上强调而已,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技能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把德育教育工作简单推给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了事。另外,教学研究在职业学校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教师们应有的重视,德育教学研究更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用。

2.信息时代中职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新的问题。随着QQ、飞信、博客等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中职生交往对象扩大化、复杂化,使学生的社会化倾向更明显,典型表现是喜欢穿奇装异服、追新潮、化妆戴首饰,张扬个性等。同时,学生接受信息多,思想活跃,但是非标准不清晰。还有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助长了学生在表现自我时的毫无顾忌和欺骗,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混淆现实与虚拟的差别,常有非社会化行为的发生。

3.中职生的道德行为失范。在思想层面主要表现为不明礼、无诚信、缺乏责任感、法制观念淡薄,自私自利等;在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厌学逃学、违反校规校纪、不讲礼貌出口成“脏”、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上有所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

三、中职校德育教育新举措的探索

1.树立大德育观念,实现全员参与育人的局面。要充分认识到中职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树立起大德育观念,要让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实行生活导师负责制,即每学年初学校将行政人员安排到各班级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作为班级生活导师,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分类搭配,搭配后由班级生活导师采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指导对象,建立导师与学生一一对应关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为核心,以“导”为主,努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生活导师制的实施可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学生表现情况直接与导师教育教学业绩挂钩,表现优异者师生可同上光荣榜,改变过去班级由班主任一人管理的局面,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强化教学研究,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要开足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规划自己的中职生活目标,形成健康向上的“三观”。

2.针对信息时代开拓中职德育教育新途径。政治课堂讲授,课下谈心教育以及家访是学校常用的传统教育途径。面对网络信息大发展的今天,仅仅沿用这些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传统的教育途径接触的仅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那部分,几乎无法涉足学生的虚拟生活。我们应该将教育途径扩大至学生的虚拟生活中,如,我们可以利用QQ、飞信、电子邮件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也可以利用博客或空间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育。同时,作为教育者应该大胆接受新生事物,理解虚拟世界的一些规则,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才能更加准确客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释放正能量。中职学生虽说文化成绩不尽人意,但他们在技能、才艺等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他们的课业负担较小,精力又比较旺盛,需要在课外得到有效的释放,为此,我们要提供平台和机会给他们,并加以正确引导,否则他们就会无所适从,甚至惹是生非,这也是中职生的种种行为失范表现原因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办好广播,宣传栏、墙面文化等,办好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开辟师生成就展台,适时举办各种主题班会、运动会及文体活动,经常开展知识、技能、文体方面的比赛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风貌的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又能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从而达到引导他们释放了正能量,减少负面效应。

4.用心沟通,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非社会宠儿”,难成大器而自暴自弃,因此,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灵。首先要树立“有教无类,众皆人才”的观念,彻底摈弃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励他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情感的认同。其次,要充分去理解、宽容和尊重学生,当然不等于无原则的纵容、迁就学生。没有严格的纪律是行不通的,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和正确引导,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犯错是难免的,我们可让学生在认识到犯错的同时,用做好人好事和良好的表现来冲抵过错,做到功过相抵清零,重新考核评定德育表现成绩,激励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可以起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功效。

四、结语

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始终是中等职业学校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作为德育教育者应坚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大胆创新、探索、总结,实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让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3]叶建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J].中国教育,2009,(2).

[4]胡静.浅谈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渗透[J].职业技术教育,20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校
对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吹响中职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号角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专业课校本教材对中职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