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2014-03-05蔡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英语新闻

摘要:修辞学中将隐喻定义为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为人们看待世界和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文章主要分析了语法隐喻和词汇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词汇隐喻;英语新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67-02

隐喻这种修辞手法,使人们在看待世界和事物的时候有了新的角度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思维。修辞学中将隐喻定义为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实际是语言中的隐喻,是从概念隐喻中延伸而来的。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在思维层上有更为抽象的隐喻”。英语新闻中为突显语言文化特色,在标题(headline)、导语(lead)或正文(body)中我们都能看到愈多隐喻的手法,这样能够使得语言更为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内涵,意境丰富鲜明。

一、语法隐喻的应用

1.概念隐喻。在韩礼德看来,概念隐喻强调的是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及物性作为一个语义系统,能够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定义成为一个个“过程”,也就是用语法将经历系统化,并在其中表明每个过程的“参与者”和“主要成分”[1]。在韩礼德看来,通过无形概念可以将人们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分别是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以及存在过程。上述的6种过程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转换。由于过程的转换行为,各小句中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素等功能成分也可以进行互相转换,可以在词汇隐喻中表达出来,也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概念隐喻中表达出来。

2.人际语法隐喻。在功能语言学中将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作了以下的阐述,意义通过形式来展现,西欧哪个适合功能相结合后得到了意义。形式和意义没有所谓的对应关系,一种形式能够表达若干种意义,一种之间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若干种意义,一种意义也可以由若干种形式来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在人际意义的表达频频看到语法隐喻的现象,比如在表达语气或是情态的时候都会出现一致性体现,都可能出现语法隐喻现象。因此,人际语法隐喻主要可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

3.语气隐喻。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语言系统中都会有相应的语气特征。但事实上,言语功能与语气系统之间的有着极为紧密复杂的关系,并不是单穿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言语功能可以通过若干种语气来表现。例如:(1)You should show me the way.(2)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3)Show me the way.以上三个句子中的“should”表示的都是命令的意思。其中(3)中直接使用祈使句语气,一致地体现了这种命令。(1)使用的是陈述句而(2)使用的是疑问句,都体现了命令的语气[2]。相反的来说,一种语气也能够表达若干种言语功能,比如说,在陈述句语气下能够实现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表达效果:(4)I wonder if you have the time.(5)I wouldnt take the job if I were you.这种一种语气转变成为另一种语气的现象我们称作语气变异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语气隐喻。语气隐喻强调的是言语功能的变异。也就是说语气隐喻不可能实现语法和语义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语气可以同时变异产生若干种种言语功能。

4.情态隐喻。隐喻还会出现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这种情态取向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情态的各种类型根据情态取向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体现形式。若要表示可能性这种情态化就可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体现形式:(1)I think Jack is ill.——明确主观;(2)Jack must be ill.——非明确主观;(3)Jack is probably ill.——非明确客观;(4)Its likely that Jack is ill.——明确客观。在例(1)和例(4)中我们可以发现,情态的可能性是通过从句的形式来表达的,这就是所谓的命题式情态意义表达,在语法范畴上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之为比喻。在这种明确主观形式的表现方式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从句是由I think,I reckon,I believe等)引导进而构成一个认知型心理过程,其作用就是能够使读者明确说话者的态度;相应的,在这种明确客观形式的表现方式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从句是由it's like1y,it is certain,it is probable等引导,进而构成一个关系过程的小句,其作用就是能够使读者明确这不是说话者一个人的态度,而是一个固有特征,使得情态的缘由更为隐秘,无法提出质疑,但是,这种表达形式虽然都是通过从句的方式来表示情态,但是它们显然不是命题本身[3]。

二、词汇隐喻在隐喻新闻的应用

1.隐喻反映态度和情感。由于说话人在语言中不可能完全表达出语境假设,因此说话人也只能通过声音或书面符号来给予一定的暗示,使听话人能够将这种刺激与一种语境假设相联系,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例如在Mey(1988)就用的隐喻方式提出“当人们问起一群德国年轻人如何看待犹太人,这群年轻人的回答是:Jews are vermin.(犹太人是寄生虫),虽然这句话没有直接的描述却能够向我们展示说话人的心理或情感状态。这就是隐喻所能达到的关联的作用,通过一种刺激信号使听话者能够发掘词汇中所包含的语境义。

2.隐喻反映权力。在现代社会中,权力不再是强制性的实施,而是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说服。只有控制人的思想形态才能掌控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前,美国政府为了得到民众的支持,通过大量隐喻的手法来控制人们的态度和意识,让人们支持这场战役。但是这种做法受到了美国民众的排斥,这种用生命换取石油的行为不可取。后来,美国政府又将这场战争比喻成营救行动,美国民众接受了这种意识形态。正因为此,美国新闻媒体大量采用这种隐喻手法,使美国进入海湾战争获得了大量民众的支持。

语法隐喻主要分为概念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这几种;词汇隐喻又分为隐喻反映态度和情感以及反映权力。英语新闻中为突显语言文化特色,在标题(headline)、导语(lead)或正文(body)中我们都能看到愈多隐喻的手法,这样能够使得语言更为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内涵,意境丰富鲜明。

参考文献:

[1]陈晓茹.新闻英语中新词汇的语义理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9,(6):201.

[2]叶子南.语言基本上是隐喻的[J].中国翻译,2008,(2):87.

[3]张健.英语新闻误译现象剖析[J].上海翻译,2010,(3):28.

作者简介:蔡冰(1984-),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老师,研究方向:隐喻。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新闻
英语视频新闻标题编译浅析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把关研究
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新增新闻听力应对技巧与实践探索
浅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的方法
谈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
浅论英语新闻快速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