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雨绸缪 沉稳应对

2014-03-05黄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应对预防

黄滢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新时期高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公寓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应对及预防的“四大保障”体系,探讨了预先制定科学、规范和全面的公寓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体系的有效途径,从而起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学生公寓;突发事件;预防;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57-02

学生公寓是学生课余生活、学习、休闲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高发地。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公寓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出现了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如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重大火灾事故、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学生刺死室友等,这些突发事件给学生本人、其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给校园学生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生公寓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预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学生公寓及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公寓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及原因

学生公寓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发生在学生公寓区域内,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及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或危害的事件。由于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公寓度过的,因此高校的学生公寓一直都是突发事件的频发场所,其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有: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火灾事故、打架斗殴、自杀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公寓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安全设施老化或经久失修造成安全隐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休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活动最密集的地方。大量年轻学生聚集在一起,导致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大大加强。而这些安全性事件的特征主要表现有:(1)群居生活的特点,导致事件扩散速度快、传染面广,造成严重的危害性后果,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公寓内爆发传染性疾病、特殊政治事件等。(2)这类突发事件有明显的预见性表现,事件起因较明确,应对和处理的针对性较强。例如高校公寓硬件设施落后,维修和服务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秩序或侵害到学生的利益。(3)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原因复杂多变,表现形式不固定,造成的危害性后果无法预期,预防和处置难易程度不等。例如突发火灾事故、打架斗殴等由宿舍矛盾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

三、构建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对及预防的“四大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制定符合各高校实情的“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辅导员、班主任值班公寓值班签到制度,并在每栋学生公寓管理站口固定张贴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含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学校保卫处、医务室、车队值班室联系电话以及值班老师的房间号和手机号等信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公寓管理站和值班老师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

2.硬件设施设备保障。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公寓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在每栋学生公寓管理站口配备担架、帆布垫、救生海绵垫等急救设施,加强对学生宿舍内的床铺、桌椅门窗等日常生活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同时也包括对公寓内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与更新,确保应急灯、疏散标志、警示牌等安全设施完好无缺,并在公寓管理站口张贴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报警报案电话、程序,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学生的突发情况。

3.管理队伍保障。重视和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统筹、学工、后勤、保卫、宣传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的公寓突发事件处应急处理领导机构,由物业管理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干部这三支队伍密切配合,合力应对公寓突发情况。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消防培训与演习演练等模拟活动,锻炼和提升三支队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教育保障。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技能。可以通过印制并下发《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指导学生学习当中的安全知识以及各类公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邀请相关专家来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制作各类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展板放在公寓管理站口的教育宣传橱窗内巡展;组织学生定期在公寓内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及现场自救知识培训;等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办法,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四、创新和完善学生公寓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目前各高校安全工作的必要环节,同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体系也是新时期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将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防范于未然,势必能有效避免或降低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发生,消除不必要的意外损失和人身伤害。

1.建立公寓学生安全档案。要求各学生公寓从新生一入校就建立《特殊学生安全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普查、日常观察以及二级学院反馈来了解本楼栋患有身体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以及心理异常状况学生,并记录在案,对这部分同学落实保护性措施,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协商,做好相应的关心和帮扶工作。

2.构筑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是避免出现人身伤害,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和帮助的基础。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更应注重多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特别是宿舍内人际关系矛盾的化解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交往模式,尤其要注意关心和帮扶那些由于个性问题导致人际交往受挫的学生,倡导团结互助、相亲友爱的宿舍氛围,对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将有极大的帮助。

3.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打造有效的沟通平台。在特殊政治事件的敏感期,以及学生活动的特定时期,比如节假日、毕业离校时等容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阶段,非常有必要提早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来正确引导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同时搭建师生交流沟通有效的平台,合理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和学生沟通达成信任,协商一致,做好相应的关怀和帮扶工作。

4.成立公寓安全信息员队伍,健全公寓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在学生公寓内,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信息反馈系统,可以由公寓楼里的寝室长、楼层长和学生党员干部等组成公寓安全信息员队伍,负责学生公寓的日常安全巡查、安全管理、矛盾处理以及安全信息的搜集工作,排查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安全信息,并能及时反馈信息,便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安全稳定情况,及时干预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在培养公寓学生安全信息员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勇于担当安全责任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之对公寓内的安全信息能做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及时报告,履行好安全信息员的责任和义务,用实际行动保护好学生个人和集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吕鹏.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

[2]宋啸燕,周贤君.大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诱因及应对[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

[3]王晓东,曾光,黄英,邓涵.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预防及处理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应对预防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