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的家访如何进行

2014-03-05李玉梅方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园

李玉梅+方琳

摘要:家长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一个部分,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而我们的一言一行也受到家长们的关注。现在各个幼儿园也将家长工作列为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条件,一个班级的教育是否成功也与家长工作有密切的关联,而家访是最能拉近教师与家长距离的一种沟通方式。

关键词:新时期;家访工作;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9-02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幼儿园家访工作是一定不能少的,家访是我们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通过家访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在家访中我们走进家庭将近期幼儿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感受幼儿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状况等。

如今在各种通讯手段发达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幼儿家长的不同情况进行家访工作,完全没有必要一个模式。根据以往的家访经验,幼儿家长形形色色,他们在工作之余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去打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预约,根据家长的反应,来制定用何种方式完成家访的目的,这样可以达成目的,也尊重了家长的生活方式,不会打扰到人家正常活动。

在新学期的开始对班级幼儿进行全面的家访活动,不仅能了解幼儿的方方面面还可以让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有全面地了解,具体的方法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定期与家长通信,以笔友的形式进行沟通。自古以来,信件一直是一种比较正式的联络方式。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新社会,这种联系方式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而现在的年轻人使用信件的几率几乎为零,如果以写信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一次家访交流,一定有不一样的效果。最起码,在形式上家长会认为老师提笔写信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在阅读的时候也会认真一些。同样的,他们在回信的时候也会仔细斟酌,认真书写的。这种方式可以每学期有针对性的选择几名幼儿来进行,要长期性的,切忌虎头蛇尾。

2.预约家访。做家访提前预约既是一种礼貌,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同时也是让家长有思想准备,暂时放下其他工作,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提前预约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段里;也可以向家长发送一条短信,说明家访的时间;同时也提供时间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一些情况进行梳理,避免了家访的时候家长措手不及,出现紧张、冷场的现象,使家访充分发挥效应。

3.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家访。在信息时代,电话联系、手机留言、发送邮件、开放微博等都可以进行交流。每周一次的信息留言,向家长说一说幼儿的一周表现;几天一次的电话谈话,交换一下育儿技巧;在博客上专门开设班级幼儿的成长空间,定期的更换内容,可以是幼儿的活动照片,可以是幼儿的作业、还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评语等。这样形式的家访可以促进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关注,起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提供更多的教育技巧和形式。

4.开放日、家长会随机进行预约性谈话。每月都有一次开放日活动,这个时候配班的教师就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找几名问题比较突出的幼儿进行交流谈话,合理地把握好谈话的时间,尽量在这个时间段里把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完成。每学期的家长会也是很好的时机,在班级家长会结束之后,可以留下几名家长进行一次深谈,对新学期的活动要注意的细节,需要幼儿家长配合的地方等都可以是家访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向家长提出要求,观察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反馈数据信息等,这种做法家长的参与性会更高,收到的效果会更多。

5.电话。这种方式用于当天幼儿的一些问题,及时与家长反馈,长话短说,提供一些情况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这种方式也会联络到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感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教师在对本班级幼儿进行家访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做到之后,家访工作就算很圆满了。

首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谈话必须是平等的、和谐的。尽管教师在家访中是主导作用,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身份地位、学问的高低贵贱等。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本着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有着共同的愿望。因此,我们在与家长谈话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尽量不使用过激的语言,态度要热情和煦,这样也会得到家长的尊重,以后的教学工作家长们才会大力的支持。

其次,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与家长们的交往中,谈话也是一种技巧。大道理要少说,尽量把问题简单化。老师比较轻松的语言,风趣的话语能吸引家长们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时候比较敏感严重的问题,不直接说出来,从侧面用含糊的语言一带而过,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家访时一定要注意,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切忌一把抓,说空话,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幼儿的情况。也不要把家访变成“告状”,这样也会使家访失去应有的效力,还会使家长反感,以致会影响以后的家园联系,失去家长对教师的信赖。

在家庭中,幼儿都是得到家人特殊照顾,而进入幼儿园后是集体生活,作为家长应该做好精神准备,应面对现实,相信孩子的能力。交谈中,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供家长参考。同时,还可请家长客观地向幼儿介绍幼儿园,鼓励并带动幼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向幼儿介绍在园的愉快生活和集体生活的规则。应注意既不能将幼儿园讲得过于完美,也不应在幼儿做错事或对幼儿提出要求时,以上幼儿园来恐吓,要使幼儿在头脑中对上幼儿园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总之,家访的形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不管是上门家访还是入园和老师面谈或其他,只要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家长,也相对减轻老师工作量,就是必要和实用的!家访使教师、家长之间达成了共识,并使教育者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最终使幼儿受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杨宏伟.幼儿教师怎样进行行动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时期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