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2014-03-05蔡淑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具性文字语文

蔡淑蓉

摘要: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文字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6-0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性上,因而语言文字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语文还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教授的这门学科,对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一、正确认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是语言文字,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眼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学会研究和总结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求再细化更易操作,有待同行的探讨。

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反之,会令学生讨厌,使学生钻进死胡同。

三、加强语言练习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总之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endprint

摘要: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文字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6-0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性上,因而语言文字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语文还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教授的这门学科,对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一、正确认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是语言文字,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眼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学会研究和总结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求再细化更易操作,有待同行的探讨。

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反之,会令学生讨厌,使学生钻进死胡同。

三、加强语言练习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总之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endprint

摘要: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文字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6-0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性上,因而语言文字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语文还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教授的这门学科,对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一、正确认识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是语言文字,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眼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学会研究和总结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求再细化更易操作,有待同行的探讨。

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反之,会令学生讨厌,使学生钻进死胡同。

三、加强语言练习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总之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具性文字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