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勤的汗水浇灌干枯的幼苗

2014-03-05陈维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困生素质教育

陈维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的要求,推行素质教育,特别要关爱“学困生”。针对“学困生”我们采取多管齐下,耐心教育,爱心感化的教学模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学困生”;爱心感化;抓住机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1-02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要求我们把传统的“师教生学”变成师生互动,要特别强调关爱、呵护“学困生”。俗话说,一个人的十指有长短,当然一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优秀生,也会有“学困生”。我们通常所谓的“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如何进行“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更不能回避,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和真挚的爱去感化、教育所谓的“学困生”。

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找回自尊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自信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闭锁心理”。他们在课堂互动时,不主动参与,不愿意回答问题,没有勇气向同学们袒露自己的见识和主张,对同学们怀有戒备心理,将心灵之门紧紧关闭。所以他们一旦犯错误,切忌不要当众批评,更不能揭他们的“老底”,这样会更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再努力也只是徒劳,也无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理解和关爱,在老师、班主任和同学们眼里永远是个“坏孩子”。这时班主任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给他们“台阶”下,事后再找他们倾心长谈,以诚相待。

班主任要创设机会,根据的“学困生”各自的优点适当地让他们担任一定职务,参与班级管理,使他们在管理班级和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们多接触同学,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管理能力,使其树立组织、班级观念,慢慢养成自律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适当地要求其他教师,上课时有意识地提问他们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的问题,答对后即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锻炼他们的胆量,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班主任还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竞赛,即使他们没有取得名次也要适当地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懂得老师、同学们都没有抛弃他们,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二、真心帮助,爱心感化

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品质。我们要用爱心教育学生,用真心帮助学生,用无私的爱关注学生,用真诚对待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因此老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爱是一种无限巨大的力量。教育就是充满了“爱”与“情”、“真”与“诚”的过程,没有爱的教育就犹如一湾没有水的潭。“爱”与“诚”是师生沟通交流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把真挚的“爱心”、“真心”时刻放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学困生”身上,才能用“真心”、“爱心”打动学生,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全心接受老师的爱。

一般说来“学困生”会有自卑感,总认为老师、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所以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出粗暴无所谓的态度,来与之对抗。这时就特别需要老师多关心他们,多亲近他们,多与他们谈心交流沟通,多用真心打动他们,精心培养,耐心说服。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才能感化他们,才能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使之诚心接受教育,使之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以慈母之心去关注呵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使爱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于是我一次次主动找他们谈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他们讲一些从失败中取得成功的人物事迹来激励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耐心的说服,他们终于走出了自卑的心理世界,这不正是“爱心”与“真情”的力量吗?

三、抓住机遇,紧追不舍

通过我的努力,我所教的“学困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都有了增强,学习兴趣也慢慢变浓。这时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爱护他们,不能让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泯灭。因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可塑性很大,又由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有别于成年人,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这些不良习惯有很大的复发性,这时作为一名教师就更要注意他们微妙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更应该了解他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变化情况,此时更应加倍体贴、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仍然特别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明白如果自己不再努力学习、不痛改前非就会愧对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帮助与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当他们的学习或其他方面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更应该鼓励、表扬他们,激励、欣赏他们,使其成为他们学习与进步的动力。引导他们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学习领域,一步步走向成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获得的成绩带来的欢乐,彻底消除那些消极因素,让他们去开拓,去拼搏,去迎接新世界的新挑战,让他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走向未来。

我们要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用我们的真情打动他们,用我们的爱心感染他们。没有永远的“学困生”,只有暂时的“学困生”。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学困生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