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4-03-05王建章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摘要: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08-02

情境教学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为途径,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形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巨大的助力。

一、创设导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美的导课的语言,可以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进入特定的文本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导课手法,一开口就先声夺人,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听觉,让学生时刻跟随老师的课堂设计去探究、吸纳新知识。

导课语应具有针对性、新鲜性、简洁性等特点,能针对学生形成情感刺激,引发注意,为正式开课做好情感、知识的铺垫。导课情境有以下几种。

1.故事情境。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置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精彩的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和神话,也可以是生活的小事,以引起学生注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课时,我讲了《聊斋志异》的聂小倩的故事,学生沉浸在传奇的故事情节中,然后话锋一转:鲁迅家的后园也有过美女蛇的传说,童年的鲁迅也有过类似的丰富想象和联想,和我们一样也一直生活在神话故事的恐惧与不安中,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百草园的生活吧。这样学生很兴奋地翻书阅读,印证相关情节,展开思考与感悟。

2.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以故事、生活实例、实验演示等形式引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了解课文追寻答案的兴趣。要注意设置问题难易适中,命中要害。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导课中,发出疑问:上千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永远消逝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人类改选自然难道就是要毁灭美好的事物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感悟课文,望着学生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内心真的有所触动,在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利弊影响。

3.音乐情境。利用歌曲、舞曲和背景音乐等形式来丰富导课形式,进行辅助教学。音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适合文章的主题内容需要,适合教学设计的展开。如《雪》的导课时,我播放了《我爱你塞北的雪》的音乐,在动听的乐曲声中,我讲道:歌曲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塞北雪景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雪的晶莹剔透、雪景的壮观豪迈,鲁迅也曾写过一篇描写雪景的文章,今天让我们来走近鲁迅,走进鲁迅描写的雪景,体验鲁迅独特的心灵世界吧。

4、图画情境。利用图片、画面、视频等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形象可感。《皇帝的新装》的导课时,展示一组漫画图片,将故事情节展示出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黄河颂》导课时,播放《黄河大合唱》视频片断,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的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变得肃穆、凝重,对课文的背景有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创设过程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由导课进入教学过程,依然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通过创设一系列动态连续的精美情境,使学生在形象可感的氛围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一步步地感知课文,了解内容和主旨。过程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的智慧,采用多种手段创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态,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创设过程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诵读中创设情境。在诗歌美文的教学中,利用高超的诵读技巧创设一种和谐的情境,使学生在听读中由声入情,全身心地融入文本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要义和语言美感。要选择、训练诵读水平高的学生示范诵读,或老师示范诵读。学生诵读前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诵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要注意举止大方、神态自然、动作优雅,要读出语气、情感、节奏和人物的特点来。

2.在想象中创设情境。新课程要求教师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翱翔。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通过口头作文、即时讲演、片断写作等形式,努力使学生通过想象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很多故事类课文让学生续写结尾,诗歌类课文让学生仿写,这都是对想象力的训练。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的引导和启发。

3.在表演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情景剧形式分角色表演课文情节,角色体验是学习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隐性走向显性的有效方法。《邹忌讽齐王纳谏》情景剧表演,指定一名学生做导演兼编剧,组织表演团队,指定学生演员,背诵台词,指导舞台动作。在演出时学生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对剧情进行了适度的改编,加入了客人的奉承、各国的朝觐等内容,喜剧性的演出效果,使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在合作中创设情境。课堂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可以创设情境,语文活动的开展多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在搜集资料、课堂展示、观点辩论等环节中都创设了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支持、帮助、辩误存真等,在合作中成长,在探究中求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老师要适时点拨,抛出有争议的思辨性话题,及时点评,促进讨论的良性展开。

三、重视教学反馈,检验情境教学得失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情境中感知课文,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教学领域。《背影》学习后,布置家庭作业:关爱父母,感恩亲情。回家给父母一个温暖的拥抱,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洗衣服,对父母说:我爱你,等等。第二天上课要求学生作典型发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杰作”,讲的深情,听的动情,有的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师生共同接受了一次感恩教育。

四、创设教学情境应坚持的原则

创设情境要感人、新鲜、形象,能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动力;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程度适中,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老师要能控制好课堂气氛,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作者简介:王建章(1971-),男,中教一级,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德育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