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师培训效益之我见

2014-03-05刘文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美术培训教师

刘文军

摘要: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培训成效如何,怎样提高培训效益都是每一名从业者面临并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的培训形式和笔者的工作经验,主要从理解方针政策,发挥导向作用;做好前期调研,课程开发多样;实施方案翔实,保证落实实处;兼顾多方需求,鼓励个性发展;管理松紧适度,促进成绩提高和加强自身修养,形成磁铁效应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培训效益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继教;培训;教师;美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02-02

“十一五”继教周期已经结束,“十二五”继教已经进入了中期,回顾继教培训的几年,在美术学科课程的建设上,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实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发展了若干年,时间可谓不短,但它仍然犹如一幅既清晰又朦胧的影像,让人琢磨不透,提高继教培训效益、探寻培训成功秘诀并非易事,因为影响其最终结果(或好或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方针政策、培训制度、培训环境、工学矛盾、学员实情、培训者素质等等,其中诸多因素非人力(培训者)可为,下面笔者以一名普通的教师培训工作者在从事了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观点和思考。

一、理解方针政策,发挥导向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教师继续教育的“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的继教周期都提出了鲜明的主题,如:“八五、九五”的学历补偿教育;“十五”的能力提高教育;“十一五”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了保证本轮的继教培训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相关部门下发文件落实各项政策。“当前,教师培训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要高度重视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适应与提高问题,切切实实地帮助教师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培训者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重点开发适应中小学教师迫切的架设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1]基于上述的观点,结合目前我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现状,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接受培训的重点应该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美术教学领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补充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培训者,首先要审时度势,理解政策,吃透政策,把握好继教工作的大方向,成为上级部门和决策部门的好帮手,引领全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前行。

二、做好前期调研,课程开发多样

做前期调研是培训工作的首要条件,而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是高效益培训的根本保证。在进入“十二五”继教之前,为了了解朝阳区美术教师的师资队伍现状和个人需求,笔者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表,统计“美术教师情况调查表”,我区小学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如下:美术教师共有306名,分布在168所学校,其中表格信息栏中设置了“所学专业”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具有美术学科背景的教师1/3强(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相对较高);普通中等师范毕业1/3左右(教学能力尚可,系统的专业理论技法需要提高);由其他学科转行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将近1/3(二者皆弱),虽然通过自考或进修或接受学历教育提高了学历层次,却没有改变根本问题。在需求调查表中,设置了“希望今后继续教育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信息素养等)上能得到哪些帮助?”通过反馈信息和学期教学情况反馈表中的“培训建议”的填写情况综合分析,教师依据个人的发展现状产生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信息素养,具体为制作课件,掌握绘画软件,处理教学媒体、参观美展、绘画、纸工、泥工、工艺、美术创作、参观学习等。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发展不均衡、需求多样化。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需求不同,同一发展水平教师关注点不同。处于发展高级阶段的教师(区级或市级骨干教师)更关注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人生价值的体现,追求个人理想(教育理论有所突破或创新、美术创作得到社会的认可);处于发展初、中级阶段的教师(新教师或教龄不长的教师)更关注于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继教课程的开发应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笔者开发了《走进新课程系列讲座》、《绘画实践》、《西方美术欣赏》、《参观画展》、《电脑美术》、《软陶艺术》、《编织艺术》、《扎染艺术》、《风景写生》和《教学基本能力培训》等多门课程以满足教师们的各种需求。这些课程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完善了知识能力结构,进一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方案翔实,保证落实实处

确定课程开发方向之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课程的轮廓应逐渐显现,由于一个继教周期为五年,少则在几个班实施,多则在数十个班实施,因此,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培训者对课程形成的各个环节千锤百炼、精耕细作,如:开发背景、实施方案等等。最后需要通过课程论证,方可在继教课堂实施。当然,由于继教课程的多次的课堂实施,也给培训者提供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时空,为打造精品课程提供了可能。

课程与培训者犹如剧本与演员的关系,一旦课程定型后,就需要培训者在继教课堂上的精彩演绎和再创造,使培训效益最大化。其中培训者既要遵循班级授课的一般规律,如激发学员学习动机、把握课堂节奏、关注互动形式、讲究语言艺术等等,也要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如取向多元、注重经验等等。

四、兼顾多方需求,鼓励个性发展

一般来说,培训者在对学员进行培训前都要考虑到主管部门的导向、岗位要求和个人需求,在教育改革初期或新的教育政策出台之时,由于老师们都抱着新奇的态度和工作上的迷茫,因此,他们的诉求是比较一致的,如新课程实施之初就属于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三者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在教学能力、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等发展不均衡的学员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为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挑战,也是继教培训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鲜有妥善之举。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看,可能有较为可行之策,即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培训当中安排有利于个人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如油画国画技法课程、版画教学、纸泥造型艺术、电脑美术、信息技术应用等等,满足了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给美术教师提供一个升华自我的表现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教师在某一领域有所发展甚至突破之后,反过来为我们的培训工作服务,把个人的成功经验(学习成果和教学经验)带到继教课堂,与学员们分享。例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康乐园小学的洪老师跟我学习油画风景,经指导后,技法和境界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色彩教学上颇有心得,后来还与学生举办了师生画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本区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经我介绍向教育学院的知名版画教育家学习版画创作技法,掌握了各种版画制作方法后,被请进我们的继教课堂,帮助美术教师解决教材中关于版画系列教学的各种问题,实现自我价值。

五、管理松紧适度,促进成绩提高

管理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了继教课堂的培训效果的优劣。众所周知,成人教育的管理考勤工作是比较棘手的,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首先表现在工学矛盾上。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量过于繁重,周课时基本上维持在18~22课时,即使课时有所减少,也会承担诸如辅导员、校医、财务等其他工作。其次是交通便捷性差。朝阳区面积大,东西南北跨度大,给学员的出行带来不便,对部分学员来说,难以按时出勤。当然,不能排除主观因素,个体需求不一,个人喜好不一,发展方向不一,期望值过高等等,作为成年人,家学矛盾也是存在的。培训者对以上各种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洞察各种缺勤现象,努力做到既要保证课堂正常的出勤率,又要兼顾学员的实际困难。

六、加强自身修养,形成磁铁效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拥有一桶水”等经典名句都是要求教师发挥其表率作用。“一专多能”是对培训者胜任本职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培训工作与教研工作都是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的,工作领域有重叠和交叉之处,但工作重心是有所区别的,教研工作更多关注“教”法,给老师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或工具,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培训工作则更多关注“道”法,修行悟道,提高教师素养和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后,从有法到无法,形成己法。换言之,培训者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作为专业性较强的美术学科的培训者,对艺术应有更高的追求,既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培训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学员和引领学员持续发展,在我们身边聚集一批主动要求自我发展的学员,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影响力。在我的各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在传授技法的时候,都要渗透美学普遍的价值规律,把握“技”和“艺”的内在关系,技是艺的基础,艺是技的灵魂。

以上是本人从事美术教师培训工作以来的粗浅之见,培训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培训成效如何,如何提高培训效益还需要每一名从事培训工作的有识之士再接再厉,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方可打开芝麻之门,发现智慧的宝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题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培训教师
最美教师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圆我教师梦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