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自主建构

2014-03-05黄平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学习方式小学数学

黄平平

摘要: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迫切任务。现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数学复习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98-02

一、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传统的复习课,教师觉得时间紧、内容多,把自己设计的复习内容及方式强加在学生头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练。教师累、学生苦,而且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转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因此,数学复习课应给学生提供尝试、实验、独立思考、概括、归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己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建构。才能有效实现从教材知识结构到自身的认知结构,再到个体智能的转化。

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刚开始学生只是把一个个知识点按顺序抄下来,杂乱无章。若这时批评学生“真笨、怎么不知道整理”,肯定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从学生那里借了一个书包,把里面的书、本子全倒在讲台桌上。然后,让学生观察,我故意把书、本子,不管大小、长短叠成一叠,拼命往书包里塞。学生马上起哄:“老师,不是您那样整理的”、“老师要分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可你们刚才不就像老师整理书包那样整理知识的吗?”学生猛然醒悟,马上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整理。结果,学生探究整理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网络图。

二、变单干为协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建构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支与协作的学习活动。它能有效地减少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控制,让学生在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在以往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学生“单干”(即让学生个体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而忽视了生生之间的“协作”(合作交流)。这样,既不利于生生之间优势互补来完善认知结构,也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适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开展复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群体中主动地讨论、交流,在相互启发、帮助等协作活动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例如:复习《数的整除》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个概念。然后问:这么多的概念,你打算如何整理并掌握呢?请你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最好的方式来整理。经过小组合作整理出知识网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整理的网络图,并说出整理思路,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评议、相互补充、相互质疑。学生通过小组内充分的合作讨论,尝试着建构知识网络,然后展示、介绍整理思路,再相互比较、辩论、补充、完善,真正弄清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实现了知识网络的形成与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和完善。

三、变练习为应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建构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题海战术以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只会模仿解题方法解做过的题,而缺乏解决新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实现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

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一则启示:

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

学生1:我设计的是长方体米罐,长2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容积:2×2×3=1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2×3+2×3)×2=32(平方分米)或2×3×4+2×2×2=32(平方分米)。

我应用了长方体容积计算公式: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由于我设计的长方体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还用:长(宽)×高×4+长×宽×2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2:我设计的是正方体米罐,棱长2分米。容积:23=8(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6=24(平方分米)。我应用了正方体容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即棱长3),以及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6。

学生3:我设计的是圆柱体米罐,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3分米。容积:3.14×12×3=9.4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3.14×12×2+3.14×(2×3)×3=62.8(平方分米)。我应用的知识有圆柱体的容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以及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2个底面积+侧面积。

……

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和听取他人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知识得到多次的反馈、强化。不仅自主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网络,而且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强调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充分相信学生能够通过探索、交流、实践,而实现自得。endprint

摘要: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迫切任务。现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数学复习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98-02

一、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传统的复习课,教师觉得时间紧、内容多,把自己设计的复习内容及方式强加在学生头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练。教师累、学生苦,而且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转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因此,数学复习课应给学生提供尝试、实验、独立思考、概括、归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己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建构。才能有效实现从教材知识结构到自身的认知结构,再到个体智能的转化。

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刚开始学生只是把一个个知识点按顺序抄下来,杂乱无章。若这时批评学生“真笨、怎么不知道整理”,肯定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从学生那里借了一个书包,把里面的书、本子全倒在讲台桌上。然后,让学生观察,我故意把书、本子,不管大小、长短叠成一叠,拼命往书包里塞。学生马上起哄:“老师,不是您那样整理的”、“老师要分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可你们刚才不就像老师整理书包那样整理知识的吗?”学生猛然醒悟,马上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整理。结果,学生探究整理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网络图。

二、变单干为协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建构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支与协作的学习活动。它能有效地减少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控制,让学生在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在以往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学生“单干”(即让学生个体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而忽视了生生之间的“协作”(合作交流)。这样,既不利于生生之间优势互补来完善认知结构,也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适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开展复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群体中主动地讨论、交流,在相互启发、帮助等协作活动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例如:复习《数的整除》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个概念。然后问:这么多的概念,你打算如何整理并掌握呢?请你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最好的方式来整理。经过小组合作整理出知识网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整理的网络图,并说出整理思路,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评议、相互补充、相互质疑。学生通过小组内充分的合作讨论,尝试着建构知识网络,然后展示、介绍整理思路,再相互比较、辩论、补充、完善,真正弄清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实现了知识网络的形成与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和完善。

三、变练习为应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建构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题海战术以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只会模仿解题方法解做过的题,而缺乏解决新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实现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

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一则启示:

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

学生1:我设计的是长方体米罐,长2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容积:2×2×3=1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2×3+2×3)×2=32(平方分米)或2×3×4+2×2×2=32(平方分米)。

我应用了长方体容积计算公式: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由于我设计的长方体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还用:长(宽)×高×4+长×宽×2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2:我设计的是正方体米罐,棱长2分米。容积:23=8(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6=24(平方分米)。我应用了正方体容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即棱长3),以及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6。

学生3:我设计的是圆柱体米罐,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3分米。容积:3.14×12×3=9.4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3.14×12×2+3.14×(2×3)×3=62.8(平方分米)。我应用的知识有圆柱体的容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以及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2个底面积+侧面积。

……

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和听取他人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知识得到多次的反馈、强化。不仅自主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网络,而且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强调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充分相信学生能够通过探索、交流、实践,而实现自得。endprint

摘要: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迫切任务。现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数学复习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98-02

一、变接受为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传统的复习课,教师觉得时间紧、内容多,把自己设计的复习内容及方式强加在学生头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练。教师累、学生苦,而且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转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因此,数学复习课应给学生提供尝试、实验、独立思考、概括、归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己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建构。才能有效实现从教材知识结构到自身的认知结构,再到个体智能的转化。

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刚开始学生只是把一个个知识点按顺序抄下来,杂乱无章。若这时批评学生“真笨、怎么不知道整理”,肯定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从学生那里借了一个书包,把里面的书、本子全倒在讲台桌上。然后,让学生观察,我故意把书、本子,不管大小、长短叠成一叠,拼命往书包里塞。学生马上起哄:“老师,不是您那样整理的”、“老师要分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可你们刚才不就像老师整理书包那样整理知识的吗?”学生猛然醒悟,马上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整理。结果,学生探究整理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网络图。

二、变单干为协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建构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支与协作的学习活动。它能有效地减少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控制,让学生在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在以往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学生“单干”(即让学生个体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而忽视了生生之间的“协作”(合作交流)。这样,既不利于生生之间优势互补来完善认知结构,也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适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开展复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群体中主动地讨论、交流,在相互启发、帮助等协作活动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例如:复习《数的整除》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个概念。然后问:这么多的概念,你打算如何整理并掌握呢?请你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最好的方式来整理。经过小组合作整理出知识网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整理的网络图,并说出整理思路,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评议、相互补充、相互质疑。学生通过小组内充分的合作讨论,尝试着建构知识网络,然后展示、介绍整理思路,再相互比较、辩论、补充、完善,真正弄清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实现了知识网络的形成与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和完善。

三、变练习为应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建构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题海战术以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只会模仿解题方法解做过的题,而缺乏解决新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能够解释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实现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

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一则启示:

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

学生1:我设计的是长方体米罐,长2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容积:2×2×3=1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2×3+2×3)×2=32(平方分米)或2×3×4+2×2×2=32(平方分米)。

我应用了长方体容积计算公式: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由于我设计的长方体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还用:长(宽)×高×4+长×宽×2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2:我设计的是正方体米罐,棱长2分米。容积:23=8(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2×2×6=24(平方分米)。我应用了正方体容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即棱长3),以及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棱长×棱长×6。

学生3:我设计的是圆柱体米罐,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3分米。容积:3.14×12×3=9.42(升);至少需要的铁皮(即表面积):3.14×12×2+3.14×(2×3)×3=62.8(平方分米)。我应用的知识有圆柱体的容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以及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2个底面积+侧面积。

……

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和听取他人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知识得到多次的反馈、强化。不仅自主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网络,而且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强调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充分相信学生能够通过探索、交流、实践,而实现自得。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学习方式小学数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