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05李贵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PBL教学的特点及临床核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问题导向型教学法;临床核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65-0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站在问题解决者的角度来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进一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核医学基础科学理论知识,领会正确的思考和推理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为主,以设置问题的启发性原则给“讲授法”注入生机,突破以往的结论教学模式的框架,达到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PBL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1-3],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PBL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的可行性。

一、PBL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大面积培养人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集体的教育作用等,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期内高效率地培养临床医生,在近30年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因此,传统的以单纯传授医学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足。新的时期对于医学教育的教和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实施新的医学教学计划,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已是刻不容缓。针对这一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应运而生。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主要集中应用于医药学教育领域。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国家的多个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国外的医学院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国内,PBL教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到医学教学领域,近年来已在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华西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医学基础与临床教学中小规模应用,但与国外相比,尚未形成成熟的PBL教学体系,也没有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因此在国内目前仍处于尝试摸索阶段。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学生针对具体医学概念或病例提出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随后进行独立资料收集、自学、研究等工作,最后回到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PBL教学法并不是侧重于问题本身的解决,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及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临床核医学教学现状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边缘性医学学科,与核物理、放射化学、电子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均有交叉。从应用领域讲,核医学不仅包括了临床诊断,而且还有放射性核素治疗和科学研究,几乎涉及医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从技术手段来讲,核医学不仅有显像技术、功能测定技术,还包括体外放射分析技术、放射线测量技术等。核医学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技术发展速度快,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多而授课学时数却相对较少,同时核医学的专业内容生涩难懂,尤其是核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影像较难理解,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才能真正理解核医学。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很多思考和问题。

相对于核医学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医学的教学模式却无明显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物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只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写出教案,再适当准备一些投影薄膜、幻灯片,课堂上只要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幻灯机或投影仪,即可完成规定学时的教学任务,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加上实习。目前核医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按照课本的顺序介绍各系统的显像原理、显像方法、正常影像、异常影像、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典型的核医学影像图片,理论教学与阅片见习过程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上将大量的教学内容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灌输给学生,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授课时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被动教育;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讲课方式单调,学员需花大量时间记忆讲授内容,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当代核医学的教学,故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而PBL教学法则代表着当代医学教育中比较新颖、颇有前景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核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在核医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各方面的改革,使学生不但扎实掌握核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适应新时代对未来临床医生的要求。

三、PBL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核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同时核医学的影像又是功能影像,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需具备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核物理和核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将核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理解。由于核医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存在相关的知识容量和信息量庞大、理论部分深奥难理解、教学时数偏少和学生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实行PBL教学改革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国外如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已将PBL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中专、大专、本科及硕士课程中的医学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中的应用陆续有文献报道[4-6]。国内黄占文等[4]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核医学的理论教学中对部分章节内容应用了PBL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有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果是PBL教学法组的平均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法组,统计分析还表明PBL教学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均有了明显提高,并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文献检索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张琦等[5]设计了PBL教学方法并在临床核医学见习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评价,以师生反映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体系,对比在传统的临床核医学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该教学法深获师生好评,实验组较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者认为该教学方法切合临床核医学见习实际,有效可行。endprint

PBL教学法作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和探索的热点问题,针对其有效性,完全可以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引入PBL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引入不是照搬,而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模式,使学生从事实的记忆者变成信息的分析者、评估者和组织者并最终形成知识迁移。当然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PBL教学法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整个教学过程要求较高,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很好地体现出PBL教学的优势;其次是学生已适应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授课老师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最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仍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PBL教学法需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具备一套评价考核系统等一系列软硬件设施。在目前还没有成熟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渐渐采用标准化考试和病案分析、患者处理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而且还需在考试内容、病例选择、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进。因此,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以部分传统授课为先导,让学生学习核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核医学的影像,学会基本的影像分析方法后再进行PBL教学,让学生在已有所了解和具有自主学习核医学的能力后,再去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反复思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促使其成为一名终身自我教育者。

参考文献:

[1]侯振江,王娇,祁秀玲.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23-25.

[2]Barrows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6):481-486.

[3]安立.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3,14(5):68-70.

[4]黄占文,陈跃,蔡亮,等.PBL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5):337-339.

[5]张琦,李焕斌,王玲.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6-427,463.

[6]宋丽萍,张欣,周陆,等.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9-110.

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12NJ-MS14)。

作者简介:李贵平(1962-),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肿瘤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