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新课程改革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2014-03-05焦丽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焦丽爽

摘要: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谋求高中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创新性地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3-02

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很多困惑,为此,我一直在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我常常在想: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到底应该怎样去上好语文课?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如何将语文引上促进学生现在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路子?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谋求高中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创新性地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个维度的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认为应该把通俗实用、直观感悟的文章做为首选。比如文言文可以选择《论语》、《诗经》等。诗词的学习可以选择唐诗宋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学习的范文,现代文应以文学性作品为主,如《我的空中楼阁》、《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雷雨》、《项链》、《警察和赞美诗》等文章,教师还可以从《读者》、《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等刊物中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有益的启示。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学内容要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的局面,教学方法必须要丰富多样。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要求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语文课程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们的语文教学手段离不开创新,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增强吸引力。如在学习《科学是美丽的》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报刊等资料来源,找来我国宇航员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的美丽画面,利用卫星拍下的世界各地清晰图片,天文观察员用高倍望远镜拍到的流星雨等用于辅助教学。多媒体的教学应用,应该重在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位、多角度去体味科学的“魅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特别明显和重要的意义,我们教师课后可以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中,去寻找现实中的科学,并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还可以使其通过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关系密切,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可以开设语文活动课,把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开展采访、演讲、社会调查、辩论等活动;还可以开设语文专题课,如“古诗鉴赏”、“现代文学讲座”、“文言文专题”等。叶圣陶先生要求语文教学要“课堂里学,生活里用”,教师必须把课文内容与学生有亲身体验的生活的联结点找出来,让学生深切感悟到每一篇经典课文的内涵与魅力,在感悟中升华,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双边性。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也不是教师导学生演,更不是教师尊学生卑,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学、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改革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学生主动发展呢?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该怎样去体现呢?作为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又要给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备课、去组织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将课堂还给学生。语文学科需要阅读与积累,需要感悟与体会,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才能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提高、内化和升华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受教材的限制,篇幅有限,但语言文字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课文只是提供例子而已,所以只有多读课外读物,多训练语感,才能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仅仅依靠学习有限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到的是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要拿到读书实践中去运用,多读文学作品,多接触各种有益的报纸、刊物以及文集等,才能使学生语文水平有很大提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读书中,才能不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经常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在名家的风采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每个学期我都会开展读书比赛,创设读书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既学会了阅读一篇文章的阅读方法,也学会了阅读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鉴赏能力、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