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2014-03-05孙梦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课堂

摘要:师范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数都会成为教师,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能够做到高效率的授课。但是现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已经成为制约师范类院校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主要探讨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针对师范类院校学生平时课堂实践技能的加强论述,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讲课能力。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39-02

师范类高校一般都有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考研率一直都还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这说明,师范类高校的学生普遍都有扎实的基本功,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对此,很多人都认为这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应该是一种荣誉,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考研率高,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高教界更是由此对师范类高校的学生产生了歧视,认为我们的学生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满脑子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能力,遇到现实问题,什么也不会。其实,我们通过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情况,也看到了学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比如说很多学生初试成绩非常好,但是那些名牌高校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并未予以录取。这严重说明了师范类高校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远不如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生,也就说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师范类高校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这次改革中,我们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这应该是我们进行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师范类高校的地位和改革

1.高等教育的任务与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在社会需要的也是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企业看重的不再是高学历、高文化,而是高能力、高技能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要进行改革,而且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尤其是我们的教育水平。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落后的状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个人才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多年的累积与沉淀。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为社会输送专门性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2.师范类高校的地位与改革。师范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可见,师范类高校的地位是不可言喻的,师范类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所谓“师范类高校”,那自然是培育未来教师的,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面向的是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或中等学校,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高校的职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境地,而且有很多的教育单位就职人员已经接近饱和,而高校毕业生是有增无减,这种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其他就业岗位;二是随着师范类高校专业设置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高校逐渐走向了综合化发展趋势,因此不少专业的学生开始跨行业就业。

二、师范类高校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师范类院校的改革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还是比较滞后的。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显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实践能力差。这也成为了师范类高校改革中的突出问题。

1.师范类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及影响因素。关于师范类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有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差、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无法迅速的解决等。而这些问题的又是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主要还是由于部分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众多师范类高校的教师仍然是片面的追求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讲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却没有提供给学生这样的讲课机会,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很多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与此同时,很多师范类高校过分重视“考研率”,导致在学生的内心,也树立了考研第一、实际操作第二的想法,他们自身也更重视学习成绩,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考研上面,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训练。

2.如何加强师范类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1)要让学生认识到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让她们明白,作为师范类高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经验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学生不仅仅要听懂教师所讲的知识,还应该时刻观察教师授课时采用的各种方法,自己归纳和总结,做好笔记。还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教师“取经”,要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学习。对于教师安排的实践课程,例如让学生自己站在讲台上讲解一篇文言文,学生就要充分把握好这次机会,要主动地争取这次宝贵的机会。授课前,要对这堂课进行必要的备课,文言文相比其他的散文、诗歌这些文章来说,更有难度,所以学生在进行备课时就要准备得更为充分,首先就要把通篇文章的读音和生词都标出来,自己要能够流畅地朗读全篇,其次,还要了解作者的简介和文章所写的时代背景,最后,还要探索文章背后的寓意,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学生在备课时,还应该提出几个有内涵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课时可以向同学们提问,同时,要做好整个授课过程的安排,也可以增添很多和同学互动的环节,要做到环环相扣,各知识点的良好衔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要让同学们能够跟着自己的脚步走,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课程,都能够听懂并且深刻地记住这堂课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遇到有同学提出的问题而自己不会解答,一定不要慌张,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也可以在课后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讲课能力,又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可谓一举两得。(2)师范类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加大对实践工作的投入。在课程安排上,要为学生安排更多的课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在授课时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传授自己的讲课方法和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实践,学生在讲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纠错,并且让学生从这次错误中受益,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各系各科之间的联系,积极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学习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改革师范类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促进师范类高校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亚明,段平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院校文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0,(09).

[2]柴梦竹.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策略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刘静.浅谈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学研究,2013,(05).

[4]张静.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天中学刊,2010,(06).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NGJGH2013047)。

作者简介:孙梦岚(1964-),女,内蒙古丰镇人,硕士,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