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2014-03-05王运景王林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特征问题

王运景+王林毅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数字图书馆的作用突显,本文就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特征以及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特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0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日益显现,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处于一个全面推进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必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就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一、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美国学者伍尔夫(W.Wulf)1988年提出Digital Library这一概念,1996年北京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IFLA)上,我国引入该概念并将其译为“数字图书馆”。目前世界各国对数字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查阅近些年来的理论研究资料,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将数字图书馆理解为:它以计算机为载体,对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和科学数据等多种媒体进行数字化信息的加工处理并保存,以网络通讯技术为传播手段,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机构。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处理信息资源,能收集多种不同的信息资源,主要特征如下。

1.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成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信息并存储其中,可随时供读者使用。

2.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必须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各种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将各种文献数据库信息传达给读者。

3.信息中心虚拟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无形的虚拟图书馆,馆藏的电子信息不受图书馆的建筑限制,只要有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进行所需信息的查询。

4.信息资源共享化。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用户对馆藏的利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实现社会资源共享,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都积极地建设起来了,目前我国各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效,但在建设中仍然存在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资源匮乏。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类型多样化,只要能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诸如文字、声音、图像等等都可以作为其收藏和组织的对象,但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已有的计算机设备陈旧,自动化管理软件水平低,数字化能力低,信息资源的开发受到极大限制,信息资源比较匮乏。

2.资源共享不畅。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数字图书馆实际是一个大的信息资源库,通过网络完全可以实现各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但是目前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各自为政,各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引系统、检索系统、操作系统多种多样,造成数据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差,影响各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限制了数据库作用的发挥。

3.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并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需要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图书馆学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知识。目前各高校图书馆从事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员主要还是原有的图书管理员,这些人整体素质不高,知识面窄,无专业技能或专业技能单一,难以胜任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4.重视程度不够。数字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部分高校将图书馆定性为“教学辅助”单位,而非“学术性机构”,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存在有就投,没有就不投,甚至有也不投的现象,这样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更是可想而知,很多高校图书馆硬件设备落后,软件资源滞后,馆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相关科研力量薄弱致使资源数字化技术发展速度落后于时代发展,难以向深层次发展。

四、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高校图书馆是衡量高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流的图书馆,难以成为一流的大学。各高校要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在管理设备的软件、硬件配置上给予基本的保证,确保自动化、网络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开发和各种信息资源收集的正常进行,从而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2.改变建设方式,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高校图书馆各馆封闭的自我建设方式,使得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难以融合,成为“信息孤岛”,馆馆之间资源重复收藏,影响整个社会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总量的扩充,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制定一种通用的标准格式来标引文献资源,实现文献编码、目录和文献内容的一体化处理。这样各馆之间可以实现联合建库,文献互补,分工合作开发馆藏,成果共享,避免重复,减少浪费,也增大了每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总量。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图书专业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很多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的能力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图书馆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如外语、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辅导班;轮流派送馆员参加短期的业务技能培训班的学习;或者鼓励有能力的馆员攻读高一级的学位,成为研究型人才。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是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程度。部分高校要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图书馆自身要主动向上级领导,学校科研,教学部门宣传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和作用,争取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的投资力度,扩充信息资源,广大师生享受到了无限量的信息资源带给他们的益处,必定会积极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五、结语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程度显示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是该国家能否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及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程度也就显示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因此,要把完善和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提高高校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我们期待着真正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高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2).

[2]李刚,马英之.高校数字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建设邹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3]贺春梅.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现代情报,2010,03(3).

[4]石佳灵.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及未来发展方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

[5]颜红.浅议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网络财富,2010,(19).

作者简介:王运景(1980-),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特征问题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