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德国遭遇“洁癖”

2014-03-02昱晨

环境与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喷壶洁癖手脚

◎昱晨

在德国遭遇“洁癖”

◎昱晨

要说德国人身上,大概有这几样世界闻名的品质:严谨、守时、克制等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整洁。他们爱干净的程度是在我全面进入了德国的生活后,才有更深体会的:从草坪到街道,从河流到公交,处处可得佐证。垃圾严格分类、超市收购可回收水瓶和纸盒,这些都不细讲,在此只举两个典型。

先说学校健身房,第一次去时,就看到了特殊装置:墙壁上挂有一卷纸和一个喷壶。心想:啊,真是人性化!啊,真是方便!啊,擦汗的都准备了!于是高兴地进去,连毛巾也没有随身带。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违规”的!

其一,从跑步机下来后刚要走开,就被下一个准备用的人拉了回来,说,你还没有“做卫生”呢。我茫然不明其意。他就指指墙上的卫生纸。观察了一下,正好有一个人扯了些纸出来,拿喷壶沾湿,走回器材旁,把扶手、按钮、屏幕都擦了一遍。恍然大悟,原来每个人用过的东西都有义务擦拭干净;这不是规定的规矩,是大家都有了的习惯。

而我认为颇麻烦,气喘吁吁地完成了一个项目,手脚还不能利索,就得摸过去取纸喷水(其实是无色无味、稀释了的清洁剂或消毒水),然后再绕一圈回来抹抹擦擦,像是小学生做值日。我悻悻地打扫,一边擦一边安慰自己:这样好,之后不留下指纹——也就此时才有这样的缜密思维和谨慎作风。

其二,自备毛巾不仅可以用来擦汗,还是使用器材的一个重要和必要条件。被教练多次提醒后,我终于明白,无论哪一种健身器械,如拉背器、卧推板等,都需要将毛巾铺好,再开始练习,以免汗水沾湿皮质坐垫靠垫。

也就是说,手脚挨到的地方需要用纸擦干净,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毛巾铺垫。不过几次下来也习惯了,再仔细想想,这些做法其实大有裨益。因为这样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也是为别人考虑,甚至培养了爱护公共器材的意识,或多或少地延长其寿命。

再说说居住方面,与德国人租住同一座房子,了解到他们对家的秩序也有各种要求。而这些生活习惯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洁癖”,而是口口相传的普遍共识性准则。

比如厨房的器具、灶台,每次使用后都要擦干净,不留水痕和油烟。中国人炒菜做饭的架势会让他们瞠目结舌,所以更要注意气味不能窜到整个居室。再如厕所的地板也不能有水迹,要及时处理,防止带入房间。马桶使用完,要放下盖子,保持时刻的清新。

久而久之,我有了习惯,也会想要一直拥有干净的环境,而且希望别人同样能保持和爱惜。这些颇多的细节“要求”其实也有道理,人们举手之间就可以保持卫生,何乐不为呢?随手完成打扫,随时保持了清洁,这也是注重生活质量的一种表现。

(原载《壹读》)

猜你喜欢

喷壶洁癖手脚
六连音手脚配合练习
“洁癖”也是病吗?
小喷壶
小喷壶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水车
直倒两用小喷壶
爱护小耳朵
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