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地城镇化样本南山系列报道之一南山集团城镇化建设让家乡越变越绿

2014-03-02季天也叶晓婷

环境与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铝箔南山绿化

◎本刊记者 季天也 叶晓婷

就地城镇化样本南山系列报道之一南山集团城镇化建设让家乡越变越绿

◎本刊记者 季天也 叶晓婷

山东烟台龙口的南山集团,是村企合一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2013年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企业500强第160位。这个现代化“村庄”说它是座小城市其实更为恰当。与有的经济发达的农村不同,南山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让一座座荒山变得生机盎然,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同步得到发展。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走进村庄里的都市

6月20日上午,山东烟台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从烟台莱山机场驱车至龙口市东江街道不消一个半小时,下了高速路右拐,《环境与生活》记者便来到了该街道的南山村。

地处胶东半岛,面朝渤海湾,这里雾气氤氲,远处的青山依稀可见。沿着宽阔整洁、种满绿植、四向通衢的马路前行,片片绿地如画似屏,茂密的树荫为行人搭起了“遮阳伞”,不时有成排的红顶白墙的小楼从眼前闪过。楼房附近还有汨汨流水的小河,河边柳条摇曳,花儿争奇斗艳。现代化商业区、居民小区错落有致,医院、学校、图书馆、大剧院、体育场、老年公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活脱脱是风景优美的都市风貌。

行进中记者发现,一处处厂房掩映在一片绿色中,毫无冷冰冰、灰秃秃的传统工厂形象,厂房周围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被雨水冲洗后显得愈发清新,一扫印象中沉闷压抑的工业气息。

南山集团下属的南山轻合金有限公司的铝箔厂就隐藏在一片绿荫中。走进厂区,淡淡的花木香飘来。通往车间的楼梯口,铺着一张门垫大小的蓝色塑料纸,踩上去还粘脚——原来是一块大胶布!放这么特别的门垫是为何?铝箔厂技术部的李韦强告诉记者,铝箔的生产对灰尘和其他微小颗粒很敏感,如果车间沾染上这些物质,产品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以胶布做门垫能避免鞋底粉尘进车间。

记者一行爬上楼梯,一大片透明的玻璃窗横亘在眼前,铝箔的生产过程一览无余。由于铝箔厂注重无尘化,外人不能直接进入车间,进去的话需要穿上工作服,进入风淋室除尘。挨着大玻璃的陈列间里摆放着数十种产品,有利乐包、电子标签、巧克力包装纸、日本蒸煮袋、烟箔等,它们的共性是都含有铝箔。

数十个村庄共同发展

南山集团是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2013年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6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1位。为了对南山集团有更直观的认识,记者参观了“南山发展史馆”。

古色古香的发展史馆里陈列着各类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现了南山集团的发展过程。原来,改革开放初期,南山集团创始人宋作文还是东江镇前宋村(南山村的前身)第三生产小队的队长,他带领第三小队村民从做豆腐、糊水泥袋、制石棉瓦、加工玻璃纤维、创办棉纺厂等开始起家,一步步积累资金,1989年正式成立南山集团,与前宋村村企合一。如今,南山集团形成了以工业(铝业、纺织)、金融、航空、高新技术、地产、教育、旅游和老年健康养生为主导的多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从曾经的第三小队56户起步,到前宋村的260户入伙,再到迁并周边数十个经济落后村庄改名南山村,如今南山村已成为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新城。

政府领导来视察从不突击搞卫生

南山全貌

南山村前身——前宋村的街道旧貌。摄于1981年。

采访路上记者注意到,与雨后的路面亲密接触了很久的汽车车轮,竟然看不到任何泥泞的痕迹。记者发现的这个细节让南山集团董事长宋建民颇有感触。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南山村连一条柏油路都没有,雨后道路的泥泞是难以形容的。经济条件好了,南山集团开始修大马路,除了国道,整个南山村里的道路都由南山集团投资修建。“如今,荒山改造了,绿化做好了,说明发展经济并不一定就与环境破坏划等号。事在人为,重在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

宋建民告诉记者,1988年之前,外地客人来南山谈生意,只能在家里吃,没地方住,后来只好先建一个招待所,也就是现在南山宾馆的前身。之后还建康乐宫(现在的文化中心),逐步发展起旅游业。当时的康乐宫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消费标准下,按照亚洲一流的标准来建设的,设有儿童戏水乐园、保龄球馆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受到社会的青睐。

“现在我们认识到,做企业经营肯定要算回报,但有些事不能纯粹以赢利为目的,要从可持续发展去看,做事情要立足长远,得看20年、30年、5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南山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以超前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列。

他举例说,澳大利亚悉尼的邦迪海滩很出名,但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那里遍地是冲上来的海洋垃圾,并不像现在这么干净。“环境、生态是人破坏的,也是人治理、维护出来的,人的意识很重要。在追求经济利益时破坏了环境,可能获得的利益只有一点点,但要想挽回、治理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看到付出的代价了。”

对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管理,南山集团大大小小百余家工厂,都有配套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仅生活污水处理厂就有12座。南山村拥有自己的卫生管理公司,负责垃圾清运和主干道路的保洁。

另外,南山还有后勤管理服务总公司对各社区、各单位执行片区化责任制,每个厂区或单位都要负责院内及其外围道路的卫生清扫工作,责任到人,社区也是如此。南山集团还通过建制度、抓管理、搞评比等方式,使居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爱护环境的好风气。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体管理起来比较省心。垃圾处理问题并没有成为南山村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南山环境的维护靠的是制度和民众意识的提高。有的地方来个领导,可能要赶紧突击搞卫生,但南山人从不这么干。来南山考察的国家领导人很多,南山每天都把环境的整洁保持住,维护成本是最低的。如果是为了应对领导考察而突击做卫生,那会很累,付出的成本也很高。”

建厂修路 草木工程是标配

让南山村人颇为满意的是,这里的环境不仅没有为工业化而牺牲,反而因为厂房、民宅和马路的建设而变得更绿,这是南山集团园林公司前负责人宋老先生的感受。他今年66岁,从园林公司退休多年后,一直兼任绿化顾问。作为曾经的前宋村第四小队村民,他对这里一草一木30多年来的变化如数家珍。

他介绍,整个南山村的绿化最早是从厂区开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厂区能好看一点儿”。“建了工厂不绿化,光是几个厂房杵在那儿,工人就没有干劲儿。就像盖个房不装修,住进去肯定感觉不好。绿化好了,工人上班才能心情舒畅。”他打了个比喻。

《环境与生活》记者在南山走街串巷观察到,南山没有采取山林、绿地给公路和大厦让行的常见发展模式,从“发展史馆”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出,创业之初,南山的山地还是一片荒芜,村落颓旧,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一株株绿植也争相比拼着身高和姿色,山地“秃头”问题反倒因为南山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渐治愈了。

不仅是工厂,整个南山村都是这个绿化套路——修路盖房,草木工程随后跟上,后者相当于前者的“标配”。两三年的工夫,南山的山区就全都绿起来了。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绿化,目的是让南山一年四季都有景可看,实现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

由于绿化任务的增加,南山集团于2005年成立了园林公司,并建了两处总面积超过1000亩的育苗基地。

家乡环境好 村民有尊严

记者了解到,南山的园林公司每周的周一和周五都要开会,讨论这个种植季的成活率如何,苗木在不同时期容易出现什么状况,各种花草树木怎么养护等问题。

根据记者在大都市——北京的生活经验,首都虽有高度成熟的城市保洁设备,还有环卫工人的频繁作业,但一些人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突出。而在南山,别说纸屑,就是枯枝落叶记者也几乎没有见到。

看到南山呈现出的洁净环境,记者最想知道的是这里的村民同样是中国人,而且还是一般人认为缺乏卫生习惯的农民,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自觉不扔垃圾呢?记者发现,许多村民都有了环境意识,小孩儿吃零食,包装也自觉扔垃圾桶里。村民高效梅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看我们这儿的环境,不比大城市差!”也许,因为这里有长期坚持的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也因为南山的村民真正从家乡的美好中获得了尊严。

绿意葱茏,环境优雅的南山村一隅。

猜你喜欢

铝箔南山绿化
电池铝箔今明两年有望维持紧平衡
铝箔柔软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南山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梦回南山(外四章)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在深秋,共南山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悠然方能见南山
谁的拉伸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