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迭代去卷积算法

2014-03-01张丽娟杨进华苏伟姜成昊王晓坤谭芳

兵工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图像复原复原像素

张丽娟,杨进华,苏伟,姜成昊,王晓坤,谭芳

(1.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2.长春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3.长春理工大学 信息化中心,吉林 长春130022)

0 引言

在地对空观测成像时,地基光学望远镜由于大气湍流的动态干扰、观测系统误差及成像路径的光子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极弱光条件下,例如星体目标观测,自适应光学(AO)系统只能实现波前误差的部分校正,目标的高频信息仍受到严重的抑制和衰减[1-2]。所以,经AO 系统校正后的图像还必须进行图像复原的后处理工作,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目前,有很多克服大气湍流影响的图像复原算法,如迭代盲去卷积(IBD)算法,基于Richardson-Lucy 迭代的IBD(RL-IBD)算法,基于Wiener 的IBD(Wiener-IBD)算法,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M)算法等[2-5]。

本文针对大气湍流造成的AO 图像模糊,提出了一种与正则化相结合的改进期望值最大化(RTIEM)算法的多帧AO 图像复原。具体内容为,首先研究基于波前相位信息的点扩散函数(PSF)重建方法,然后研究基于图像功率谱密度(PSD)及约束图像支持域的去噪方法,接着建立基于RT-IEM 算法的AO 图像代价函数模型及参数估计方法,最后给出基于RT-IEM 算法的多帧AO 图像高清复原算法的实现过程。在AO 图像复原实验中,分别对模拟AO 图像、实际观测的双星图像和恒星图像进行去卷积,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1 基于RT-IEM 算法的AO 图像复原

AO 系统对光学波前误差进行实时测量-控制-校正,图1给出了成像补偿的AO 系统工作原理框图。该系统包含3 个基本组成部分:波前探测器、波前校正器和波前控制器。其工作原理:首先用波前探测器实时探测光学系统中静态和动态波前畸变;然后由波前控制器实时处理后计算波前校正器的电压控制信号;最后在波前校正器上加载这些控制信号,使其产生与输入波前畸变大小相等、符合相反的共轭波面,校正后的光束接近于平面波,使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由于像差的存在和AO 系统孔径的限制,AO 系统观测到的目标图像严重降质,为了提高目标图像的分辨率,本文将AO 系统波前补偿或校正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

图1 成像补偿的AO 系统工作原理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O system for imaging compensation

1.1 基于波前相位信息的PSF 重构方法

本小节提出的PSF 重构方法属于模型估计法,该方法将图像的退化因素考虑在内,在应用时基于大气湍流的模型,并将AO 系统设备参数引入估计模型。基于波前相位信息的PSF 重构算法是将AO系统的望远镜入瞳函数引入PSF 估计,以傅里叶光学作为数学基础。

理论上,AO 系统闭环校正后的PSF 数学模型为

由于受光学系统本身存在的焦距误差或光学偏离的影响,修改入瞳函数为

式中:θ(·)是波前相位误差,是由光学偏离或焦距误差引起的。

由(3)式可知,点扩散函数依赖于θ(·). 受大气湍流的影响,相位误差随时间变化,所以随时间变化的PSF 一般形式为

式中:θt(·)是随时间变化的相位误差,由大气湍流引发的。

就AO 系统而言,观测图像的曝光时间与湍流波动时间相比较短。假定曝光时间内目标强度不变,则序列图像模型为

式中:x 表示象素点灰度值;函数f 表示理想的目标原图像;g 表示观测到的退化图像;θtm为第m 帧短曝光AO 图像的湍流波前相位误差。

1.2 基于图像PSD 及约束图像支持域的去噪方法

为了减少AO 图像的噪声干扰,国内学者提出基于总变分的方法抑制噪声[6-7],文献[8]分析了AO 图像在对称支持域内减少噪声的方法,该方法的结果分析基于真实图像方差的比率。与上述去噪算法不同,本节提出的是基于图像PSD 及约束图像支持域的去噪方法,并用图像的噪声变化函数评价去噪的效果。

地基设备观测的AO 图像去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傅里叶频谱图像的噪声校正过程,即在图像的对称支持域内,以CCD 读入噪声和AO 噪声为主,因此要研究噪声的PSD. 下面对观测图像g(x)进行支持域约束来抑制噪声,令gc(x)为支持域约束图像,

式中:w(x)为在图像支持域内的权重函数。定义图像的功率谱为

式中:G(u)= S(u)× N(u),S(u)为信号函数,N(u)为噪声函数;带宽函数W(u)=G(u)×δ,在有限支持域内W(u)很窄,接近于G(u)宽度×δ,δ 为0 ~1 之间的常数。

根据J.M.Conan 提出的定义,一副图像的PSD是它协方差的傅里叶变换,定义噪声的功率谱PSD(u)nn和未失真图像的功率谱PSD(u)ff[9]为

本文以圆形作为目标图像支持域,该支持域的直径取值范围是8 ~185 像素. 定义图像的噪声变化函数

1.3 改进的EM 算法

文献[10]基于极大似然准则推导出了多帧湍流退化图像的PSF 和目标图像的迭代求解公式,该方法复原图像的解空间较大,本文结合正则化技术对极大似然估计算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引入符合AO 图像物理事实意义上的约束,采用RT-IEM 算法对多帧AO 图像迭代求解较为理想的目标图像估计和PSF 的估计{}.

1.3.1 RT-IEM 算法

EM 算法是由Dempster 等[11]提出的求参数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算法,该算法交替地进行两个基本计算步骤:E 步(计算期望)和M 步(极大化计算)。本文将正则化方法与先验知识相结合并应用到EM 算法中,从而实现多帧AO 图像的高清复原。

基于目标图像的先验知识和PSF 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定义极大化函数将得到目标图像估计和PSF 估计,即

式中:z 为归一化因子;J(f,h)为代价函数。因此该问题转换为最小化代价函数J(f,h),即

下面建立AO 图像的代价函数及其参数估计的优化模型。

(13)式中,第1 项表示噪声代价函数,第2 项是PSF 的约束代价函数,第3 项是目标边缘保持约束代价函数;a 为先验信息;α 是一常系数;σ2n是混合噪声的方差;θt是波前相位误差;i、j 表示象素点坐标;γ(·)是正则化函数,与各点梯度有关的可变正则化系数。PSF 的功率谱密度PSDh(u)=,对(x)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是PSF 均值的傅里叶变换,PSDh(u)的估计可以通过AO 系统闭环控制数据估计。采用Mugnier[12]同向性目标边缘约束理论,得到

式中:γ(x)是正则化调节参数。根据文献[13]定义γ(Δx)如下:

式中:参数ξ 为可供选择的平滑控制系数,ξ 取值大时平滑作用大,取值小时平滑作用小;Δx 为点x(i,j)(其中i,j 表示象素点坐标,x 表示象素点灰度值)4 个方向的梯度幅值。显然,有0 <γ(Δx)≤1.

本文将所有的先验信息都同时应用到目标估计和PSF 估计中,为了得到目标和PSF 的最优估计值,首先构造多帧矢量化的一维成像方程:

结合(13)式和(18)式建立多帧AO 图像联合去卷积的代价函数:

式中:m 为帧数。

1.3.2 复原算法实现

本文结合EM 算法的基本思想[9],通过有限次循环运算,找到最佳PSF 的估计,达到极大程度地恢复目标图像的目的。

设观测图像的第m 帧观测结果gm(y)的完全数据集为{(y|x)},gm(y)服从Poisson 分布的,它的期望为

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完全数据与不完全数据对应在统计意义上是对应的[13],因此,与完全数据对应的代价函数的期望如下:

在迭代过程处理中,假设已知第n-1 次迭代数据,用En(Jmulti(f,h|g,a))表示当前代价函数的期望值。为了极小化代价函数的期望值,可将(21)式分别对hnm(x)和fn(x)求导数,并令导数为0,即

具体推导过程省略,最后解方程并整理得

本文复原算法RT-IEM 具体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1:初始化操作。

1)根据1.2 节的方法,对观测图像进行支持域约束、去噪等,并用一次维纳滤波的结果作为目标估计的初值

3)设定外循环最大次数Max_ iteration.

4)设定目标估计和PSF 估计的内循环最大次数Max_ count.

5)设定PSF 估计的内循环计数变量h_ count,目标的内循环计数变量f_ count.

步骤2:参数值的计算。

1)根据1.2 节的公式,估计每帧降质图像的混合噪声方差σ2n.

2)根据1.2 节的方法和公式,计算PSF 的功率谱密度PSDh(u)和估计波前相位误差θt.

3)根据1.3.1 节的方案和公式,估计目标边缘正则化参数α 和γ(Δx).

步骤3:迭代计算:i =0,1,…,Max_ iteration.

1)PSF 的内循环计数变量归0,即h_ count=0.

2)PSF 估计循环过程,j=0,1,…,Max_count .

b)h_ count + +;j+ +.

c)判断循环变量j 的值,若j <Max_count,则继续;否则,转向本步骤3.

3)目标估计的内循环计数变量归0,即:f_count =0.

4)目标估计的循环过程,k = 0,1,…,Max_count.

b)f_ count + +;k+ +.

c)判断循环变量k 值,若k <Max_count,则继续;否则,转向本步骤5.

5)判断外层循环是否结束,若i >max_iteration,则转至步骤4.

6)i=i+1,返回本步骤1 继续循环。

2 AO 图像复原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仿真图像复原实验

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降质斑点图像模拟实验,图像复原的质量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 和改进的ΔSNR 进行定量评价。

式中:N1和N2分别表示图像在x 轴和y 轴的像素总数;(x,y)表示二维空域坐标;f(x,y)表示理想图像在点(x,y)处的灰度值。

评价估计的精度,定义为

式中:h(x,y)是由(1)式计算得到的PSF 真正值;(x,y)是由RT-IEM 算法计算得到的PSF 估计值;Sh表示PSF 的支持域,其取值范围是以5 ~16 像素为直径的圆形区域。

在本文的仿真实验中,原图像为多目标远距离的斑点状的红外模拟成像,采用中国科学院光学重点实验室的图像退化软件模拟生成10 帧序列退化图像,然后添加高斯白噪声,使图像的信噪比SNR为20 dB.设定参数与云南天文台1.2 m 自适应光学望远镜相同,望远镜成像系统的主要参数:大气相干长度r0=13 cm,望远镜直径D =1.08 m,光学系统的综合焦距l =22.42 m,中心波长λ =700 nm,CCD像素 大 小7.4 μm. 实 验 将 对RL-IBD 算 法[14]、Wiener-IBD算法[15]以及本文提出的RT-IEM 算法进行比较。

图2是原图像、模拟生成多帧退化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结果对比,图像大小为217×218 像素,其中图2(a)为原目标图像。采用图像退化仿真软件生成10 帧序列湍流退化图像,如图2(b)、图2(c)、图2(d)(为了节省篇幅,只显示3 帧,其余省略). 图2(e)是Wiener-IBD 复原图像,迭代次数为800 次,RMSE=16.35. 图2(f)是RL-IBD 复原图像,迭代次数为800 次,RMSE=10.31. 图2(g)是本文提出的RT-IEM 算法复原图像,波前相位误差θt(·)的方差为6.14×10-3,所以=8.26×10-3,σ2n=1.1×10-5,本次实验中正则化参数α =1.25,正则化函数的参数ξ =1.34,外循环次数为100 次,PSF 内循环次数为4,图像内循环次数为2,即总循环次数为600 次,RMSE = 10.05. 比较图2(e)、图2(f)、图2(g)的ΔSNR 和精度εe,见表1所示。比较可知,本文提出的RT-IEM 算法复原效果优于Wiener-IBD 算法和RL-IBD 算法,而且需要的迭代次数更少。

表1 3 种算法的ΔSNR 和εe 比较Tab.1 ΔSNRs and εe values calculated by three algorithms

图2 实验模拟降质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效果对比Fig.2 Degraded imag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ed images of three algorithms

2.2 双星图像复原实验

在没有理想图像参照的情况下,采用无参照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本文采用半高全宽(FWHM)[16]作为图像复原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FWHM 是指成像峰值与半峰值之间像素距离的2 倍,包括x 方向和y 方向的FWHM,是天文观测领域较好的评价指标。

利用本文算法对无参照图像的双星图像进行了复原实验。实验中的双星图像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2 m AO 望远镜于2006年12月3日采集的。成像CCD 大小为320×240 像素阵列,成像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大气相干长度r0=13 cm,望远镜全孔径D=1.03 m,成像观测波段为0.7 ~0.9 μm,中心波长λ=0.72 μm,CCD 像素大小为6.7 μm,光学成像焦距l =20 m. 复原实验将对RL-IBD 算法、Wiener-IBD 算法以及本文提出的RT-IEM 算法进行比较,本文采用帧选择技术[4],从100 帧降质图像中遴选出40 帧作为盲解卷积的待处理图像。

图3是多帧退化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结果对比,其中图3(a)、图3(b)、图3(c)和图3(d)为观测的双星图像(为了节省篇幅,只显示4 帧,其余省略),图3(e)是本文算法估计的PSF,图3(f)是本文算法复原图像,波前相位误差θt(·)的方差为6.04× 10-3,所以= 9.03× 10-3,σ2n= 1.32×10-5.本次实验中参数选择为:正则化参数α =1.15,正则化函数的参数ξ =1.34,外循环次数为50 次,PSF 内循环次数为4 次,图像内循环次数为2 次,即总循环次数为300 次,FWHM =6.17 像素,复原结果已经非常接近1.2 m AO 望远镜的衍射极限。图3(g)是RL-IBD 算法的复原效果,FWHM =5.62 像素. 图3(h)是Wiener-IBD 算法的复原效果,FWHM=4.76 像素. 图4为观测图像和3 种复原算法复原图像的能量示意图。比较可知,本文提出的算法复原效果优于Wiener-IBD 算法和RL-IBD算法,而且需要的迭代次数更少。

2.3 恒星观测实验

采用本文算法还进行了恒星图像复原实验,实验中的恒星图像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2 m AO 望远镜于2006年12月1日采集的。与双星图像的光学成像系统参数相同,本文算法实验过程中的参数选择类似。图5为多帧恒星观测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结果对比。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观测的某恒星图像(为了节省篇幅只显示4 帧)。图5(e)为 Wiener-IBD 复原图像。图5(f)为RL-IBD 复原图像。图5(g)为本文算法估计的PSF,迭代初值= 9.56× 10-3,PSF 迭代6 次。图5(h)为本文算法复原图像。图5(i)为恒星观测图像的能量图。图5(j)为本文算法复原图像的能量图。图5(k)表示3 种算法复原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对比曲线。

图3 多帧观测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结果对比Fig.3 Multi-frame original images and restoration comparison of three algorithms

图4 观测图像和3 种复原算法复原图像的能量示意图Fig.4 Energy spectra of observed imag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restored images of three algorithms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算法去卷积后降质AO 图像的恢复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能量更为集中且分辨率更高。当然,在有限帧数及迭代次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将目标图像完全地恢复出来的,当AO图像帧数增加时,复原效果将越来越好,但计算的时间和计算量也随之增加。

图5 多帧恒星观测图像及3 种算法的复原结果对比Fig.5 The multi-frames observed stellar images and restoration comparison of three algorithms

3 结论

针对AO 图像的特点,在EM 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期望值最大化RT-IEM 算法用于AO 图像高清晰复原。仿真实验结果证明,RT-IEM 算法能准确辨识出AO 图像的PSF,PSF 的估算精度优于Wiener-IBD、RL-IBD 算法,且本文算法的迭代次数减少14.3%. 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AO 图像复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References)

[1] 李大禹,胡立发,穆全全,等.高准确度LCOS 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J]. 光子学报,2008,37(3):506 -508.LI Da-yu,HU Li-fa,MU Quan-quan,et al. A high-resolution liquid crystal adaptive optics system[J]. Acta Photonica Sinica,2008,37(3):506 -508.(in Chinese)

[2] 饶长辉,沈锋,姜文汉.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残余误差的功率谱分析方法[J].光学学报,2000,20(1):68 -73.RAO Chang-hui,SHEN Feng,JIANG Wen-han. Analysis of closed-loop wavefront residual error of adaptive optical system using the method of power spectrum[J]. Acta Optica Sinica,2000,20(1):68 -73.(in Chinese)

[3] 陈波.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理论与算法研究[D]. 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44 -46 CHEN Bo. The theory and algorithms of adaptive optics image restoration[D]. Zhengzhou: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008:44 -46.(in Chinese)

[4] Tian Y,Rao C H,Wei K. Postprocessing of adaptive optics images based on frame selection and multiframe blind deconvolution[C]∥Adaptive Optics Systems. Marseille,France:SPIE,2008.

[5] Schulz T J. Nonlinear models and methods for space-object imaging through atmospheric turbulence[C]// The 199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Lausanne,Switzerland:IEEE,1996.

[6] 路雅宁,郭雷,李晖晖. 带限剪切波变换与全变差结合的图像去噪[J].光子学报,2013,42(12):1430 -1435.LU Ya-ning,GUO Lei,LI Hui-hui. Total variation based bandlimited sheralets transform for image denoising[J]. Acta Photonica Sinica,2013,42(12):1430 -1435.(in Chinese)

[7] 赵杰,杨建雷.基于Cycle Spinning Contourlet 变换和总变分最小化的遥感图像去噪算法[J].光子学报,2010,39(9):1659 -1660.ZHAO Jie,YANG Jian-lei. Remote sensing image denoising algorithm based on fusion theory using cycle spinning contourlet transform and 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J]. Acta Photonica Sinica,2010,39(9):1659 -1660.(in Chinese)

[8] Matson C L,Roggemann M C . Noise reduction in adaptive optics imagery with the use of support constraints[J]. Applied Optics,1995,34(5):767 -780.

[9] Tyler D W,Matson C L. Reduction of nonstationary noise in telescope imagery using a support constraint [J]. OSA Optics Express,1997,1(11):347 -350.

[10] Zhang L J,Yang J H,Su W. Research on blind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of multiframe turbulence-degraded image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13,10 (12):3625 -3633.

[11] Dempster A P,Laird N M,Rubin D B. Maximum likelihood from incomplete data via the EM algorithm[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1977,39(1):2 -20.

[12] Mugnier L M,Conan J M,Fusco T,et al. Joint maximum S posteriori estimation of object and PSF for turbulence degraded images[C]// Bayesian Inference for Inverse Problems. San Diego,California:SPIE,1998.

[13] 洪汉玉.成像探测系统图像复原算法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51 -107.HONG Han-yu. Research on image restoration algorithms in imaging detection system[D]. 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1 -107.(in Chinese)

[14] Tsumuraya F. Iterative blind deconvolution method using Lucy’s algorithm[J]. Astronamy and Astrophysics,1994,282(2):699-708.

[15] 张士杰,李俊山,杨亚威,等. 湍流退化红外图像降晰函数辨识[J]. 光学精密工程,2013,21(2):514 -520.ZHANG Shi-jie,LI Jun-shan,YANG Ya-wei,et al. Blur identification of turbulence-degraded IR images[J].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13,21(2):514 -520.(in Chinese)

[16] 陈波,程承旗,郭仕德,等. 自适应光学图像非对称图像迭代盲复原算法[J].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23(2):313 -318.CHEN Bo,CHENG Cheng-qi,GUO Shi-de,et al. Unsymmetrical multi-limit iterative blind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for adaptive optics image restoration[J].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2011,23(2):313 -318.(in Chinese)

猜你喜欢

图像复原复原像素
双背景光自适应融合与透射图精准估计水下图像复原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像素前线之“幻影”2000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像素”仙人掌
虚拟现实的图像复原真实性优化仿真研究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快速去雾算法
高像素不是全部
基于MTFC的遥感图像复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