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坭兴陶刻字章法与打格之关系

2014-03-01陈贤胜大诚陶艺工作室53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2期
关键词:坯体刻字章法

陈贤胜 (大诚陶艺工作室 535000)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坭兴陶的刻字艺术是一门深沉的艺术,它是坭兴陶古朴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书与刻一起同步完成的学问与艺术。

坭兴陶刻字中所运用的“以刀代笔”是指一刀刻过而不再重刀的技法,所以也叫单刀法,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书家的笔迹原貌和篇章布局的神韵,从中蕴藏了坭兴陶深厚文化历史。“打格”是指在坭兴陶坯体上刻字之前,通常要用铅笔等工具进行打格的步骤。这个步骤对于书法刻字尤其是对于楷书、篆书、隶书等书体来说非常重要。通常来说楷书形态多呈正方形,隶书呈长方形、篆书呈长方形格式出现,格式的布局完美与整篇章法的成熟是一个书家对书法达到一种实践与体会的成果。对于刻字章法与打格的关系,从传统坭兴陶整体布局,坭兴陶刻字之前准备工作,书家们从事刻字也得注意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笔者从事坭兴陶刻字艺术已有多年,对刻字艺术有一些体会和领悟,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这个内容。

一、打格对于坭兴陶书法刻字的重要性

坭兴陶刻字艺术,是以刀代笔在坭兴陶坯体上来表现艺术书法。汉字的书法美,其重点在于运用美学原则对线条进行组合造型的艺术。通常人们写一幅书法,在下笔前要做到胸有成竹,按所作内容与其相合的书体、纸张、墨色等相结合进行打稿,而不能盲目落墨,要对书法作品完成之后的样子作预测,也就是所说的胸中自有章法。这个在水平面的纸、绢等材料上来做,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只要有腹稿就可以,可以不用打格折纸,能够“挥洒自如”,因为水平面的纸绢在视觉上可以一目了然,看起来不会变形。而坭兴陶刻字之前,则要打格。如若不打格刻出来的字难以做到工整,特别是字中的“竖”,划很难刻直,其原因是坭兴陶特别是花瓶的坯体是有曲度的,有较大的弧线变化,容易带给人“错觉”,刻出来的字看上去直,其实它不直,可能会倾斜。字数的多少也会对打格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仅刻一两个字,可以不用打格,但如果是要刻上百字以上的整篇文章,不打格的话,很难把握整个的文章布局。草书的章法有一种是游蛇式,它的重心和中心线比较隐藏不明显,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在坭兴陶坯体上难度更大。因而,打格对坭兴陶刻字艺术后续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百福瓶

百家姓壮牛瓶

书法家及刻字艺术家都知道书法创作依靠的是平时经验的积累,在确定所需要的内容方案后,运用笔、纸张的特性,经过书写的方式来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艺术性劳作。在坭兴陶上刻字,也是一种艺术性的闹做。同样这要从经过选择工具,技能的运用,确定格式和内容等与书法有关的知识,才能创作出来更好的作品来。所以,最适用的打格后再刻字是最常用的方法。

百寿葫芦

二、打格时的工具选择和力度把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刻字工具的认识和选择是创作者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一般说坭兴陶坯体打格时所使用的工具有铅笔、直尺、吊陀、转盘等辅助性工具。其中铅笔为最重要的基础工具,所选择的铅芯不能太硬,一般用4B以上的软铅;笔头也不能太尖,否则的话会容易划破坯体的表皮。如果是湿坯的话,便不能选用铅笔来打格,可改用其它辅助工具来替代画格;

在坭兴陶坯体上打格时需要小心谨慎,力度要用得轻一点为好,如果铅笔划破坯体表皮,烧出来的坯体后会留下清晰的铅笔痕迹,从而影响坭兴陶的整体外观视觉效果。另外在坯体画线时,用力要均匀,特别是在运用转盘坯体上画横线时,手一定要稳,不能有擅抖,否则在坯体画出来的线就会斜歪不平行。这一点在打格时要特别注意。打格之后,用铅笔把书法内容描上去,是为在刻字的过程中过程中更准确的把握,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表现其工艺性与艺术性。

华夏之风

三、打格与坭兴陶坯体型制的适应性

打格要“因形取格”,坭兴陶坯体造型丰富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中间宽两头窄等三种造型。这三种造型在打格布局时,也会有所不同。虽说,刻字的章法跟书法的章法一样,格式也基本相同,但有一点不同的是随着坯体的由窄到宽,这之间的章法和格式也应着其宽窄的变化而变化。

在坯体上刻字章法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横成列竖成行。这种格式的字距与行距相等,是古代碑文和公文中常见的写法,魏碑和唐碑中采用中等大小的字格,字距间就形成平行的一列,适用于坭兴陶坯体中的书画筒,因为书画筒造型类似“圆柱体”,上下均匀,合适多种排列章法,这种格式在打格时要注意工整性,包括间距、行距和大小。

二是横无列竖有行,比如:竹简里面的隶书的特点、行楷的章法特征就是这样表达出来的。这种款式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性,适合草书和行书,书刻出来的作品笔画流动,生动活泼,整齐而又富有变化,适用于表现坭兴陶刻字艺术,也是常见的一种类型,无论选择何种形式在打格的时候需要注意行距分清楚,行气要流畅,大小要穿插,动静变化,“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才能通篇生动活泼。“竖有行,”并非是指行与行间相距可以无规则放大,而“横无列”也非是字与字之间一点距离。每行中各个字体大小不同,字距就不会相等,其尾部就不会与其他行完全公众对齐,这是正常的,但要求总体上的整齐。若刻意把各行都写齐或总体上过分悬殊,就会破坏篇幅平衡的美感,使其艺术性大打折扣。因而在打格的时候,要规划好,保持思路的清晰,坯体的造型与书刻的规划决定一副刻字艺术品的美感,两者结合思考才能更好地表现其艺术价值。适合上宽下窄和下窄上宽的造型刻字,还有行有列,字距大于行距。这种格式来源于我国汉代碑刻,多用于隶书,很适合上窄下宽的造型坯体来刻字。

第三种是有行有列的形式,行距大于字距,这是常用于正书、篆书的格式,在坭兴陶刻字艺术中经常看到,一般打格的时候要求字距占行距的一半以内,才能在它的贯气和节奏感上具有行草书的动势,就像五线谱一样,五音齐全,雅俗共赏,成为适合很广的一种格式,在很多坭兴陶坯体上都经常看到,适合各种坯体造型刻字,但打格的方式不同,直接取决于坭兴陶造型,要根据其坯体造型的变化,打格的字距和行距多少来决定。

第四种类型是:横无列竖无行。这种格式的特点是字大小不等,字的组合参差不齐,妙趣横生,富于天然之美,多用于草书,也可用于甲骨文等。这种型制在打格时关键是找出中心线,这种“看似无格实有格”的格式一般不用于端正的字体。在坭兴陶刻字艺术打格中很少见,但也有人用,适合多种坭兴陶坯体造型。在刻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格式的变化把握好字的大小,“因形而定”是坭兴陶打格刻字的关键之一,这方面要注意。打格中处理好文字的多少,打多少个格,关键是整体书法章法布局,坯体造型要用美学的角度去衡量,这方面值得从业者去思考。

康有为书法论杯

结语

笔者深深体会到,陶器的图案装饰和书法艺术相结合,其中的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联在一起的,尤其是书法刻字之前的第一道工作程序,是离不开打格的。而打格就必需先看用刻字所用的陶器坯体,它的造型怎么样,是上宽还是下窄,或是上窄还是下宽来决定它用什么章法刻什么样的字体。有句话说得好“一字定终身之篇”,这和打格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深有体会。要在努力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经验,把坭兴陶刻字这种优良传统的打格艺术更加完善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坭兴陶刻字艺术更加完美。

猜你喜欢

坯体刻字章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智海急流
质地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李贵阳
添加剂种类对以稀土尾砂为原料制备的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
多一分不平凡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