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博弈的新动向

2014-02-26老歌

航空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领海识别区领空

老歌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覆盖了大部分的东海海域,包括钓鱼岛;同时还发布了相关的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要求在识别区内飞行的航空器须向中国通报航行计划。

这是中国首次设立防空识别区,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日本的表现尤为强烈,不仅无理地要求中国撤销防空识别区,还不顾民用航班的飞行安全,鼓动日本的航空公司拒绝向中方提供识别区飞行计划。众所周知,防空识别区并不等同于领空,也非“禁飞区”。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可保证遵守识别规则的各类飞行器正常飞行,也可防止误入识别区的无敌意飞行器在“无害通过”时因误判而遭遇危险。真正感到“不自由”的,恰恰是那些怀有敌意、对设立国的国防安全构成威胁的飞行器。今后,日本窥探、挑衅中国领空/领海的敌对飞行活动将受到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限制,其利用发布中国飞机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的情况、渲染“中国威胁论”小伎俩也将面临中国用同样方法发起的反制。这才是日本对东海防空识别区感觉如芒在背的根本原因。

设立防空识别区后,需要对区域内的各类飞行器进行有效的识别与监控,包括判明飞行器的型号、航线、速度、姿态等情况,分析出闯入飞行器是否会威胁到本方领空、领海的安全,适时出动军机对目标采取监视、驱离等处置手段,对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C4I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第三代战斗机大量装备部队并形成了战斗力,在先进探测雷达、空中预警机、电子侦察机、无人侦察机等装备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设立防空识别区后,也曾起飞苏-30、歼11等先进战机查证、识别闯入的美日军机,说明作战部队的装备完好率、应急反应能力、飞行员的远海技战术水平完全能够胜任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监管任务。此时设立防空识别区,正其时也。

防空识别区的设立,为中国保障东海权益提供了法理依据,无疑是一步好棋。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全球公域”概念而出现的新的国际形势。以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极地等为代表的全球公域,其范围远超传统的领海、领空。近年来,美国非常重视全球公域对美国安全和防务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全球公域战略,其首要目标是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防止在全球公域中出现新的挑战者。为此美国加快了军事转型的步伐,倡导综合海、陆、空、天和网络的实力来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加强其在太空、网络等非传统军事领域的技术优势,保持美国在全球公域中的主导地位;争取获得中、俄、印等国家的支持,防止新兴大国的挑战。面对新形势,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太空、网络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在国际上采取更加灵活、主动的策略。

在全球公域这一大国博弈的新领域,中美双方既有着合作共赢的前景,也存在着战略互疑的障碍。如何协调彼此的利益冲突,促进互信,对双方的领导层都是严峻的考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海识别区领空
日向中方询问海警船进九州“领海”意图
日媒:中国公务船今年第34次驶入“日本领海”
沙特威胁将击落通过领空攻击伊朗的以军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