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儿科护理时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2014-02-15石仁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儿科有效率常规

石仁萍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探讨儿科护理时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石仁萍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时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这3年期间接收的所有儿科患者中,随机抽样出9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组照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40.00%)以及总体有效率(95.56%)都高于对照组(30.00%,88.89%),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相对常规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儿科护理;心理干预;临床应用

由于儿童年龄小,不善于表达,容易情绪化,医从性较差。儿童生病后,家长十分着急,医生护士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患矛盾。且儿童生病的临床症状多由家长描述,对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1]。故儿科治疗护理一直存在高风险。故笔者研究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儿科患者90例,结果确切,旨在探寻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现将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把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0名儿科患者分为两组,经结合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测、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儿科学》的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5例,男∶女的比例为26∶19;年龄1个月~10岁,平均(6.24±3.79)岁;病程2 d~3个月,平均(14.23±6.78)d;消化类疾病17例,呼吸类疾病21例,其他7例。观察组45例,男∶女的比例为23∶22;年龄2个月~9岁,平均(8.45±4.29)岁;病程3 d~2个月,平均(15.36±7.66)d;消化类疾病19例,呼吸类疾病22例,其他4例[2]。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实验客观性,故资料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安排患儿床位,避免交叉感染;测量脉搏、呼吸、体温、体重,发热患儿每隔4 h测量一次体温;保证病房环境舒适安静通风;观察患儿大小便及其他临床指征;根据医嘱给予营养合理易消化的食物;按时给药,就患儿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患儿及家长行为、表情等,了解患儿的心理变化,用热情的态度,温和的声音去跟患儿沟通。组织培养护士“逗”“哄”的技巧,利用为患儿准备的卫生安全玩具、动画片和儿童歌曲,缓解患儿在陌生环境紧张焦虑害怕的心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情显著缓解或临床治愈;有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缓解;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情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80×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若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可见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体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计算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患儿对自己的病情无法准确描述,且情绪化。在医院陌生环境下和医护人员陌生人面前,患儿会出现排斥和防御心理,表现为哭闹、不听话等。且患儿的异常心理会对患儿身体本身造成损伤,因此及时必要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本文的临床数据表明,心理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当护理骨外科患者时,应当制定标准规范的护理管理流程,采用优质管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均支持上述的结果,可作为骨外科术后护理的临床参考。

[1]史双秀.儿科护理中家长心理反应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966-967.

[2]杨顺兰.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分析和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158-159.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SHI Renping The first hospital of Putian c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diatric nur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1 it recei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3 years all pediatric patients, random sampling from 9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o set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Comparing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patient care.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efficiency (40.00%) and the overall efficient (95.56%)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0.00%, 30.00%),(P < 0.05).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relatively routine nursing care, 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Pediatric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R473.71

B

1674-9316(2014)22-017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22.107

猜你喜欢

儿科有效率常规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别受限于常规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