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4-02-14赵红孟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保单储蓄三农

□文/赵红 孟洁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山东·潍坊)

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赵红1,2孟洁2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山东·潍坊)

本文利用2002~2009年山东省农村储蓄性保险相关数据,对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储蓄性保险;实证分析

原标题: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5日

一、引言

“三农”问题作为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三农”保险作为支农惠农的一种形式,能够通过建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贴近农民的保险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灾后补偿、恢复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稳定农业大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适应于城镇居民也适应于农村居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保障的新一轮改革,为中国农村保险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以山东省为例,2003年人均储蓄性保险支出为2.1元,2009年人均储蓄性保险支出为10.64元。(图1)

图1 山东省2003~2009年农村储蓄性保险支出

从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储蓄性保险的需求增势明显,系统地研究农村储蓄性保险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农村储蓄性保险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促进山东省农村储蓄性保险的发展。

二、农村地区储蓄性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货币收入与保险是高度相关的。以农业保险为例,农民货币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高度相关,是制约农业保险需求大小的主要因素;在货币收入达到或超过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临界值后,才可能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本文试图检验,农民的货币收入与农村储蓄性保险的相关性。

(二)物价变动因素。通货膨胀对保险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寿险行业,因为通过寿险分期支付给被保险人的资金(或者利率)是早在购买保险时就确定的,所以一旦发生通货膨胀,那么到期所得的资金就贬值了,所以在通货膨胀时期寿险的需求会下降,人们会转而把资金存入银行或投入股市。

(三)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程度。随着我国对“三农”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将他们的视线转移到农村,意识到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这块“大蛋糕”。保险也是一种商品,随着农村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拓,农村保险收入也呈现出连年上涨趋势。

(四)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储蓄性保险提供保单质押贷款功能。若是在保单未到期限之前急需用钱,投保者在办理退保之外,还有一种办法。许多保险公司已与银行开展合作,凭寿险保单便可以到银行柜面办理保单质押贷款。在我国农村融资困难的背景下,储蓄性保险的这项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五)人口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均寿命在不断地延长,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8年的6.64%,短短二十年间,上升到2008年的23.68%,差不多平均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老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从人口总量上看,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庞大,那么相应的,对健康保险、意外伤害险这种适合每个人的保险险种,应该有着巨大的需求。

三、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回归结果

(一)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选取2002~2009年的山东省农村储蓄性保险保费支出—premium,作为衡量指标。

2、解释变量:我们从上文提到影响因素中选取以下几个并将其量化:①山东省农村人均收入—rural per income(RPI),用来衡量农村人均收入的变化对储蓄性保险需求的影响;②物价指数—price index(PCI),物价指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大小;③保险企业职工人数—employee,用保险企业职工数来反映农村保险供给(保险市场的发展)对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的影响;④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rural mortgage(RM),用来衡量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由此导致的对农村储蓄性保险需求的影响,当前的正规金融安排不支持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来自民间金融;⑤农村老龄化水平—rural aged level(RAL),65岁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用这个指标来反映农村人口的变化。

(二)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处理。采用一般对数模型可一定程度地避免异方差的产生,所以将模型定如下(е为残差项):

Ln(Premium)=b1+b2ln(RPI)+b3ln(RM)+b4ln(employee)+ b51/PCI+b6ln(RAL)+е

之所以引入倒数模型1/PCI是因为,根据恩格尔消费曲线(表明消费者在某一商品上的支出与其总收入或总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曲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加,保险的需求是不会永无止境地增长下去的,对保险这种商品的需求是有一个临界值的,超过了这个临界值,收入的再增加也不可能使得消费者消费更多的这种保险商品。

对于农户对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由于无法通过统计获得具体量,由本期末债务余额中除去银行信用社贷款和私人借款的那部分款项来替代。

(三)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表1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模型:

Ln(Premium)=-8.147023+7.45536ln(RPI)-0.78696ln(RM)+0.374713ln(employee)+7.81907(1/PCI)-8.1834216ln(RAL)+е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拟合度R2达到了0.995,F值也达到了40.97.DW值为3.52,说明不存在自相关问题,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较好。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储蓄性保险的发展对于农村个人收入、物价指数的发展、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较敏感。根据这一点,保险公司在开展农村保险业务时,可以多参照目标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地物价水平、人口结构因素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灵活地制定营销因素,来开展储蓄型保险的营销业务。

首先,商业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完善农村地区保险销售网络功能。扎实推进“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系统化的思维、前瞻性的眼光、务实性的态度,通过统筹好公司的产品设计、队伍管理、网点搭建、销售管理、服务提升等既有在位优势,按照农村经济发展强弱,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处中心位置的中心乡镇设立乡镇农村营销服务部;在非中心乡镇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在行镇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等农村保险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络。农村网点设立务求做到乡有农险办公室、村有协保员,在支公司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组织、培训、销售、服务农村业务发展。

其次,充分抓住政府重视利用保险机制改进社会管理的契机,站在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高度,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主动沟通机制,推动政府将保险机制纳入综合性扶持促进体系,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保险承办的齐抓共管的“三农”保险工作格局。“三农”保险业务发展非常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农民问题和农村工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工作。多项惠农政策为“三农”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比如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农房统保、社保互助保险、治安家财险、养殖业保险等业务。惠农政策的推出,有利于增加目标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也间接影响当地物价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储蓄性保险的需求。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开拓发展农村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保险保障,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同时,商业保险具有产品灵活多样、选择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能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整体保障水平。“十二五”期间,商业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业务,紧跟社会经济形势需要,做好跟进我国社会发展的服务工作。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数据分析系列教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庆洪.保险经济学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董毅,冯铭文.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探析[J].管理观察,2009.6.

[4]http://www.china-insurance.com/news-center/newslis t.asp?id=215585.

[5]http://finance.ifeng.com/money/insurance/hydt/2011 0630/4211778.shtml.

F840

A

项目名称:2013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保单储蓄三农
人身险保单贴现制度本土化法律问题研究
消费者要的是保单贴现而不是保单转换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