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动物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课堂策略探讨

2014-02-13高培仁张莉萍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动物学课堂教学课堂

高培仁,张莉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 674199)

高师动物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课堂策略探讨

高培仁,张莉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 674199)

在分析目前高师动物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课堂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概念图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使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的有效教学课堂策略。

有效教学;课堂策略;动机;构建;问题;体验

1 高师动物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动物学是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似一个“容器”,教师不断地向其中填塞知识,只“授之以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宰,由其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解成为一种单向的演讲,缺乏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对话,即使师生互动,常常也仅为形式上的“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用自己的思想替代学生的思想,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最终学生蜕变为“等、靠、要”,不愿主动思考获取知识,而习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再去死记硬背。此外,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以前的“满堂灌”变成了“整堂放”,师生变为程序的奴隶,课堂上学生只是一个劲的看课件,听讲解,忙着抄屏幕上的内容,根本来不及思考和做出反应。这样的教学应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教师成为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课堂是师生学习、交流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师动物学教学中必须寻找有效教学的课堂策略。

2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是一个有着广泛内涵和外延的词,所谓“有效”是指一件物或一项活动具有预期所要达到的积极的或肯定的结果的程度〔1〕。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2〕。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3〕。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4〕。

崔允漷教授撰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5〕。具体来说,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涵义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有效果的,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二是有效益的,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三是有效率的,相对于教师的教学投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尽可能大的、理想的;四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有长期成效的。有效教学是一种课堂理念,是教师终身追求的教学目标〔6〕。

3 高师动物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课堂策略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美国学者加里·D·鲍里奇认为教师有至关重要的5种行为:一是清晰授课;二是多样化教学;三是任务导向;四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五是确保学生成功率〔7〕。

可见,有效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教学的量,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的质。关注并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实施“有效教学”课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3.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支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动机之上的,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学,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时,他们才会在课堂中投入高度的热情,教师也才能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目标发展,在这个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无疑是高效的。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呈现的图片、影视、模拟动画等类型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用形象的直观语言呈现出来,为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全新的互动平台。例如,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教学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教学流程。

图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流程图

利用《人与自然》体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录像片段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看完录像后,提问:①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②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③请举出事例加以说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适应的普遍性”。依次呈现:图幅组1:冬季和夏季的雷鸟、绿草和枯草中的青蛙;图幅组2:黄蜂鲜艳的体色、眼睛蛇的花纹;图幅3:竹节虫、枯叶蝶图片,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后,联系实际,同桌讨论,结组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概念,从而进一步理解适应的普遍性〔8〕。通过播放苍鹰捕食野兔的录像,使学生明白适应的相对性。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师可通过灵活的教法、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大方的动作,配以亲切的微笑、激励的目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能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设计与课程有关且现象有趣的实验来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或揭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等等。如在讲述两栖纲一节教学内容时,为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青蛙生活在哪里?你知道青蛙的生活环境与鱼类有何不同吗?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将面临哪些主要问题?两栖类——青蛙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解决得彻底吗?”。用问题层层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找答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3.3 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概念图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动物学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建构。相关研究表明:预习、复习对同一教学方案下教学有效性有显著影响〔9〕。在日常教学中的每一单元或者每一章节教学前,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列出知识框架,以原有知识为支架搭建学习新知识的平台,通过学习、讨论、评估、练习及巩固,绘出知识框架概念图〔10〕,见图2。另外,通过开展了课堂5 min的学生试讲训练,学生通过预习,每次课随机抽取1~2名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主干部分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对主干知识有了一个初步建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对于动物学的学习,尤其要注重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增强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2 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的几个环节

图3“生态系统”结构知识框架概念图

再如,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教学内容时,诱导学生归纳、总结并绘制出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框架概念图。见图3。

3.4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初步形成,其心理已经处于相对成熟时期。他们开始在意自己的言行,并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甚至独到的见解,但就是不大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师提问,由于担心被他人嘲笑,而不愿意回答,长期传统教学形成的懒惰习惯,使他们不愿更多思考,常常出现“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

目前,部分教师在动物学教学中习惯采用灌输式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语言,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但是,容易使学生养成消极、被动的学习习惯,学生更多地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不利于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要做到目标鲜明,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多问。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知识背景材料,从生物学家无数次的观察实验,历经多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得到启迪;再次,暴露生物学家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生物学家是怎样去发现、去创造的,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的空间。最后,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关注和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是中外教育家一直努力追求和探索的目标。如在“核酸”一节教学时,首先展示了几张很刺激的有关“命案现场、破案实录”的图片,借同学们兴奋之机提出问题“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随后介绍了第一次发现“DNA指纹”的概况,接着又提出可探讨的问题“DNA鉴定技术在其他哪些方面还有应用?”,然后屏幕展示了一对夫妇的DNA图谱和4个小孩的DNA图谱,要学生亲自为他们进行一次“亲子鉴定”,看哪个孩子是该夫妇亲生的……这些例子是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也是大多同学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体验式学习即“在体验中学习”,它强调的是“先行后知”。学习分为两种,一种为机械式学习,如对一些枯燥、需要大量记忆背诵、理论性强的知识,如英语、历史,学习后需要不断复习以免忘记;另一种为体验式或操作式学习。研究表明: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而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80%。体验式学习通过发挥多种感官作用,自己亲力亲为,而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以致用一直是传统教育的难题,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是主要原因之一。体验式学习对于高师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还能培养他们今后的从教能力。动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如果教师在动物学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动物学课堂教学将充满生机和趣味。通过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大胆操作、解剖;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自去捕捉、观察各类动物,获得感性认识;组织学生开展养小蝌蚪观察其变成青蛙的过程、饲养哺乳小动物、到养殖场实地观察、到丽江拉市海观察候鸟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将受益终身。

3.6 使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的策略课堂是一种教学的情境,现在学生所处的课堂情境与他们将来所处的课堂情境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变了,课堂也变了。部分学生,平时私底下口才很好,可是一站到讲台上,却语无伦次,很为他们将来从教担忧。为此,在学习中,我们采取角色互换,就某个案例,让学生当老师,自己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动物学的话题,主题明确地给同学们作讲解,然后由同学们进行评述,让学生去体验在真实的环境下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如,在讲授“体温调节”一节教学内容时,提出问题: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平衡的呢?接着选几个同学一起做实验:选取8个学生分为2组,分别叫寒冷组和炎热组。把寒冷组放到低温的空调房内,把炎热组放到室外阳光下(当时恰好是最热的夏季)。15 min后,组织讨论,让两组的代表就“为了维持体温恒定,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寒冷组发言:在寒冷环境中必须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热量,到寒冷环境中不久出现骨骼肌不自主颤抖,不出汗,血管收缩,产生“鸡皮疙瘩”,汗毛孔缩小等。炎热组发言:在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热量的产生和增加热量的散失,出现了大量出汗,血管扩张,汗毛孔舒张等机体反应。经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11〕。

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以上策略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感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

〔3〕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9.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4.

〔5〕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2.

〔6〕张莉萍.高师教育学课堂有效教学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96-97.

〔7〕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8〕高培仁.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协作、互动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对生物学规则的主动建构〔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3(11):28-29.

〔9〕张敏.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34.

〔10〕郭爱萍.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4.

〔11〕高培仁.生物学情境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J〕.生物学教学,2014(1):52-53.

(责任编辑 袁 霞)

An Exploration of Apply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Zoology Teaching in Normal Schools

GAO Peiren,ZHANG Liping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Lijiang,Yunnan 674199,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zoology teaching in normal schools,this paper proposes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i.e.increasing students'motivation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learning,developing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teaching,establishing knowledge framework and concept maps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raising students'problem consciousness,develop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applying 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effective teaching;strategy;motivation;construction;problem;experience

G420

A

1672-2345(2014)04-0081-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4.026

2014-03-24

2014-04-01

高培仁,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动物学课堂教学课堂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