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常见有害蚜蚧的识别特征

2014-02-13刘峄胡奇刘慧芹王远宏苑文雪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若虫虫体龄期

刘峄+胡奇+刘慧芹+王远宏+苑文雪

摘 要:对采集到的常见蚜、蚧昆虫标本进行识别特征观察。结果表明:蚜虫各科间可根据触角上的感觉圈个数及形状、尾片的形状、腹管形状及有无网纹、体表突起物等特征进行比较。蚧虫各科可从腹部末端特征、体表有无气门、是否形成蚧壳等方面进行比较。不同科属的蚜、蚧可能在不同植物体表的危害特点相似或在同种植物的同一部位同时为害;同一种昆虫在同一性别中有有翅型和无翅型的区别,不同性别间有性二型;不同龄期的蚜蚧若虫有形态差异。

关键词:蚜;蚧;形态特征;种类识别

中图分类号:S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2.019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of Harmful Aphids and Scale Insects in Tianjin

LIU Yi1, HU Qi1, LIU Hui-qin1,2, WANG Yuan-hong1, YUAN Wen-xue1

(1.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2.Agronomy Colleg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Shanxi 030801, China)

Abstract: The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aphid and kuwana collected from Tianjin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hids of different families can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nd shape of the antenna sensing ring, the shape of the tail piece, the shape of ventral tube and whether there was overlapping curve and surface protrusions. Scale insects of different families can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the abdomen end, whether there were body surface valves, or whether there was shell come into being. Aphids and scale insects of different families and genera may cause similar damage in different plant surface or cause damage simultaneously at the same place of the same plant. Differences like the wing type and wingless type existed among the same kind of insects of the same gender. There were gender two typ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Nymphae of aphids and scale insects would change appearance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Key words: aphid; scale insect; morphology; species identification

蚜虫、蚧虫是指同翅目(Homopte)中两类型体微小,危害较大的植食性昆虫[1-2],分别属于同翅目的蚜总科和蚧总科,目前世界已知种类数目超过10 000余种,中国已知约2 000种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林生产中的有害种类,少数为重要的农林害虫[3]。它们的不同种类形态相像,可以为害植物的相同部位[4-6],易于混淆,都是不完全变态类型[7]的生活过程,若虫期有体型微小、没有任何翅芽发生的一、二龄若虫期。蚜虫和蚧虫都会在其生活过程中出现多型现象或性二型[8-9]现象,这给同一种类的蚜虫或蚧虫的种类识别增加了复杂性。因此,对有多型和性二型现象的蚜虫、蚧虫的识别需要有更可靠且准确的鉴别特征 [10]。

为了寻找简便、易于操作的、常见蚜、蚧害虫种类的形态识别特征,便于害虫的田间防治,本试验以天津常见的蚜、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识别特征鉴定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虫源

蚜虫类: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Gillette),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mura,月季长管蚜Macrosiphrum rosivorum Zhang,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白杨毛蚜Chitophorus populialbae,柳黑毛蚜Chitophorus salinigri,禾谷缢管蚜Rhopalsiphum aphid,紫薇长斑蚜Lagerstroemia diu trifolii,蚧虫类: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褐盔蜡蚧Parthenolecanium cormi,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矢坚盾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贝形白盾蚧Crustacendam album Diaspididae,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x,柿绒毡蚧Eriococcus kaki,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Kuwana),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

1.2 试验仪器及用具

毛笔、小瓶、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标签纸、无水酒精、中性胶、二甲苯、1%中性红染液、20%氢氧化钠溶液,等等。

1.3 试验方法

先将昆虫制成采集标本进而制作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利用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将昆虫进行鉴定。对受到危害的植物的症状进行观察和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见有害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目前,采集到的常见蚜虫主要属于不同的4个科,即蚜科、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感觉圈形状、数目、尾片、腹管形态特征是识别蚜科种类的主要特征。虫体腹部背板上的各种突起物形状在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昆虫的识别上是较重要的特征。蚜虫各科间的主要识别特征见表1。

采集的常见蚧虫分属于蚧科、盾蚧科、粉蚧科和硕蚧科。蚧虫体表的介壳有无及虫体腹部是否愈合可用来区分盾蚧科、粉蚧科、蚧科和硕蚧科,胸腹部气门的有无可用来区分硕蚧科、蚧科和粉蚧科,虫体腹部有无明显臀裂和肛板可用来区分蚧科与粉蚧科。蚧虫各科间主要识别特征见表2。

2.2 在植物体表的危害特点相像的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苹果绵蚜及吹绵蚧成虫、若虫集群于嫩枝、新梢上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落叶、枝梢枯死,且虫体表面都有蜡腺能分泌白色蜡质物质,这种物质可将虫体覆盖挂于树枝上,影响观赏价值。这类虫的具体特征见表3。

矢尖盾蚧和贝形白盾蚧同属于盾蚧科,盾蚧科蚧虫在卵孵化为若虫时形成介壳,固定在叶片或嫩枝上通过刺吸为害,可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紫薇绒蚧与柿绒毡蚧在老熟时被包于白色的绒茧中附着于植物表面。这类虫的区别特点见表4。

通过分析蚜虫、蚧虫体表分泌物特点的相似性可以看出,蚜虫、蚧虫之间在体表物质代谢方面也有相似性,反映出这两类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较同翅目其他类昆虫更近。

2.3 同种类但有性二型和多型性种类的识别特征

同一性别的同种类蚜虫具有有翅型与无翅型昆虫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形态特征有不同处,可以用于种类的识别。表5所列的3个种类是常见蚜科的种类,触角及其上感觉圈的形状、数量、腹管和尾片的特征可用于识别种类。

在蚧虫类群中,存在着性二型的现象,如日本龟蜡蚧、矢尖盾蚧(表6)。

2.4 雌性蚜虫若虫在不同龄期的形态特征差别

雌性蚜虫的不同虫龄的若虫,不仅在整个体型大小比例上有变化,而且在触角感觉圈、腹管、尾片等方面也有所区别。试验中采集到3个种类的不同龄期若虫,各龄若虫的识别特征见表7。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其形态特征有差异,而且在对成虫、若虫进行种类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种类间若虫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可能不同,本试验中对菊小长管蚜、桃蚜的若虫、成虫的识别就说明了这一点。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对昆虫成虫期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昆虫幼虫进行描述的少,而且也只是对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很少对昆虫各个龄期的形态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在试验中发现,不同龄期的昆虫在形态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如菊小长管蚜。因此,对昆虫幼虫不同龄期形态特征的鉴定有利于昆虫种类的鉴定及早期防治。

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两性卵生,此外,还有孤雌卵生、两性卵胎生、孤雌卵胎生等8种生殖方式[11]。同翅目的昆虫生殖方式比较复杂,蚜总科及蚧总科是最复杂的两类。在制作昆虫玻片的过程中,在矢尖盾蚧及褐软蚧的雌性成虫体内发现有虫体形成,虫体本身的触角及足都已形成。据此推断,矢尖盾蚧及褐软蚧有可能是以两性卵胎生或孤雌卵胎生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但有报道显示,褐软蚧是以孤雌卵生作为繁殖方式的[12]。因此,蚧虫的生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同类昆虫不同科属之间存在形态差异,蚜虫各科在触角次生感觉圈数目、腹管形状、尾片形状及毛数等方面存在着区别;蚧虫在介壳、腹部末端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科目的蚜蚧之间在植物体表上的危害特点具有相似性。同种类的昆虫中存在着多型性现象和性二型的生物学特性,蚜虫中有有翅型和无翅型的区别,蚧虫中雌、雄虫体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

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特征会发生变化,如不同龄期的雌性蚜虫若虫的触角、腹管、尾片不仅在大小比例上存在着区别,而且在感觉圈数目、毛的多少等方面也有差别。

参考文献:

[1]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学研究现状与学科发展趋势[J].昆虫学报,2006,49(6):1 017-1 026.

[2] 武宇鹏,李友莲.蚜虫防治技术与研究应用新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3(2):64-68.

[3] 姜立云,乔格侠,张广学,等.东北农业蚜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0-602.

[4] 马吉宏,吕昭智,夏德萍,等.干旱区田间高温与棉蚜种群动态的关系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2):340-343.

[5]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等.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5):96-98.

[6] 范巧兰,张丽萍,刘珍,等.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3 (1):89-91.

[7] 高玉娟,刘秀会,王海鹏,等.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0(4):16-17.

[8]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类昆虫生物学特性及蚜虫学研究现状(1)[J].生物学通报,2005,40(11):20.

[9]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6-215.

[10] 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4-101.

[11] 章士美.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2000,23(1):33,19.

[12] 章士美,桂爱礼.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1994,17(3):32,26.

1.2 试验仪器及用具

毛笔、小瓶、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标签纸、无水酒精、中性胶、二甲苯、1%中性红染液、20%氢氧化钠溶液,等等。

1.3 试验方法

先将昆虫制成采集标本进而制作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利用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将昆虫进行鉴定。对受到危害的植物的症状进行观察和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见有害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目前,采集到的常见蚜虫主要属于不同的4个科,即蚜科、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感觉圈形状、数目、尾片、腹管形态特征是识别蚜科种类的主要特征。虫体腹部背板上的各种突起物形状在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昆虫的识别上是较重要的特征。蚜虫各科间的主要识别特征见表1。

采集的常见蚧虫分属于蚧科、盾蚧科、粉蚧科和硕蚧科。蚧虫体表的介壳有无及虫体腹部是否愈合可用来区分盾蚧科、粉蚧科、蚧科和硕蚧科,胸腹部气门的有无可用来区分硕蚧科、蚧科和粉蚧科,虫体腹部有无明显臀裂和肛板可用来区分蚧科与粉蚧科。蚧虫各科间主要识别特征见表2。

2.2 在植物体表的危害特点相像的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苹果绵蚜及吹绵蚧成虫、若虫集群于嫩枝、新梢上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落叶、枝梢枯死,且虫体表面都有蜡腺能分泌白色蜡质物质,这种物质可将虫体覆盖挂于树枝上,影响观赏价值。这类虫的具体特征见表3。

矢尖盾蚧和贝形白盾蚧同属于盾蚧科,盾蚧科蚧虫在卵孵化为若虫时形成介壳,固定在叶片或嫩枝上通过刺吸为害,可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紫薇绒蚧与柿绒毡蚧在老熟时被包于白色的绒茧中附着于植物表面。这类虫的区别特点见表4。

通过分析蚜虫、蚧虫体表分泌物特点的相似性可以看出,蚜虫、蚧虫之间在体表物质代谢方面也有相似性,反映出这两类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较同翅目其他类昆虫更近。

2.3 同种类但有性二型和多型性种类的识别特征

同一性别的同种类蚜虫具有有翅型与无翅型昆虫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形态特征有不同处,可以用于种类的识别。表5所列的3个种类是常见蚜科的种类,触角及其上感觉圈的形状、数量、腹管和尾片的特征可用于识别种类。

在蚧虫类群中,存在着性二型的现象,如日本龟蜡蚧、矢尖盾蚧(表6)。

2.4 雌性蚜虫若虫在不同龄期的形态特征差别

雌性蚜虫的不同虫龄的若虫,不仅在整个体型大小比例上有变化,而且在触角感觉圈、腹管、尾片等方面也有所区别。试验中采集到3个种类的不同龄期若虫,各龄若虫的识别特征见表7。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其形态特征有差异,而且在对成虫、若虫进行种类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种类间若虫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可能不同,本试验中对菊小长管蚜、桃蚜的若虫、成虫的识别就说明了这一点。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对昆虫成虫期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昆虫幼虫进行描述的少,而且也只是对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很少对昆虫各个龄期的形态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在试验中发现,不同龄期的昆虫在形态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如菊小长管蚜。因此,对昆虫幼虫不同龄期形态特征的鉴定有利于昆虫种类的鉴定及早期防治。

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两性卵生,此外,还有孤雌卵生、两性卵胎生、孤雌卵胎生等8种生殖方式[11]。同翅目的昆虫生殖方式比较复杂,蚜总科及蚧总科是最复杂的两类。在制作昆虫玻片的过程中,在矢尖盾蚧及褐软蚧的雌性成虫体内发现有虫体形成,虫体本身的触角及足都已形成。据此推断,矢尖盾蚧及褐软蚧有可能是以两性卵胎生或孤雌卵胎生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但有报道显示,褐软蚧是以孤雌卵生作为繁殖方式的[12]。因此,蚧虫的生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同类昆虫不同科属之间存在形态差异,蚜虫各科在触角次生感觉圈数目、腹管形状、尾片形状及毛数等方面存在着区别;蚧虫在介壳、腹部末端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科目的蚜蚧之间在植物体表上的危害特点具有相似性。同种类的昆虫中存在着多型性现象和性二型的生物学特性,蚜虫中有有翅型和无翅型的区别,蚧虫中雌、雄虫体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

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特征会发生变化,如不同龄期的雌性蚜虫若虫的触角、腹管、尾片不仅在大小比例上存在着区别,而且在感觉圈数目、毛的多少等方面也有差别。

参考文献:

[1]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学研究现状与学科发展趋势[J].昆虫学报,2006,49(6):1 017-1 026.

[2] 武宇鹏,李友莲.蚜虫防治技术与研究应用新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3(2):64-68.

[3] 姜立云,乔格侠,张广学,等.东北农业蚜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0-602.

[4] 马吉宏,吕昭智,夏德萍,等.干旱区田间高温与棉蚜种群动态的关系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2):340-343.

[5]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等.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5):96-98.

[6] 范巧兰,张丽萍,刘珍,等.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3 (1):89-91.

[7] 高玉娟,刘秀会,王海鹏,等.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0(4):16-17.

[8]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类昆虫生物学特性及蚜虫学研究现状(1)[J].生物学通报,2005,40(11):20.

[9]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6-215.

[10] 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4-101.

[11] 章士美.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2000,23(1):33,19.

[12] 章士美,桂爱礼.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1994,17(3):32,26.

1.2 试验仪器及用具

毛笔、小瓶、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标签纸、无水酒精、中性胶、二甲苯、1%中性红染液、20%氢氧化钠溶液,等等。

1.3 试验方法

先将昆虫制成采集标本进而制作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利用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将昆虫进行鉴定。对受到危害的植物的症状进行观察和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见有害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目前,采集到的常见蚜虫主要属于不同的4个科,即蚜科、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感觉圈形状、数目、尾片、腹管形态特征是识别蚜科种类的主要特征。虫体腹部背板上的各种突起物形状在斑蚜科、毛蚜科和瘿绵蚜科昆虫的识别上是较重要的特征。蚜虫各科间的主要识别特征见表1。

采集的常见蚧虫分属于蚧科、盾蚧科、粉蚧科和硕蚧科。蚧虫体表的介壳有无及虫体腹部是否愈合可用来区分盾蚧科、粉蚧科、蚧科和硕蚧科,胸腹部气门的有无可用来区分硕蚧科、蚧科和粉蚧科,虫体腹部有无明显臀裂和肛板可用来区分蚧科与粉蚧科。蚧虫各科间主要识别特征见表2。

2.2 在植物体表的危害特点相像的蚜蚧种类的识别特征

苹果绵蚜及吹绵蚧成虫、若虫集群于嫩枝、新梢上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落叶、枝梢枯死,且虫体表面都有蜡腺能分泌白色蜡质物质,这种物质可将虫体覆盖挂于树枝上,影响观赏价值。这类虫的具体特征见表3。

矢尖盾蚧和贝形白盾蚧同属于盾蚧科,盾蚧科蚧虫在卵孵化为若虫时形成介壳,固定在叶片或嫩枝上通过刺吸为害,可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紫薇绒蚧与柿绒毡蚧在老熟时被包于白色的绒茧中附着于植物表面。这类虫的区别特点见表4。

通过分析蚜虫、蚧虫体表分泌物特点的相似性可以看出,蚜虫、蚧虫之间在体表物质代谢方面也有相似性,反映出这两类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较同翅目其他类昆虫更近。

2.3 同种类但有性二型和多型性种类的识别特征

同一性别的同种类蚜虫具有有翅型与无翅型昆虫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形态特征有不同处,可以用于种类的识别。表5所列的3个种类是常见蚜科的种类,触角及其上感觉圈的形状、数量、腹管和尾片的特征可用于识别种类。

在蚧虫类群中,存在着性二型的现象,如日本龟蜡蚧、矢尖盾蚧(表6)。

2.4 雌性蚜虫若虫在不同龄期的形态特征差别

雌性蚜虫的不同虫龄的若虫,不仅在整个体型大小比例上有变化,而且在触角感觉圈、腹管、尾片等方面也有所区别。试验中采集到3个种类的不同龄期若虫,各龄若虫的识别特征见表7。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其形态特征有差异,而且在对成虫、若虫进行种类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种类间若虫识别时,选用的特征也可能不同,本试验中对菊小长管蚜、桃蚜的若虫、成虫的识别就说明了这一点。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对昆虫成虫期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昆虫幼虫进行描述的少,而且也只是对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很少对昆虫各个龄期的形态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在试验中发现,不同龄期的昆虫在形态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如菊小长管蚜。因此,对昆虫幼虫不同龄期形态特征的鉴定有利于昆虫种类的鉴定及早期防治。

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两性卵生,此外,还有孤雌卵生、两性卵胎生、孤雌卵胎生等8种生殖方式[11]。同翅目的昆虫生殖方式比较复杂,蚜总科及蚧总科是最复杂的两类。在制作昆虫玻片的过程中,在矢尖盾蚧及褐软蚧的雌性成虫体内发现有虫体形成,虫体本身的触角及足都已形成。据此推断,矢尖盾蚧及褐软蚧有可能是以两性卵胎生或孤雌卵胎生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但有报道显示,褐软蚧是以孤雌卵生作为繁殖方式的[12]。因此,蚧虫的生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同类昆虫不同科属之间存在形态差异,蚜虫各科在触角次生感觉圈数目、腹管形状、尾片形状及毛数等方面存在着区别;蚧虫在介壳、腹部末端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科目的蚜蚧之间在植物体表上的危害特点具有相似性。同种类的昆虫中存在着多型性现象和性二型的生物学特性,蚜虫中有有翅型和无翅型的区别,蚧虫中雌、雄虫体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

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特征会发生变化,如不同龄期的雌性蚜虫若虫的触角、腹管、尾片不仅在大小比例上存在着区别,而且在感觉圈数目、毛的多少等方面也有差别。

参考文献:

[1]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学研究现状与学科发展趋势[J].昆虫学报,2006,49(6):1 017-1 026.

[2] 武宇鹏,李友莲.蚜虫防治技术与研究应用新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3(2):64-68.

[3] 姜立云,乔格侠,张广学,等.东北农业蚜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0-602.

[4] 马吉宏,吕昭智,夏德萍,等.干旱区田间高温与棉蚜种群动态的关系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2):340-343.

[5]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等.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5):96-98.

[6] 范巧兰,张丽萍,刘珍,等.5%啶虫脒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3 (1):89-91.

[7] 高玉娟,刘秀会,王海鹏,等.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0(4):16-17.

[8]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类昆虫生物学特性及蚜虫学研究现状(1)[J].生物学通报,2005,40(11):20.

[9]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36-215.

[10] 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4-101.

[11] 章士美.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2000,23(1):33,19.

[12] 章士美,桂爱礼.昆虫的生殖方式[J].江西植保,1994,17(3):32,26.

猜你喜欢

若虫虫体龄期
塑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多龄期锈蚀钢结构框架柱力学性能研究
犬丝虫性眼炎的防治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不同冲击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基于超声脉冲法早龄期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