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马西平联合黄连上清丸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4-02-06张思玲廖加友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54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黄连

张思玲,廖加友(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5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是神经性疼痛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1]。其特点是发作性的剧烈疼痛,虽然其发病率仅为7/10万,但由于该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的性质,而且难以自愈,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从病因上划分,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是主要源于肿瘤、炎症、脱髓鞘性病变对三叉神经的累及[2],但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病因不明治疗手段较为局限。本文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采用黄连上清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并与另外20例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比较,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选取4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9~57岁,平均(34.2±10.1)岁;病程平均(3.26±1.74)年;其中单侧疼痛14例(左侧6例,右侧8例),双侧疼痛6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2~69岁,平均(40.4±11.6)岁;病程平均(3.6±1.6)年;单侧疼痛16例(左侧8例,右侧8例),双侧疼痛4例。两组上述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卡马西平制剂治疗,每次0.2g,2次/天。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追加黄连上清丸3g,3次/天。两组均按上述方法服药30d,30d后观察统计疗效。并且于随后半年对参与实验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指标。

1.3 疗效标准 参考已有的标准,结合服药后患者病情程度缓解的不同,将疗效划分为3个层次。显效:疼痛发作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强度降低,发作频率减少,疼痛时间缩短,疼痛范围缩小。无效:疼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均变化不显著[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0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预后随访比较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可见在卡马西平的基础上联用黄连上清丸可以有效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表2 两组患者预后随访比较

3 讨 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部、口腔部位附近产生的阵发性剧烈的疼痛,在受累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往往最为严重,并扩展至其他累及神经的支配部位[4]。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处于极度痛苦的状态,而且一些日常的活动均可能诱发剧烈疼痛的产生,该病发作间歇期多表现正常,但是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对其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负担[5]。然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6],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主流的学说包括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学说[7]、中枢神经的病变学说[8]以及免疫应答学说、神经递质类和神经肽类学说。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目前包括局部封闭治疗、开颅手术、射频热凝术和微球囊压迫术等[8],然而手术治疗往往风险高,创伤大。所以药物治疗常常是患者的首选,临床上一般选用卡马西平作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是一类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神经兴奋性冲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9]。但由于应用卡马西平往往会带来眩晕、走路不稳、嗜睡、皮疹、白细胞减少和肝损害等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许多患者由于无法耐受上述不良反应而选择停药。另外服用一定时期后药效也会减退,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因此在服用卡马西平的同时推荐联合用药[10]。

临床上同卡马西平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奥卡西平、托吡酯、地塞米松[11-13]几类,这些药物同卡马西平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药效,但均无法降低耐药性,而且与卡马西平相比价格较为昂贵[14],许多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导致不能够坚持治疗。

本研究正是基于该基础上提出用黄连上清丸配合卡马西平协同运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认为本病属中医头痛范畴,疼痛分布于以足阳明胃经为首的阳经之中,阳明经多气多血,多因起居不慎,风寒、风热之外邪侵袭,传入经络则经气变动。而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栀子、连翘、荆芥穗、白芷、菊花、薄荷等诸味药联合制成,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15]。联合中药的使用不但能延长药物的有效时间,还能够大大降低该病的复发率,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痛苦。

综上所述,本发现使用中药黄连上清丸配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杨秀峰.奥卡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51-252.

[2]李继禄,姬广福,张新华,等.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的病理观察报告[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12):892-894.

[3]李泽,王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05-1507.

[4]傅传经,李善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学病因[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31(5):421-423.

[5]李纲,查芹,陈季志,等.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3):167-168.

[6]楼淑华,何炜.卡马西平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3):388-389.

[7]Anderson LC,Vakoula A,Veinote R.Inflammatory hypersensitivity in a ratmodel of trigeminalneuropathic pain[J].Arch Oral Bio,2003,48(2):161-169.

[8]尹清志.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6):807.

[9]Gomez-Arguelles JM,Dorado R,Sepulveda JM,et al.Oxcarbazepine monotherapy in carbamazepine-unresponsive trigeminalneuralgia[J].J Clin Neurosc,2008,15(5):516-519.

[10]杨文磊,赵卫国.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法选择和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547-551.

[11]陈曦,蒋雨平,张云云.奥卡西平治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543-546.

[12]李满强,黄秀云,朱春雷,等.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2-53.

[13]叶廷军,刘会敏,陈泳莲,等.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和三叉神经脱髓鞘关系探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9,6(4):281-282.

[14]Spatz AL,Zakrzewska JM,Kay EJ.Decision analysis of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how patient evaluations of benefits and risks afect the utility of treatment decisions[J].Pain,2007,131(3):302-310.

[15]尹小军.黄连上清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2):73-74.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黄连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