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激素水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4-02-06顿艳波张秋玲张宇霞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5833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58067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依赖性甘草酸皮炎

顿艳波,张秋玲,张宇霞(.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5833;.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58067)

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于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慢性炎症,停药后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导致患者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激素依赖性皮炎单用非激素外用制剂疗效较差[1]。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成分为甘草皂苷分,包括甘草次酸及2分子葡萄糖醛酸组成,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促进溃疡愈合、抑制变态反应等多种活性[2]。作者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制剂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其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2月本院确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0岁~71岁,平均(41.2±10.1)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5.3±2.4)年。病例入选标准[3]:具有反复患处皮肤潮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干燥、脱屑等皮炎表现,日晒或热浴后加重;有1个月以上外用激素史;停用激素后短期(2~10d)皮损复发,甚至加重;近期未曾接受过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1~72岁,平均(42.9±1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比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予维生素E软膏外涂2次/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片含甘草甜素25mg、甘氨酸25mg、甲硫氨酸25mg;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2片/次,3次/日,疗程4周。

1.3 检测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均予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2 000×g离心10min,留取血清待测。检测血皮质醇水平,IL-10、IFN-γ、TNF-α均采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均购自美国Introvigen生物技术公司,检测均由熟练的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4 治疗效果评价 参照文献[4]采用积分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灼热、瘙痒、疼痛、干燥感、紧胀感,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客观症状包块红斑、脱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丘疹、脓疱的计数分别按无、<10个,10~20个,21~40个,>40个分别计为0~4分。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后积分之差/治疗前积分×100%,并根据疗效指数进行治疗效果评价。(1)痊愈:疗效指数在90%或以上,皮损和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皮损、症状明显减轻;(3)好转:疗效指为20%~59%,症状和皮损减轻;(4)无效:皮损和症状无明显消退,疗效指数低于20%。治疗效果优良率为痊愈与显效例数所占百分比。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所获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效果优良率80.9%(55/68),见表1。

2.2 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外周血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前后外周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前后外周血IL-10、IFN-γ、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IFN-γ、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IFN-γ、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分析

表2 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外周血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x±s,%)

3 讨 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一般为不当或长期滥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致,患处皮肤对激素产生依赖,停药则出现的炎症皮肤病。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机制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病理过程主要为毛细血管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皮肤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萎缩变薄,弹性消失,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并出现较严重的瘙痒。在长期外用激素的作用下,还可出现皮脂腺细胞萎缩,皮脂分泌减少,表现为皮肤干燥、易过敏等[5]。

药物治疗是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主要方法。复方甘草酸苷为中药甘草的提取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β甘草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其中含有的甘草酸苷化学结构与类固醇类激素相似。国内研究发现复方甘草酸苷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减轻慢性肝炎炎症、抗肝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慢性肝炎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水平,从而缓解肝脏的炎性反应,减轻肝脏坏死,为肝细胞的再生争取时间[6]。在对其分子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草酸苷可调节T细胞活化,抑制IFN-γ的过度产生,激活NK以及抗病毒等作用[7]。同时,甘草酸苷在斑秃等皮肤疾病也具有调节免疫、促进毛发再生的功能,具有类固醇样作用及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作用[8-9],却很少出现激素的其他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达80.9%。复方甘草酸苷不影响外周血激素水平,但是能够降低血IFN-γ、TNF-α水平,从而抑制患处持续的炎性反应,同时能够轻度升高血IL-10水平,而IL-10具有拮抗Th1细胞分化的功能,从而能够抑制炎症的过度扩散。对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是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过度分泌,减轻局部炎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1]彭圣炽,李玉良.他克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阴囊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1):1053-1054.

[2]张明发,沈雅琴.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4):261-268.

[3]彭安厚,陆洪光,梅长松,等.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0):955-956.

[4]秦小卫,陈丽芳.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表达的调节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2):877-879.

[5]赵婧,谢勇.复方甘草甜素、他克莫司及雅漾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8):764-766.

[6]陈旭娥,周雅,李红梅,等.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93-94.

[7]郭红卫,王京滨,汤洪伟,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外周血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4):214-216.

[8]黄燕,贺常东,谢建萍,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血清细胞因子变化[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7,1(2):83-85.

[9]黄卫宁,黄卓辉,卢肖霞,等.甘草酸苷对重型斑秃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8(5):321-323.

猜你喜欢

依赖性甘草酸皮炎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非等熵 Chaplygin气体极限黎曼解关于扰动的依赖性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