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用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西瓜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4-02-06杨凤丽陈丽萍毛晓梅胡美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菌肥枯萎病菌种

解 静,杨凤丽,陈丽萍,毛晓梅,胡美华

(1.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长兴 313100;2.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德清 313200;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4.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施用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西瓜农艺性状的影响

解 静1,杨凤丽2,陈丽萍3,毛晓梅1,胡美华4

(1.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长兴 313100;2.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德清 313200;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4.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采用不同处理,研究了生产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综宝微生物菌剂对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较好,并能有效改善西瓜长势,提高产量,且应用成本较低;可有效缓解连作3年以内的西瓜地的连作障碍。但在具体的应用方法上尚需进一步试验优化。

微生物菌肥;长兴县;设施连作西瓜;农艺性状

连作障碍的发生主要是土壤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发生了不适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复杂变化[1]。西瓜是一种忌连作的作物。土壤酸化、板结和盐渍化、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剧和西瓜的自毒作用等障碍因素都会严重影响西瓜生产。设施栽培西瓜由于连续种植,常造成土壤生物环境的不断恶化,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卵连年积累,一些土传病虫害连年发生,成为栽培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土传病害成为西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产业由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稳而受到众多农户的青睐,是长兴县农业产业亮点之一。虽然近几年长兴县政府将设施栽培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大力扶持,但大棚西瓜的种植规模却一直停滞不前,主要原因除了种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成本投入高外,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瓶颈。农户在实际生产中,90%以上的设施西瓜种植户采用瓜稻水旱栽培模式,每年都要拆棚换地种植,不仅增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嫁接技术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之一,但目前仅有10%左右的种植经验比较丰富的种植户采用,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因西瓜种植地病菌积累多、管理难度大、品质相对下降等诸多问题受到限制[3]。因此,在生产上开发合理易行的农艺措施,以有效缓解设施西瓜连作障碍问题,对促进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生物菌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缓解连作病害。本试验对几种微生物菌肥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在西瓜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瓜农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长兴县洪桥镇中道村碧玉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试验大棚面积468 m2,已种植5年以上大棚蔬菜,连作3年西瓜;灌溉方便,施肥水平中上,试验时间为2013年7月20日至10月10日。

供试西瓜品种为小兰(台湾农友)。综宝微生物菌剂由上海综宝环境工程公司生产;海晟宝多元复合海藻生物菌肥由日照益康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金农肥中肥由安徽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普通商品有机肥由浙江萧山汇仁复合肥有机肥公司生产。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 m2,不同小区间隔50 cm。7月20日定植,双蔓整枝。试验各处理安排如下:处理1为综宝2 kg;处理2为海晟宝6 kg;处理3为金农肥中肥5 kg;处理4为普通商品有机肥20 kg;处理5为常规施肥(CK)。

7月1日播种育苗,利用穴盘基质育苗,挑选健壮、长势一致的西瓜幼苗,每小区定植30株。大田每667 m2统一施入尿素25 kg,过磷酸钙40 kg,磷肥5 kg,硫酸钾15 kg,硫酸钾复合肥25 kg,翻耕整地作畦,畦宽连沟3 m,每畦种1行。各处理中普通有机肥和微生物肥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定植沟内,覆土后定植。各小区在膨瓜期(移栽后55 d)每667 m2追施15 kg三元硫酸钾复合肥,此外整个生长期内不再施用任何其他肥料,田间管理操作与病虫害防治所用药物完全一致。

1.3 调查与统计

定植后,田间观察西瓜各生育期的长势及叶片颜色等情况,采收结束后,取样统计地上部长势情况。初采期,分段调查每小区枯萎病发病情况,统计小区病株数和发病率,计算相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对差异显著的处理利用SSR法开展多重比较;采摘高峰期取样测定糖度、皮厚等西瓜品质指标;每次采收时分小区采收,分别计算产量。

用游标卡尺测量地面以上约2~3 cm处植株基部直径记为主蔓粗;叶片数只统计每株展开且叶长大于2.5 cm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用公式y=-93.45+ 12.83x计算,其中x为叶长,y为叶面积[4]。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

不同微生物肥对西瓜瓜蔓生长均有明显影响,表现在主蔓比对照分别长56,55和43 cm,比普通有机施肥处理分别长29,28和16 cm;施用普通有机肥的处理4也比对照长27 cm;主蔓比对照分别粗2.0,2.5和1.8 mm,瓜藤生长健壮。施微生物肥和普通有机肥都显著促进了叶片的生长,每株叶片数比对照分别增加26,21,24和21片,叶片比对照分别宽3.2,2.9,3.2和2.5 cm,比对照分别长4.0,4.1,3.9和3.6 cm,最大叶面积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7.7%,28.2%,27.1%和24.5%。总体来看,以综宝微生物菌剂对西瓜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表现为地上部鲜重最大,显著高于金农肥中肥,但与海晟宝生物菌肥差异不显著;微生物肥和普通有机肥处理的西瓜地上部鲜重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对照(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连作西瓜生长的影响

2.2 枯萎病

由表2可见,与常规对照(CK)相比,施用微生物肥可明显降低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率,具有显著防效,而施用普通商品有机肥的防治效果不明显。至9月21日,对照小区西瓜的平均发病率达到了53.3%,施用普通有机肥的小区平均发病率也达到了43.9%;而施用微生物肥的各小区平均发病率在31.7%以下,其中,尤以施用综宝微生物菌剂的处理1效果最好,平均发病率比对照降低26.6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微生物肥中含有效菌株,能在根部形成有益菌环境,拮抗有害病菌,从而有效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而普通有机肥中缺少拮抗菌,难以抑制土壤中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

表2 不同处理对连作西瓜枯萎病防治的影响

2.3 品质和产量

与对照相比,各微生物肥处理均可使西瓜的产量显著提高,增幅在53.8%~58.5%,而施用普通有机肥对西瓜产量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施用微生物肥不仅减小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植株死亡率,提高西瓜结果的有效株数和坐果数,而且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活性,提高肥力,从而增加西瓜产量。

各微生物肥处理均能有效提升西瓜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西瓜糖度。微生物肥处理可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和对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因而有利于提升品质,但由于本试验中微生物肥的施用量较低,且仅作基肥施用,施用次数少,因此对西瓜糖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对施用浓度与次数作进一步摸索研究。

表3 不同处理对连作西瓜品质、667 m2产量和成本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表明,在连续种植多年且表现有明显土壤板结、重茬病害的大棚西瓜地上施用微生物肥,能有效改善植株长势,减轻枯萎病为害,提高西瓜产量且提升品质。从所试验的各种微生物肥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以综宝微生物菌剂对西瓜生长指标的改善最明显,具体表现为地上部鲜重最大,对西瓜枯萎病的平均相对防效达48.6%,且产量最高。从施用成本来看,每667 m2施用综宝微生物菌剂成本为44元,略高于海晟宝菌肥的42元,明显低于金农肥中肥的75元。

综上,对连作三年以内的西瓜地,施用生物菌肥对缓解连作障碍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在所试验的3种菌肥中,建议以综宝微生物菌剂作为首选,但在具体的应用方法上尚待进一步试验优化。

[1] 洪春来,时华捷,朱凤香,等.生防菌肥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应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3):35-36.

[2] 赵萌,李敏,王淼焱,等.西瓜连作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51-1254.

[3] 梁运江,李伟,张凤,等.保护地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J].江苏农业科学,2012(6):604-605.

[4] 齐会岩,奥岩松.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西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7):7-10.

(责任编辑:高 峻)

图2 液化菌种接种处理金针菇子实体性状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液化菌种菌丝在栽培瓶中的营养生长优势主要体现在污染率和产量等指标上。液化菌种由于其菌液分散性好,菌丝活力强,萌发力高,因此发满瓶时间短,菌丝粗壮、洁白、浓密,发菌周期比固体菌种缩短约1/3;且污染率低,发满瓶后培养料失重率低,菌丝长势强。液化菌丝体菌种接种效果较好,在固体栽培料中生长旺盛,子实体商品性状优良,生物转化率高。但老化菌种或液化超期菌液,由于菌丝体活力下降,则不适合接种,因此关于液化菌种的最佳保存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液化菌种比固体菌种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但体现在技术工艺上,而且还能在简化栽培工序的基础上,缩短栽培时间,提高设施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益,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在规模化精细栽培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0.

[2] 邓春海.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食用菌,2013(6):37-38,43.

[3] 陈力力,刘红,邹正.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栽培试验[J].食用菌,2011(2):13-14.

[4] 黄建春,钱益芳,蒋其根.上海设施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食用菌,2003(4):3-4.

[5] 程继红,曹晖,冯志勇,等.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J].中国食用菌,2011,21(5):29-30.

[6] 杨桂梅.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867-13868.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144

A

0528-9017(2014)11-1709-03

文献著录格式:解静,杨凤丽,陈丽萍,等.施用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西瓜农艺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1709-1711.

2014-06-23

解 静(1980-),女,安徽砀山人,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E-mail:63808259@qq.com。

猜你喜欢

菌肥枯萎病菌种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探究
生物菌肥种类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影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菌肥施用注意四问题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