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水稻专用配方肥与脲铵配施效果

2014-02-06石艳平王润屹黄锦法倪雄伟谢建萍任佳佳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嘉兴市晚稻利用率

石艳平,王润屹,黄锦法,倪雄伟,谢建萍,任佳佳

(1.嘉兴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嘉兴 314050;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

嘉兴市水稻专用配方肥与脲铵配施效果

石艳平1,王润屹2,黄锦法1,倪雄伟1,谢建萍1,任佳佳1

(1.嘉兴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嘉兴 314050;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

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44%(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18%,8%和18%)的水稻专用配方肥配合施用脲铵与传统磷钾肥和尿素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用水稻配方肥和脲铵分别替代传统磷钾肥和尿素,对晚稻产量无不利影响;相当实物量投入下,脲铵氮肥比尿素可节约用氮约35%,提高氮素利用率5.2百分点。为了节约施肥成本,减少化肥损失,实现水稻高产,建议中高产田每667 m2施用配方肥25 kg,并搭配施用15~20 kg的脲铵,效果最佳。

水稻;配方施肥;氮利用率;脲铵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施肥是当前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过量施肥和不合理的施肥等会造成养分资源损失,降低肥料利用率,并严重威胁水体环境[1]。嘉兴市地处太湖流域,既是重要的水稻高产区,又是高强度施肥区[2]。近30年来,当地水稻传统施肥以45%复合肥和尿素为主,普遍存在偏施氮肥、轻钾肥、氮磷钾肥配比不协调等现象。为了实现农业高产高效,近年来,嘉兴市积极探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但在当地推广实践中体会到,要在大田作物中更大面积地推广配方施肥,关键是在尽量符合农民施肥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养分投入量和比例。因此,根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特性,嘉兴市开发并大力推广水稻专用配方肥和新型复合氮肥-脲铵,将其作为传统复合肥与尿素的替代品,以期削减氮磷养分投入,优化氮磷钾配比,从而实现晚稻丰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水稻专用配方肥配合施用脲铵与传统磷钾肥和尿素的施用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处理设计

试验1,脲铵与尿素在晚稻上的施用效果,小区试验,共设7个施氮处理,即每667 m2分别施脲铵或尿素25,30,35 kg,以及0氮肥的对照,各处理施磷、钾肥均相同。其中,脲铵含N 30%,尿素含N 46%。

试验2,配方肥与脲铵配合施用效果,小区试验,共设5个施氮处理,分别为:①0氮肥;②每667 m2施尿素35 kg;③每667 m2施脲铵35 kg;④每667 m2施配方肥25 kg+脲铵20 kg;⑤每667 m2施配方肥25 kg+脲铵15 kg。各处理施磷、钾量均相同。其中,脲铵含N 30%,尿素含N 46%。

试验3,脲铵与配方肥效果重复性试验,小区试验,设4个施氮处理,各重复3次。每667 m2施肥量:处理1,钙镁磷肥15.0 kg+氯化钾8.0 kg+尿素30 kg;处理2,钙镁磷肥15.0 kg+氯化钾8.0 kg+脲铵30 kg;处理3,钙镁磷肥15.0 kg+氯化钾8.0 kg+氮肥0 kg;处理4,配方肥26.3 kg+尿素19.8 kg(与处理1氮磷钾相等)。其中,脲铵含N 28%,尿素含N 46%。

1.2 供试材料

试验1与试验3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南湖区大桥镇建国村基本农田内进行,土壤类型为青紫泥水稻土,土壤pH值6.3,有机质含量30.9 g· kg-1,全氮量1.93 g·kg-1,有效磷79.3 mg· kg-1,速效钾228 mg·kg-1。

试验2于2012年在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进行,土壤类型为青紫泥水稻土,土壤pH值6.3,有机质含量32.0 g·kg-1,全氮量2.03 g· kg-1,有效磷26.3 mg·kg-1,速效钾187.9 mg·kg-1。

尿素含N量为46%,脲铵含N量为28%或30%,磷肥为钙镁磷肥(P2O514%),钾肥为氯化钾(K2O 60%)。

配方肥为根据嘉兴市土壤氮磷钾含量总体情况,并结合水稻对氮磷钾的需求特点,设计开发的含N 18%,P2O58%,K2O 18%的44%三元复合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脲铵与尿素肥效比较

各施氮处理下,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表现出较大差异(表1)。每667 m2施用脲铵或尿素30 kg时,晚稻产量最高;进一步增大施氮量后,不论是脲铵还是尿素,晚稻产量都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表明667 m2晚稻田以施用30 kg的尿素或脲铵为宜。王秀斌等[3]在江西高产田双季稻上的试验结果也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缓慢减少的趋势,667 m2施用尿素氮肥折纯氮12.0 kg时可获得最大产量。姬景红等[4]在黑龙江的研究也表明,高肥力区水稻667 m2纯N用量不应超过8.7 kg。这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667 m2施用30 kg的脲铵或尿素时,其氮素利用率也分别达到各肥料不同施氮量上的最高水平,分别为48.5%和41.7%。这说明,氮肥施用量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氮肥的高效利用。将尿素与脲铵进行对比,在相同的实物用量下,脲铵的氮素利用率要优于尿素,脲铵平均氮利用率为42.6%,而尿素为37.4%。在相同的实物用量条件下,脲铵的氮素利用率较尿素提高5.2百分点。这可能与脲铵含氮量低且具有缓释特性有关,郑圣先等[5]研究也显示,缓释氮肥比尿素在稻田上的利用率约高1倍。

表1 脲铵与尿素的肥效比较

2.2 配方肥与脲铵配施效果

晚稻生产实际中,施肥一般采用复合肥与氮肥配合的模式。在本研究中,对肥料品种与氮磷钾比例进行改进,实行44%的专用配方肥和脲铵配合施用,稻谷产量与N吸收利用率见表2。除对照处理外,其他4种施氮处理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667 m2晚稻约700 kg)。667 m2施用35 kg尿素时产量最高,达724.1 kg2,但相较其他各处理的产量,其增加幅度在3.7%以下;而且其N吸收利用率最低,仅为33.9%。氮吸收利用率较高的是配方肥与脲铵配施的两个处理,其中,667 m2施用配方肥25 kg+脲铵20 kg处理下,氮吸收利用率超过40%。基于作物高产与肥料的高效利用,同时考虑施肥成本,建议667 m2施用20 kg配方肥代替磷钾肥,并在后期追施脲铵20 kg为宜。

表2 晚稻专用配方肥与脲铵配合处理的施用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各施肥处理的效果,于2013年再次进行脲铵、尿素及配方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见表3。各施氮处理的晚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用脲铵和配方肥下N吸收利用率高于尿素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从施N量与产出效益来看,施用每kg脲铵N的晚稻增产量要显著高于尿素和配方肥+尿素处理,表明施用脲铵作为氮肥,当季晚稻的产出效益最高。由此可见,施用脲铵不仅能保证晚稻产量,还可以节省氮肥投入,提高N素利用率,从而降低多余氮素的流失风险。在相同的纯N施用量条件下,用专用配方肥替代一部分尿素对晚稻产量无不利影响,且氮利用率提高了6.1百分点,表明用肥方配替代尿素可以保证晚稻高产,而且能大幅提高氮素利用率,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知,以配方肥+脲铵替代尿素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表3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晚稻产量与氮利用率

3 小结

本研究表明,施用相同实物量的脲铵与尿素,水稻产量基本相当,但因脲铵含氮量比尿素低35%左右,且具有缓释性,在当前施肥水平下能提高氮素利用率5百分点,且能显著提高每1 kg氮的增产量。为了维持作物高产,若用含N量28%~30%的脲铵氮肥,则嘉兴平原地区中高产田每667 m2施用量以30~35 kg为宜;此外以44%的水稻专用配方肥替代磷钾肥与脲铵配合施用对晚稻高产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当地中高产田建议施用量为25 kg,后期追施脲铵15~20 kg,不仅高产高效,且方便操作,可大面积推广。

[1] 曹志洪.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J].土壤,2003,35(5):353-363.

[2] 蔡祖聪,严晓元,朱兆良.立足于解决高投入条件下的氮污染问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1-6.

[3] 王秀斌,徐新朋,孙刚,等.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6):1279-1286.

[4]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等.氮肥调控对白浆土水稻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2,43(1):136-140.

[5] 郑圣先,聂军,熊金英,等.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1):11-16.

(责任编辑:高 峻)

S 147

B

0528-9017(2014)11-1679-02

文献著录格式:石艳平,王润屹,黄锦法,等.嘉兴市水稻专用配方肥与脲铵配施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1679-1681.

2014-07-02

石艳平(1983-),男,湖北红安人,农艺师,硕士,从事土壤与肥料技术推广工作。E-mail:5251499@qq.com。

猜你喜欢

嘉兴市晚稻利用率
嘉兴市第一医院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