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五化”方向推动现代民政发展

2014-02-04侯学元

中国民政 2014年9期
关键词:五化民政工作民政

侯学元

坚持“五化”方向推动现代民政发展

侯学元

在全面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民政工作如何准确定位、如何率先发展,是江苏省民政人必须思考和把握的问题。根据部省合作深化“三区”建设精神,我省提出打造现代民政构想,在全省开展“现代民政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提出了现代民政具有“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五化”基本内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法治化,使民政工作步入法理轨道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的法治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内涵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具体。

(一)加大立法创制,使工作开展于法有据。目前,我国民政事业形成了以9件法律为核心、以26件行政法规和一大批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为补充的制度体系,总体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由于时代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事业领域不断拓宽、区域性特征差别明显等,立法制规仍需加强。一要注重立“新”与修“旧”并重。对于已经成为民政常态业务而又没有法规支撑的工作,要尽快立法;对于立法时间长,明显不适用或部分条款不适用的法律,要及时修订。二要注重“国法”与“地法”配套。近年来,江苏省把加大民政法规建设作为推动民政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了《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行业协会条例》《地名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较好地保证了民政工作的需要。三要注重“法规”与“政策”的衔接。江苏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围绕落实省委5号文件决策部署,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并将成熟政策上升为《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严格规则程序,使工作过程合法依规。法治的首要特征就是讲规则、讲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以“上”率“下”,以机关促基层,始终做到依法按程序办事。一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及事后评估、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各项重大基本民生决策合法依规。二是严格执行工作规程。江苏省民政厅出台了《民政厅工作规则》,明确了职责、权限,较好地解决了程序合规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服务规程。随着民政服务对象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民政部门面临的矛盾和纠纷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只有做到依法、按程序、合规范化解,才可能达到消除误解、增进共识、聚集力量的目的,并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决策的能力水平。

(三)做到公开透明,使工作结果经得起社会的考量。民政部门在维护底线公平中责任重大,民政工作已成为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切、媒体关注的焦点。我们要敢担当、尽好责,使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各种阳光的“烤晒”。一是公开权力。要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指导等职权和规范性文件,使公民都能知晓民政的职责职能。二是公开信息。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将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手中。三是公开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畅通“政风热线”“举报电话”“投诉网站”等渠道,及时传播民政民生动态、回应群众诉求、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使各项民政工作依法开展、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二、坚持规范化,使民政工作更加精细高效

规范化,是民政由传统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搞好规划设计,引领科学发展。规划是引领民政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部好的发展规划,不仅可以描绘民政事业美好明天,更能激发民政人奋发拼搏的热情。一是明确定位,搞好整体规划。要自觉将民政事业发展目标融入全省“两个率先”大局,在探索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的先行区、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区域民政工作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三区”目标中找准方位,并通过接续规划,引领发展。二是形成体系,搞好专项规划。要在《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总目标任务的统领下,制定出社会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基层社会治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民政服务能力等领域的子规划,形成体系。三是突出重点,细化年度计划。要按照一年一个或几个重点,突破养老服务类型结构不合理、救急难、协商民主和社会组织管理等问题。

(二)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落实效能。当前,民政业务正由传统的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由“特定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迫切需要规范流程,明晰职责,提高效率。一要保持民政内部业务之间逻辑关联的顺畅性。明晰为民服务职责、责任主体,杜绝敷衍塞责、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二要方便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处处以民为本,努力减少中间环节,使民政服务对象能少跑路或不跑路,在享受服务中体会现代民政的科学进步。三要具备全程可跟踪性。对于行政审批、网上审批等一些流程、期限较长的事务,要像特快专递那样,建立跟踪查询机制,使服务对象能准确知晓服务进展情况。

(三)强化标准体系,打造服务品牌。加强民政业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可以增强民政部门、民政公共服务部门与民政对象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一是快“建”。要加快建立健全民政民生服务标准体系,使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流浪儿童救助、殡葬管理、军休服务、退伍军人安置、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及环节都有标准参考。二是真“用”。要把标准体系建设纳入业务建设考核范畴,纳入民政部门业务竞赛、干部考核之中,切实做好民政事务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三是请“评”。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标准化服务社会评议活动,组织民政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传媒记者、基层群众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的评议,提高民政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民生服务品牌。

三、坚持社会化,使民政工作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相对于传统民政而言,现代民政事业已融入了“五位一体”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现代民政必须围绕民政事业发展目标,积极整合政府资源、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向民政民生领域聚集,共同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发展。

(一)用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政事业资源。从社会视角看,物质的、有形的资源固然重要,而非物质的、文化的资源也十分珍贵,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民政民生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大力倡导“孝”文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将贯穿于“中国梦”实现的全过程,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中“孝”文化的作用,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养老自信。要通过持续深化“敬老文明号”“孝亲敬老”等评比表彰活动,做强“孝亲敬老”文化品牌。二是大力倡导双拥文化。要通过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做大“慰烈”品牌,加强退役士兵学历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等,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方式,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建设。三是大力弘扬“自治、互助、共建、分享”的社区文化。要借助“政社互动”“三社联动”等平台,培养城乡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促进居民互信互亲互助,把每个社区都打造成“和谐家园”。

(二)用市场机制激活民政事业一江春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搞活民政事业。一是积极探索民政事业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模式。研究社会资金准入条件,实现民政项目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发展产业化。二是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参与领域。在社会救助、社会治理、儿童福利、养老服务、双拥、慈善等领域,整合社会资源,集聚优质要素。三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增加民生保障渠道。要积极推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养老护理险、受灾房财险等民政民生系列险,增强民生保障渠道。

(三)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民政事业。一是降低社会组织参与民政事业的门槛。依法对行业协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二是积极培育孵化民政民生服务管理型社会组织,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培育扶持基地建设,开展专题培训,实施等级评估,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三是出台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建立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的制度,积极协调落实社会组织所得税、营业税等减免政策以及办公用房等优惠优待政策,调动社会组织参与民政服务的积极性。

四、坚持信息化,使民政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工作交往等各个方面,民政工作必须新技术无缝接轨,实现信息化。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一)加大基础平台建设力度,形成一体化平台网络体系。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以建设“金社”工程为抓手,构建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民政部门的民政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一要基础设施宽带化。跟进“宽带中国”工程实施进度,及时将宽带引入民政民生领域,做到宽带到哪里,民政宽带就普及到哪里,使民政公共服务提速增效。二要民政数据中心化。顺应数据大集中的发展趋势,构建民政数据中心,承担接收、存储和管理各类民政信息,民政数据中心一般由省级数据中心和各设区市分中心组成,有条件的县(市)也可设立分中心。三要开发技术标准化。使用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开发的软件,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数据不对接、信息不共享等现象的发生。

(二)加大民政软件开发力度,实现服务管理智能化。一是加大数据库建设力度。根据民政部《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按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建立数据及业务规范,加强基础数据库、专项业务数据库和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建设。二是加大民政决策分析软件开发力度。开发防灾减灾、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基层政权、区划地名、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养老服务等领域决策分析软件,提高对民政数据的挖掘运用能力,并为现代民政事业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三是加大民政服务软件开发力度。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要加大民政对象终端服务软件的开发,使“掌上民政”成为现实,民政对象只要手持移动终端,都能随时随地享受服务。

(三)加大民政信息化思维的培养力度,引领民政事业发展潮流。大数据引发的革命性变革在民政民生领域的端倪已经开始显现:每个民政对象都有一个麦克风,可以公开自己的诉求;每个民政对象都能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特定的大数据,民政服务的思维也将发生颠覆性变化。为此,一要着力提升网络思维。在网络时代,地理位置不再是鸿沟,民政部门要利用各种网络信息空间,扩大与民政服务对象的沟通与交流,达成解决各种疑难复杂问题的共识。要打破“怕网、躲网、恨网”的思想羁绊,将驾驭网络的能力作为提升服务本领的重要内容。二要着力提升极致思维。就是要把民政政策、民政服务和民政服务对象体验做到极致,打造民政服务品牌。要在民政系统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政为民,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等系列活动,引导民政人自觉树立起极致服务的思维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三要着力提升全媒体思维。要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运用互联网、政务微博等新兴媒体,以更新更快更有效的方式,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引导社会舆论共同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

五、坚持专业化,使民政工作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实现职业化,才能使民政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就业、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做好基础工程,夯实人才基础。专业化要求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一是鼓励大中专院校开办专业,疏通民政人才源泉。要进一步加大与钟山技术学校、江苏经贸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力度,提高学习资助比例,鼓励开设更多民政相关专业、课程,以保证民政事业基础性人才资源的源头活水。二是采取多元途径,解决民政基层服务管理人才突出矛盾。要采取招收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公益型岗位人员等方式,加大乡镇(街道)民政管理服务人员和村(居)民政协理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保证乡镇(街道)民政管理服务人员。三是引入优秀专业人员,改善民政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在选拔、招聘工作人员时,要更加注重专业性,尤其要注重配齐配强民政法制工作队伍,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二)加快专业岗位开发,打造民政专业集群。从事福利、救灾、婚姻登记、养老、收养、双拥、护理等工作的民政技能人才,直接面向群众提供服务,其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民政为民”的服务水平。一是引导好社会观念改变。民政服务领域蕴藏着巨大的专业化潜能,只要社会就业观念稍微改革,这种潜能就会迸发。要积极引导社会消除偏见,树立服务光荣、岗位平等的就业观。二是建立推广职业资格制度。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使收入待遇与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紧密关联。三是加强专业岗位开发力度。加快民政民生新岗位的开发力度,形成专业服务集群,使民政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板块,既为困难群众撑起人本服务的天空,又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出贡献。

(三)扩大购买服务,促进民政社会服务组织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要求、总基调、总目标。民政服务类社会组织是民政人才的巨大蓄水池,随着民政服务类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民政事业专业化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一要厘清政府职能,积极稳妥地推广政府购买服务。2012年,我国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总收入中政府补助(含购买服务经费)收入仅占5.2%,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22%的水平。为此,要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凡属事务性的民政管理服务,只要社会组织有能力承担,都要向社会购买,使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加强服务监管等上来。二要全面推进政社脱钩,改善购买服务竞争环境。对机关所属的社会组织要限期脱钩,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在社会组织中任职的规定;建立社会组织资质制度,建立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库;努力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除条件不成熟、可以通过委托方式购买外,都要向社会公开招标,推动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的重点由“强关系”转向“强专业”。三要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推动专业服务制度化发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以专业的方法评估专业的服务,减少民政部门与服务对象、民政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纠葛。推进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形成社会组织发展壮大与坚持党的领导向心力同步增长;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违规违法的社会组织坚持查处和取缔。

民政连着民心,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现代民政的“安全网”“调节器”“稳定器”等功能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民政部门要更加倾听民意、改善民生、落实民利、维护民权、服务民需、温暖民心,要更加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真正做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使人民群众满意,在“两个率先”考试中合格。

(作者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

猜你喜欢

五化民政工作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时代民政工作怎么干?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