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视和完善这些宝贵的“中国经验”

2014-02-04本刊编辑部

中国民政 2014年9期
关键词:鲁甸防灾救灾

本刊编辑部

珍视和完善这些宝贵的“中国经验”

本刊编辑部

中国是全世界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的救灾体系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当今中国的救灾工作,以其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率而被誉为“中国力量”和“中国经验”。在本次云南鲁甸地震中,这些“中国经验”更是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生动形象诠释。无论是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还是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都心系群众、运筹帷幄。此次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指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震中指挥部署抗震工作,全国上下迅即形成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局面。在地震、洪涝、泥石流、台风等突发灾害面前,首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妥善安置好灾区群众,第一时间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病能及时医治。灾难过后广泛调集人力物力重建家园。“救灾,生命重于一切;重建,民生高于一切。”从灾害的预防到灾害的救援,从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到灾后的恢复重建和跨越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始终。

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体制保障得到充分有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和灾害的根本保障。鲁甸地震黄金72小时内,生命救治、物资投放、基建抢修、款项下拨、信息公开等重大事务全面展开且运作顺畅。首批军方应急救援队伍在地震发生后10分钟即奔赴灾区,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后,交通、电力、通讯、地质等职能机构响应迅速、各司其职,救灾款项及时下拨,保险业界主动介入。民间力量则在灾后10小时内自发有序驰援灾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中国制度和体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正是这种制度优势和体制保障,我们能够举全国之力攻坚克难,以最快的救援速度、最广的社会动员、最大的力量投入开展抗震救灾。实践证明,中国制度有利于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挑战,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可能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可以说,中国制度所产生的中国效率,最能为受灾群众遮挡灾难的风雨;中国制度创造的人间奇迹,最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和自信。

综合防灾救灾体系和科学高效的应急机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考验,中国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应急救援和危机管理经验,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重要理念,健全了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依法推进、规范有序的基本准则,形成确定了需求引领、科学防控的目标要求,完善了军民联防、群防群控的工作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道路。鲁甸地震发生当日,地震预报系统分别向昭通市区和昆明提供了10秒和57秒的预警,无人机和遥感卫星全力服务抗震救灾工作。鲁甸地震灾区形成了一个公路、铁路、空中的立体救援通道,从物资到人力,确保路通、讯通、电通和水通。从监测报告、指挥与协调、人员搜救、医疗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社会动员、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等抗震救灾的这些关键环节来看,此次救援行动高效有序。国际舆论对此给予相当肯定,评价中国救灾忙中有序,体现出中国整体治理体系与能力的进步。

毋容置疑,强度不大却损失巨大的鲁甸地震也反映出我们的减灾防灾工作远非尽善尽美。包括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灾害紧急应对、灾后重建、灾害管理等内容的防灾救灾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多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抗灾标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区民众减灾防灾意识和日常演练有待进一步加强;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巨灾保险等商业行为分担灾害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如何构建多元救灾体制,把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动员机制和社会自救互救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今后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从汶川到鲁甸,我们经历了一场场灾难的创痛,汲取了抗击灾难时的经验、凝聚了战胜灾难时的力量,我们要珍视和完善这些宝贵的“中国经验”,在灾难中反思前行,进一步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治理、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对各种考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联系:cgeditor@yeah.net)

猜你喜欢

鲁甸防灾救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我们的鲁甸(组诗)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