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构建理论角度浅析陶瓷文化的英译

2014-02-02邹爱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弗尔英译茶文化

邹爱丽

(济宁医学院 外语系,山东 日照 276800)

从文化构建理论角度浅析陶瓷文化的英译

邹爱丽

(济宁医学院 外语系,山东 日照 276800)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陶瓷文化英译研究却停滞不前。要想把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世界,译者应以文化交流和传播为翻译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陶瓷文化;文化构建论;文化资本;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从东汉到明清,古代中国陶瓷不断外销世界各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古代中国陶瓷的外销也把中国陶瓷文化输向了西方。至今,中国人民仍在弘扬陶瓷文化,形成了以景德镇为首的十大陶瓷产区,陶瓷外贸出口更是与日俱增,但陶瓷文化传播工作却停滞不前,陶瓷文化英译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研究学者少,研究范围窄。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到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浪潮中,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加大陶瓷文化的翻译规模,加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二、文化构建理论

长期以来,传统翻译研究学派认为翻译仅仅是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多注重研究语言的转换过程,以及诸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和标准。自上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趋势,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而这种文化转向大趋势的有力推动者莫过于70年代欧洲“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姆斯、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郭宇,2008)。他们开始探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文化构建》一书中提到,翻译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文化交流的研究(Bassnett and Lefevere,2001:ix)。勒菲弗尔还进一步阐释道:当对一些被认定为文化资本的文本进行翻译时,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利于原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构建并最终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Levefere,2001:41)。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文化构建论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运用已经愈来愈普遍,在指导文学翻译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对如何利用文化构建理论来分析、发展和完善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构建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陶瓷文化英译问题。

三、文化构建论在陶瓷文化英译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本,若想合理地英译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对此,两位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主张。

(一)音译

巴斯内特是戏剧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她主张:在翻译戏剧时,译者应力争保持原文的异国特色,激发读者自己去研究、鉴赏原文。读者对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方能促进原文化在目标文化中的构建。若想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译者应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常用的一种异化策略就是音译。

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宋代茶文化尤盛,茶宴斗茶是当时最具特色的风雅之举,与斗茶文化相关的瓷器便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天子与文人雅士三两人相居幽静室内,花木庭院,献出珍茗,啜英咀华,决出名次,以定胜负。斗茶最重要的是“咀华”,在茶盏中放入适量的茶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匀,再注入沸水至四分满,盏中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称为“华”,“华”色鲜白且能持久者胜。由于黑釉茶盏最宜衬托白色的茶沫,福建建阳的黑釉茶盏开始盛行,这就是“建盏”(轻盈,2009:98)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In the Song Dynasty,tea culture was prevalent.Tea competition was the most distinctive behavior showing one’s elegant taste.For the tea competition,the porcelain tea set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form of art.Theemperor and the literati got together in a quiet room with green plants.They sipped the precious tea in turn and decided on which tea was the best.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ea competition was called“Ju hua”.First,put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tea leaves in a cup,and then pouring boiled water in it until the cup was half full.There would be white foam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thus water was called“hua”.The tea whose“hua”was fresh and lasts long would be the winner. Because the black glazed tea cup was appropriate to set off the white foam,the tea cup made in Jianyang,Fujian Province was in the fashion,hence,the name“Jian Cup”.(轻盈,2009:99)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文化享誉世界。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到宋代尚茶之风更盛,对茶叶的采制、品饮越来越讲究。而堪称中国茶文化之最的“斗茶”也在宋时最为盛行,上自皇帝老子,下到平头百姓,都喜欢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比赛茶叶优劣的一种聚会方式。斗茶的规模,通常由两三人参加,聚在一起,煮水烹茶,以辨别茶质优劣。

作为中国茶文化之最,“斗茶”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本理应在英文译本中得到体现,通过翻译得以传播。通读译文,可发现,“斗茶”的发展历程、参赛人员、比赛场地及“斗茶”过程等都得到了体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斗茶过程的“华”与“咀华”被直接音译成“hua”与“ju hua”。“华”与“咀华”是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在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缺乏与之对等的概念,也找不到精准的译文,因此,有必要采取音译的方法。同时,采取此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音译能够很好地保持原语言的异国特色,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对“斗茶”活动的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对外传播。此外,直接音译中国茶文化中的概念,还可以丰富西方语言词汇,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解释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若原文本中包含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本,译者应适当地加入一些解释性话语,以确保那些缺乏背景知识的目标读者正确地解读原文(Levefere,2004)。

例二:再就是象征多子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由石榴、佛手、桃花组成的图案;还有“望子成龙”、“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祈福的吉祥图案。(方莉丽,2005:99)

Furthermore,there were motifs such as 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Other images wishing well of people,such as the pomegranate,lotus and peach,together would signify sons,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 Also there were design patterns that indicated high accomplishment and prosperity of one’s children,such as the mystical animal—kylin delivering a son to the family;mal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bundant in the family,and so on.(方莉丽,2005:100)

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得种而归,栽植中原。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石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和文化。石榴多籽,籽粒丰满,象征着多子多孙和丰产。因此,人们常用“榴开百子”的图案,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同样的,佛手、桃花、麒麟、龙等图案也被赋予幸福喜庆、长寿平安、功名利禄的寓意,传达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可以说,这些纹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思想,可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予以弘扬与传承。

对比中英两个版本,不难发现这些图案及其寓意在目标文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阐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榴开百子”被译为“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之后又附加上“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后面的解释性词语是原文中所没有的,增添到译文中的。这是因为中国读者都明白,在汉语中“籽”与“子”发音相同,所以人们常用石榴多籽来象征多子多孙,自然,这种解释就没有必要出现在原文中。但是外国读者不太熟悉汉语,也就不清楚为何石榴多籽可以用来象征多子多孙,而这些解释性话语则可以告知读者图案及其寓意的关系,帮助读者正确解读这些纹饰及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理想,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改写与重组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中,勒菲弗尔还提出:翻译就是改写,改写能够帮助原文本及其作者超越原文化,从而得以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构建(Levefere,2004:87)。也就是说,在语义与形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对原语中特有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改写与重组,方便语义的传达,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文化资本的传播。

例三:空潭映月是一个禅的境界。心极静,没有一丝杂念,方能体验其中美,其中妙。福建的两个名瓷非常有趣,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重茶道,一个崇佛门。虽然花开不同时代,两者体现的生活理念却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如此看来那黑色的茶盏中注入清茶犹如空潭,那白色的佛雕像似明月,细细品来,其味无穷。(轻盈,2009:98)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on in still water creates a Zen atmosphere.Only by keeping focused without any distraction,one can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charm in it.Fujian Province has two categories of famous porcelain:one is black,the other is white;one represents people’s preference for tea while the other shows the worship of Buddhism.Although they were produc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both of them reflected 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 will make one feel free and enjoyable.In this view,the black tea cup is like a pond,containing still water and the white statue of Buddha is like the moon hanging in the sky.The contrast is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轻盈,2009:96)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被禅师收养,习颂佛经。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佛教“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也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逐步形成了茶-禅文化。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若放下一切,人就会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这种茶禅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及现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本。

如上所述,茶禅文化对中国影响至深,译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使其得以传播与发扬光大。对比中英两种文本可发现,原文中的“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并没有被逐字翻译,其中的四组四字短语被省略了,意译为“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同时又附加上“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这样更精确地传达了茶禅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汉语在达意的基础上还注重形式,多使用工整的四字成语,而英语则鲜有对仗的四字短语。因此,英译过程中,译者难以保留如此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形式,而采取了得意忘形。这种对原文本的删减、增加及重组,很好地为读者清除了理解障碍,使其能够抓住原文的精髓,正确地了解及掌握中国茶禅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传播,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文化构建论指导陶瓷文化英译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在其指导下,陶瓷材料英译的首要目标应是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音译、解释、增加、改写与重组等方法,恰当合理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陶瓷文化能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1]André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André Lefevere,&Susan Bassnett.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方莉丽.中国陶瓷[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5.

[4]郭宇.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及其主要理论简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7).

[5]青盈.瓷之江南[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Chinese ceramics has a long history,but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romotions for Chinese ceramics has not made much progress.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of ceramics to the world,translators should mak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And to fulfill it,some proper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Chinese ceramics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ory;cultural capital;translation methods

G642

A

1674-9324(2014)40-0152-03

猜你喜欢

弗尔英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摘要英译
Dream pursuer on the snow 雪上追梦人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践行“耳朵学习先行”并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下)——莫雷·沙弗尔创造性音乐教学观的多维解析及现实思考
践行“耳朵学习先行”并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上)——莫雷·沙弗尔创造性音乐教学观的多维解析及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