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南艺术大学音乐系一/二期

2014-02-02王维仁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琴房练琴院落

建筑师: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境向联合事务所

地点:台南

业主: 台南艺术大学

面积: 5 000m2

时间: 1998 - 2004年

这是系列合院设计的最早一个尝试。建筑分两期完成,一期有两个院落,五年后完成了另外三个院落。设计除了基本机能的考虑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筑院落自然地景的关系。我们思考学生在长时间的学校生活中,生活的模式如何转化成建筑的空间。对这些未来的演奏家而言,每天生活的重心就是练琴,就像修道院的修士。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整体情境塑造,可以升华这种生活内容,成为和自然与空间的韵律。

我们想到在深出里的修道院,走过长长的廊道和中庭,看着远山湖水,沈淀于神的世界中。我们想到音乐系馆户外空间的演奏厅、开放式的琴房与半户外的练习场所。学生走在琴房与宿舍之间的长廊,穿梭在音乐与地景中,早上练琴、下午练琴、晚上也练琴,穿过一个又一个的院落,看看山、看看天。

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观察这个地域和地点的自然与文化地景:嘉南平原上的大圳、水塘、槟榔树作物与聚落,音乐学院的基地在由脊线前缘的平坦地区,平地与山脊的交界处有着指状的山脉与凹地,校园基地呈长向开展,背后是乌山头水库的山脊线,想象中建筑物就一条条的山脊中伸出来。

我们在设计发展阶段尝试过数个不同的配置方案,例如配合着山势与基地的南北走向,将建筑群以线状方式配置,从背后的山棱线伸展出来;或将每个年级的宿舍与琴房围成方院,一个个方院再组成一个聚落般的布局,每个合院都有宿舍、教室与琴房等机能与空间关系。经过反复讨论修正后,最后发展出一个以开放式的合院为单元串联而成的方案:L字形宿舍的一边与山坡围成方院,另一边则面向地景生长出一条条的琴房教室,沿着山坡向平地伸展。

四层楼尺度的合院的组合:每一个L型宿舍,长出一个长条型的练习室与教室,形成一个单元,每一个教学空间是一个较大型、较具公共性格的开放式合院,而宿舍部份则围成一个尺度较亲切的小型合院,在基地的东西向上形成一个由公共到秘密的层次变化,一个个单元配置,沿着基地的南北走向,如同脊椎关节的串连,变成一种有机的成长系统。

每个教学区的开放合院中间,有纵向的天桥步道系统,将各个院落串连起来纵向步道;起始于南端的小型演奏厅与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终止于北端乌山头水库的观景台。步道系统连接了两个合院间的二或三层,穿过每个合院的特殊教室同时形成框景的大开口,改变了四层楼院落的的尺度关系,也形成了院落之间主要的视觉联系。

二期的设计延续但也调整一期的规划,部分面山的L字形的院落配合地景而前后对

Architect: Wang Weijen Architecture / EDS Group

Location: Tainan

Client: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

Floor area: 5 000m2

Time: 1998 - 2004调,局部和琴房合院形成更大尺度的院落,最后一排琴房的走道也调到内侧,使得三个院子的空间个性都各不相同。宿舍采用红砖,黄砖则用在琴房;图书馆的开窗希望反映内部的书架和阅览空间,演奏厅的开窗则希望可以开向自然,形成室内外双重演奏空间。

我又想到十年前写的设计笔记:

我们看巴托克管弦乐、打击乐与钟乐所写的曲谱,可以惊喜的发现里面蕴含了无尽的建筑与空间概念,这首音乐曲的配谱形式中最明显的几个表征,一是作为横轴的时间,重复性的音符在时间序列轴上划出节奏;二是音符在空间中的位置表示了音调,位置的移动表示了旋律;三是几个不同主题的平行发展形成了和弦或不和弦。

笔记里写道黑泽明的电影“梦“:年轻的黑泽明不自禁地走入梵谷画在里的油彩之中,看到梵谷的世界;如果黑泽明走在音符与节奏的空间之中,能看到把托克吗?是不是可以看出沿着时间横轴的一栋栋琴房的节奏?和沿着动线高低错置的舞台、演教室、遮廊、流水、音符,还有沿着纵轴的等高线平行展开的不同主题,山、坡、宿舍、廊道、草原?(文字:王维仁)

Inspired by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Bela Bartok’s composition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e, this design testing the new possibility of courtyard sequence along the landscape, as the notation of a music scor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of space and music. By reinventing the local vernacular form as well as its tectonic and material potential, this design also respond and reinterpret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region.

A series of L-shaped dormitory courtyard array along the contours of the slope, while the linear music practice rooms stretch outwards from which, spread out orderly into the prairie like music notes. A major axis of pedestrian bridges and walkway parallel to the contour lines therefore, cut perpendicularly through serious of courtyard and making new terraces and special rehearsal halls. This levelled pedestrian movement starts from the library plaza, extended northward and ends in a view platform facing the reservoir, connecting all the upper floors of four music courtyards, creating large view openings framing the adjacent rolling hills and mounts.

首层平面 ground floor plan

概念图 concept

猜你喜欢

琴房练琴院落
试论“智慧琴房”对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八一作品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琴房管理模式探索
练琴
音乐教育琴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练琴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