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解题中体验成功 在解题中提升思维

2014-02-01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刘凤兰

中学数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证法中点直角三角形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刘凤兰

在解题中体验成功 在解题中提升思维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刘凤兰

题目 (2013年江西卷)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

(1)操作发现.

(2)数学思考.

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MD和ME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

(3)类比探索.

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

解析:(1)①②③④.

(2)MD=ME,MD⊥ME,

(Ⅰ)MD=ME.

如图4,分别取AB,AC的中点为F,G,连接DF,MF,MG,EG.

所以MF=EG.

同理可证DF=MG.

因为MF∥AC,

所以∠MFA+∠BAC=180°.

同理可得∠MGA+∠BAC=180°

所以∠MFA=∠MGA.

又因为EG⊥AC,所以∠EGA=90°.

同理可得∠DFA=90°,所以∠MFA+∠DFA=∠MGA=∠EGA,即∠DFM=∠MEG.

又MF=EG,DF=MG,

所以△DFM≌△MGE(SAS),所以MD=ME.

(Ⅱ)MD⊥ME.

证法一:因为MG∥AB,所以∠MFA+∠FMG=180°.

又因为△DFM≌△MGE,所以∠MEG=∠MDF.

所以∠MFA+∠FMD+∠DME+∠MDF=180°,其中∠MFA+∠FMD+∠MDF=90°,所以∠DME=90°.即MD⊥ME.

证法二:如图5,MD与AB交于点H.

因为AB∥MG,所以∠DHA=∠DMG.又因为∠DHA=∠FDM+∠DFH,即∠DHA=∠FDM+90°.

因为∠DMG=∠DME+∠GME,所以∠DME=90°,即MD⊥ME.

(3)等腰直角三解形.

评注:此题以课题学习为蓝本,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形成问题串,考查学生合理猜想的数学感觉与构建数学模型,以及数学归纳、抽象、概括等能力.(1)由图形的对称性易知①、②、③都正确,④∠DAB=∠DMB=45°也正确;(2)直觉告诉我们MD和ME是垂直且相等的关系,一般由全等证线段相等,受图1中△DFM≌△MGE的启发,应想到取中点构造全等来证MD=ME,证MD⊥ME就是要证∠DME=90°,由△DFM≌△MGE得∠EMG=∠MDF,△DFM中三个角相加为180°,∠FMG可看成三个角的和,通过变形计算可得∠DME=90°.(3)只要结论,不要过程,由(2)合情推理知为等腰直角三解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取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创造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对能力要求很高.

解完此题,笔者不仅联想到数学大师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所写:“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我们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你能在别的什么题目中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反思此题的图形特征与解法,果有所获,愿与大家分享.

1.拓展

再以B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会有什么结果?

例1 如图6,分别以锐角△ABC的边AB、BC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Rt△ADB、等腰Rt△EBC和等腰Rt△FAC,求证:AE=DF,AE⊥DF.

证明:取AC的中点P,连接DP、EP.

仿上例可证PD=PE,PD⊥PE.

因为△A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F=PA.

因为∠DPF=∠APD+∠APF,∠APE=∠APD+∠DPE,又因为∠APF=∠DPE=90°,所以∠DPF=∠APE.

所以△DPF≌△EPA(SAS),所以AE=DF.

由△DPF≌△EPA,得∠DFP=∠EAP.

因为∠DFP+∠AFD+∠FAP=90°,

所以∠EAP+∠AFD+∠FAP=90°.

所以∠AHF=90°,即AE⊥DF.

2.推广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改为有一对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会有什么结果?

例2 如图7,以△ABC的边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Rt△ABD和Rt△ACE,且使∠ABD=∠ACE=α,M是BC的中点,求证:DM=ME,∠DME=2α.

证明:分别取AB,AC的中点P,Q,连接DP,MP,MQ,EQ.

所以∠DME=∠DMP+∠PMQ+∠QME=∠MEQ+∠MQC+∠QME=180°-∠CQE.

而∠CQE=180°-∠QCE-∠QEC=180°-2α,所以∠DME=2α.

3.变式

将例2的图形结构作些变化,又会有什么结果?

例3 如图8,在△ABC中,D为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边AC、AB上,并且∠ABE=∠ACF=30°,BE、CF交于点O.过点O作OP⊥AC,OQ⊥AB,P、Q为垂足.

求证:△DPQ为等边三角形.

此题是例2的变式,仅仅是题目的表述作了些变化,证明方法相同,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照图8中的辅助线加以证明.

4.结语

本文的四道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密切的关系,带来的教学、解题启示是:学习几何一定要善于积累,解完题后对所做的题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思,从变化中抓住不变因素,从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图形特征,从纷繁的干扰中弄清问题的本质,进行归纳、分类,找出规律做好“积垫”,才能胸有成竹、遇题不慌,游刃有余地破解几何难题,在解题中体验成功,在解题中提升思维.FH

猜你喜欢

证法中点直角三角形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中点和对称问题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
中点的联想
中点出招,招招喜人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
二次曲线存在中点弦的一个充要条件
直角三角形初步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