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论文创作的基石

2014-02-01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邓昌滨

中学数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者中学数学解题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邓昌滨

教学反思:论文创作的基石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邓昌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据此,波斯纳总结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把它简要地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也便于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教师教学艺术.如果再把这些反思的内容加以提炼、润色、整合,就能形成一篇具有独特观点的教学论文.那么如何写教学反思呢?笔者就近年来发表的文章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抓住灵感,凝成智慧

听课、评课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教学常规工作,笔者在听课时常思考:该节课的亮点是什么?成功在何处?授课者采用的是什么教学模式?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怎样?授课者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在课的背后有什么教育理论或课程理念作支撑?如有不足,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正?去年上半年,笔者所在学校董世云老师送教下乡课初提问时,正巧班中有个学生名字中有个“芳”字,董老师就称呼她为“小芳”,这称呼一改立马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后来她又问是哪个小芳,是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的“小芳”吗?董老师的适时穿插,再加上他幽默、亲切的教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了课堂气氛,听课时,笔者立即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还有一次笔者与兴化市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建华老师交流时,他提到现在的学生非常辛苦,一天8节课听下来,尤其是下午的课,学生肯定疲劳,于是他经常在课堂上穿插个故事、笑话,调节一下气氛,这样学生上课时就不再感觉特别疲劳了.这些激发起笔者的灵感,又参阅一些资料,写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穿插艺术》一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2年第8期上.几个月后,该文的姊妹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刊发在综合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年第3期上.

二、采撷火花,教学相长

新课程理念下,在注重课堂预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了课堂的生成,因为那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给养.也正因为是生成,才有了课堂教学更多的“意外”,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和有创意的问题,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教师及时记下课堂上这些迸发着学生智慧火花的片断,不仅能有效地增进对学生思想、性格、学习程度的了解,而且能弥补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拓宽教学思路,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笔者在讲解2009年德州市中考第23题时(题目略),其中第三问只要求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可在实际教学中偏偏有学生要笔者说出证明过程.这时听到下面有个别学生轻声说:“同学们先想一想,下节课再研究”、“时间关系”、“这个问题不是考查范围,同学们不需要掌握”……此刻,教者意识到,如果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质疑,教者无法当场解答,总是找理由来搪塞,次数多了,学生会怀疑教师的解题水平,从而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于是教者立即调整教学内容,与学生探讨其解法,从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旋转变换、联想基本图形、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相似三角形等角度,给出了五种证明方法,同时对原题作了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下课铃响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给予掌声.虽然本节课没有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与尊重.课后笔者及时反思与整理,写了《一道中考试题解法的延续与拓展》,发表在《中学数学》(下)2009年第12期上.

三、解法探究,形成特色

记得有一次,笔者还是在农村学校任教时,课堂上讲到2005年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道填空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两点.要使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在不连接其他线段的条件下,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道常见的条件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可在课堂上,有一位学生添加的条件是∠EAF=∠ECF,当时教者只能从感性上判定其正确性,但学生问怎么证明时,当时教者愣住了,只好说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课后思考,以后再来解决,这一拖就拖了7年.去年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当时的教学记录与反思,于是通过网络平台,借助QQ群、论坛等形式向全国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征求最佳答案,效果甚微,网友普遍认为这是一道好题,条件与结论清晰,但解题思路较窄,简约但不简单,甚至无从入手,故笔者认为该题的解法有研究价值.通过近一个月的反复思考,笔者得出了三种解法,写了《关于一道开放题解答的研讨》,刊发在《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11期上.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解题教学,因而解题能力是衡量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教师,不仅自己会解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解题,并从中提炼出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教者能将其解题方法经验化、系统化、条理化,就可以成为论文,成为数学教师富有特色的解题性论文.

四、反思错解,寻求共性

每次教研活动或统一阅卷时,都有不少老师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犯一些知识性、运算性的错误,如果弄不清出错的根源,而简单地认为是粗心所致,教者就有必要帮助学生在其错误的解答中寻求一些看似“合理”的成分及其共性.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计算出错的地方,从学生心理、认知能力等因素反思出错的根源,提出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5点措施,分别在《中小学数学》1999年第3期、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十分必要》两篇文章.

五、教学研讨,取长补短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教师群体中,每位教师都各有所长,因而本人特别珍惜教研活动,每次都积极参与,虚心向前辈、同仁学习.有一次,有位老师提出一道数学证明题:在锐角△ABC的所有内接三角形中,周长最短的三角形是它的垂足三角形.办公室同仁苦思冥想、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三种方法,笔者及时整理,得到其周长最小值的三种表达方式,并将这三种方法进行相互转化,加以统一,写了《关于垂足三角形的讨论》,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0年第8期上.

教学研究既要表现在解法上,也要表现在教法上.上学期,学校安排笔者参加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承办的同课异构活动.为更好地体现我校本真课堂的理念,本人向经验丰富的任宏章校长、葛余常组长请教,与同仁探讨该课的设计方案,最后以本节课如何认识、操作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要素为切入点,从经验、活动、问题、再创造四个方面加以梳理,课后受到高度好评.回顾艰难的磨课过程,结合切身感悟,笔者写了《基于“四个关注”,凸显主体教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例的剖析》,目前该文正在投稿中.

六、拓宽视野,不断提高

平时教学中,我们既要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也要注重对中考试题的研究,研究其命题的素材及其命题方式.考虑到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考试题除了源于课本,也有部分试题来自于高一数学知识的改编,于是笔者开始关注高考题,尤其是可以改编为中考题的高中知识点,写了《能力立意,雕琢成题——一道以抛物线定义为背景试题的编制》,在《中学数学》(下)2013年第2期上发表,《数学中考模拟试卷的命制方法和技巧初探》刊发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3年第4期上.

总之,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师生学习注入了活力.教学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可短,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一语中的.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说:“学如富贾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停地“仰取”“俯拾”,兼收并蓄,时间久了知识自然就会丰富起来,专业成长定会水到渠成.

1.管宏斌.“教后记”:走向教学反思的起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3).

2.邓昌滨.“疑”“探”交融,点燃学生思维之花[J].中学数学(下),2012(9).

3.孙保华.行成于思毁于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WG

猜你喜欢

教者中学数学解题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用“同样多”解题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