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的几个关键

2014-02-01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目标过程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姜 华

构建高效课堂的几个关键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姜 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构建高效课堂至关重要,而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一、确定明晰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导航,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按序进行,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关乎一节课的优劣,它减少了课堂任务与目标随意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所以,教学目标明确,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促进作用.高效课堂首先必须有明晰的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明晰而准确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1)明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再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设定进行合理的安排.

(2)分析教材和学情.在明确《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深刻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及“最近发展区”.

(3)确定课时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把《新课标》中的“单元教学要求”分解成课时教学目标.一课时的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具体行为,形成明晰的课时教学目标.

二、打造灵动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当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而学生能否发挥好主角的作用,就靠老师去引导,所以教师设计富有吸引力与创造力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首要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学,是一种理想的学习情景.而生活化的情景,能够将生活、教学、学习三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主角的作用.

如在讲授“均值不等式”一节中,可以设计与生活中的计算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知识要点.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交流;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根据学生的心理,精心地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增加师生双方互动.

例2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y2=2px(p>0),直线l过其焦点F,且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求的最小值.

师:解决本题的方法有哪些呢?在多种解法中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来求出答案,在写解题步骤的过程中,充分分析题目,然后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小组成员充分理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也帮助学习较为薄弱的同学掌握这类型题目的解法.

生1:用特殊化解题思维来解答本题,首先,取l⊥x轴,此时线段AB是抛物线的通经,取得最小值2p.

师:对!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根据这一方法,考虑极端位置,选取特殊直线求得结果.

生2:因为该题是一个解答题,仅由特殊化还不行,还得寻求一般性解法.

生3:我的解法是在生1的基础上得到最小值是2p,现就一般情形证明如下:

师:分类合理,思维严谨,过程完整,计算准确.

生4:我的解法与生3类似,与其不同的是不用分类,直接设出直线的方程,过程如下:

师:好!此法避免了分类讨论,其中设直线的方法在抛物线的相关问题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加以重视.上述做法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发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使学生做到“我的时间我做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

三、做好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虽然,对于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教师不可能全部预测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状况,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教材内容,预测一切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然后,在教学课堂实际中,依据教学设计及时调整教学手段.

第一,预设程序调整.在教学实际中,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设计走,教学实际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时教学者就应该及时的调整程序,让课堂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再来改进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往教学计划上走,不能出现课堂脱节的现象.

第二,教学任务调整.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学生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与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火花有时一闪而过,若教师不能及时捕捉,就失去了课堂生成机会.这也是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环节,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重视的不是教学环节组织是否严密,时间分配是否恰当,教学的语言是否华丽,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得到了发展.在教学未按照预定教学任务进行时,应主动去分析学生,重视学生发展,看是否有新的生成点产生,如果有,可停下教学进程,捕捉课堂生成点,进行生成教学.这才是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三,教师还需重视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反思.在高中教学中,课本知识的结束,并不代表教学的结束,在教学结束后,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一起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否认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一味地否认自己的教学,有时候瑕不掩瑜,所以反思教学,第一步应该是对课堂成功点的反思.如本次课的成功之处是什么?本次课为什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等,这样,通过对成功点的反思,教师能够扬长避短,学生能够得到鼓励,能够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信心.第二步是对课堂失败处的反思.对失败的反思是整个反思的重点,让教师发现教的缺陷,学生学的薄弱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我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有时是没有预想到的,源于教学预设之外,有的是偶然性且无足轻重;而有的却含有深刻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把握与反思.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需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目标过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