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与应用

2014-01-31刘兴军

中国煤炭 2014年10期
关键词:班组排查重点

刘兴军

(开滦 (集团)唐山矿业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18)

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是煤矿管理的永恒主题,安全工作的好与差是煤矿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而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保证。安全文化作为煤矿企业工作的基础文化,是员工和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和必须恪守的安全素质、安全态度和安全意识的总和,是行为规范和安全理念的统一体。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 “以人为本”安全观的具体表现,同样也是煤矿安全工作在新形式下的重要途径。开滦 (集团)唐山矿业公司作为一座拥有13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从目标引领、机制完善、模式提升三个维度出发,不断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意在促进安全制度与载体创新,促进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员工安全行为养成,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劲有力的文化支撑。

1 目标引领——明确“六化”工作目标

1.1 安全质量标准化

严格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全面践行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的 “三按”管理理念;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抓好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确保生产布局合理,接续正常;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建立健全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确保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2 管理行为规范化

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修订新管理标准和激励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权限和分工,切实加强安全精细化管理,注重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管理,把每项工作具体细化、量化到生产全过程,达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去约束,推进管理由 “管结果”向“管过程”转变,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化。

1.3 操作行为规范化

全面深化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健全公司对区科、区科对班组、班组对员工的三级安全管控体系,严格落实准军事化班前会、安全确认、手指口述、队列升入井、现场交接班等各项规定,实施员工岗位行为规范,深入落实岗位描述。做到责任清晰、工序到位、行为规范、操作熟练、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实现员工操作行为军事化。

1.4 设备管理标准化

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设备管理流程,做到设备数量清、状态明、属性准,账、卡、牌、物四对照;规范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程序,实行矿井设备寿命期管理;对关键部位的设备实施重点监测,及时消除运行隐患;对重要设备、一般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设备完好。

1.5 作业环境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优化生产作业环境,严格执行整理、清洁、准时、节俭、素养、安全的6S工作标准,对生产作业现场的设备设施、材料、备件等进行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布置,以各种提示、警示、说明、指示、声光信号、多媒体等为支撑,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整洁有序的生产作业环境。

1.6 作业循环正规化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按照定员、定额、定时、定质量、定安全的要求,科学制定采煤、掘进、开拓等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优化工作面衔接及施工方案,有计划、按比例、均衡地完成生产任务,避免开采程序混乱、采掘比例失调、质量不稳定、产量不均衡、巷道失修等问题,实现生产作业的正规循环和安全高效。

2 机制完善——创新六项安全管理机制

2.1 安全行为管控机制

健全完善公司、区科、班组三级安全行为管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各级管技人员和各类操作员工的行为,保障每个岗位能严格执行安全程序和标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打造本质安全型作业团队。

2.2 设备设施管理机制

以设备寿命期管理和使用状态达标管理为基础,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在设备维修、更换过程中,严格落实规范化操作行为,有效消除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和制约安全与生产的潜在风险因素,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

2.3 物态风险排查机制

以三级隐患排查和两级安全确认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走动式管理、管技人员区域分工负责、专业小组风险评估预警、隐患问题首接负责、隐患问题货币化流转等机制,全面加强安全风险评估、预知、排查、解决等相关流程的实践水平。

2.4 环境治理达标机制

以落实 “三按”管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单项工程质量标准化验收考核、岗位工种作业现场当班文明环境包保、标准化建设月份专业巡检会诊、标准化作业部位横向推广等机制,立足点、线、面,全方位提升工作现场标准化水平,营造本质安全型作业环境。

2.5 现场动态监管机制

以推广跟进式过程管理为重点,健全完善检查人员突击检查、特殊人群安全信息反馈网络等机制,运用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生产数据正规化流程评定分析等手段,确保现场动态监管到位。

2.6 安全绩效考核机制

将标准化建设、现场隐患问题、岗位履职尽责情况等进行经济指标量化考核,制定并落实 《安全工资分配考核办法》,推进机关部门安全对口共保、业务部门专项考核制度,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安全绩效考核机制。

3 模式提升——强化五维并举的安全管理模式

3.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安全共保机制

成立公司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同时建立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安全对口联系制度,明确协调单位,实现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机关部门与对口基层单位实行安全共建,采取座谈、参加安全办公会、主持或参加员工安全教育会、现场隐患排查、重点问题督导、安全管理专项调研等多种形式,每月至少到对口单位联系一次;各协调部门每月要主持召开工作碰头会,分析对口单位安全管理重点,进行工作分工。

3.2 深化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

坚持每月召开党支部书记安全思想宣教沟通会议,每季度召开公司安全工作检讨会议,用思想立安、创新兴安、务实保安的安全管理思想指导安全工作。以“岗位高压线”、“双汇编”岗位安全描述为主要内容,加强操作员工上岗资格的季度考核;在准军事化现场交接班的基础上,实施班末安全讲评,让“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工作理念有效落地。

3.3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风险预防能力

一是强化 “五级”排查确认。建立健全公司、专业小组、区科、班组、员工 “五级”隐患排查机制,区分隐患内容、性质与大小,对应岗位级别,按照标准时限组织开展排查活动。二是强化安全监管重点单位的排查与管理。采取安全管理部排查、公司安全办公会审核认定的方法,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监管重点单位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监管单位,实施重点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对重大事故的预防。重点发挥专业小组的技术优势,通过强化技术分析手段,加强重大事故的预测、预报,提升重大隐患排险过程的安全可控度。

3.4 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一是强化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按照工艺、工序、岗位等,修改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意见和具体标准,按照同岗同标、有岗有标的原则,将工程质量标准、文明生产环境标准等细化落实到岗位、班组,通过班组班末自查验收、区科管技交接班验收、安管员动态验收等手段,确保标准化动态达标取得新突破。二是创新标准化建设组织管理手段。推行生产线月份标准化目标管理。由相关职能部门排定生产任务,逐礃明确月份标准化创建重点、工作量和达标等级目标计划,安管部组织进行验收,实施重奖重罚;推行区科达标示范部位 “三个一”活动,各单位每月至少确定一个标准化达标示范工种,创建一个达标示范部位,召开一场内部推进现场会,安管部负责检查监督。

3.5 加强跟进式安全监管,提高安全管理绩效

一是强化安全行为管控。以班组安全建设为重点,推进落实班队长安全负责制,促进班队长履职尽责;采取班组岗位安全培训日、“三违”人员复岗资格考试等形式,规范岗位操作行为;建立健全职能科室与区科对口包保、管技人员安全座谈讲评、班组安全先进个人月份公开推选等制度,完善安全行为管控机制。二是强化班前会检查考核。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严格按照准军事化班前会程序,采取每旬重点抽查、每月考核赋分、每季评比表彰的方式,加大班前会日常检查考核力度,使班前会真正成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和安全管理的坚实基础。三是强化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对中夜班及凌晨作业时段、交接班时段、节假日加班及日常延点时段、突发抢修设备故障时段,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以相关部室管技人员跟班盯岗、重点工程轮班盯现场、联合大检查、区科安全重点工程汇报等形式,构建安全监管网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 常西坤,黄冬梅,温兴林.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探讨 [J].中国煤炭,2006 (9)

[2] 纪伦.神华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J].中国煤炭,2011 (12)

猜你喜欢

班组排查重点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重点推荐
如何排查并改错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