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

2014-01-28冯玉禄

中国水利 2014年6期
关键词:水利标准化单位

冯玉禄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100053,北京)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理念与探索

1.现代理念

现代安全管理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为手段。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手段的创新,借鉴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管理原理和做法,具有系统性(全覆盖)、先进性(系统工程原理)、预防性 (隐患管理)、全过程控制(从目标到结果)、持续改进(PDCA循环)的特点。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理念,强化红线意识,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过程,是全员参与、自觉主动地制定和执行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过程,同时也是全员排查安全隐患、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过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等舶来品不同,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推荐给成员国的,并在我国煤炭行业基层逐渐萌生、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管理理念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煤炭行业基层管理者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并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随后有色、建材、电力、黄金等多个行业相继跟进。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首次提出了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要求。同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用标准化管理方式抓安全生产工作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相关探索

随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完善成熟,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逐渐从安全质量标准化中独立出来,成为标准化管理的一项新内容、新工作。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2010年第9号公告发布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并发出《关于宣传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通知》(安监总政法 〔2010〕72 号),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随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1〕47 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 〔2011〕4 号)都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有关部委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各行业建立评定标准和考评体系。明确国家有关部门负责标准化一级单位的评审,省级有关部门负责标准化二级、三级单位的评审。

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在电力、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多个行业普遍开展起来,一大批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已经通过评审定级。

二、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顶层设计

2011年,水利行业启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出台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实施方法和工作要求等内容,进行了顶层设计。根据国务院安委会指导意见精神和水利实际,决定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主体除水利企业和水电站外,增加事业性质的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强调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水利系统施工企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2013年年底前实现达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农村水电企业要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达标。明确按照“制定标准,建立机制;对照检查,整改提高;严格考评,促进达标”的步骤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3年,水利部颁发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有关评审标准。借鉴其他行业做法,按照政府领导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中介技术支撑三方工作机制,《办法》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中介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标准,组织考评,监督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对照标准开展安全生产化建设;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进行现场评审,出具评级推荐意见。评审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

《办法》强调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体现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作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业绩考核、行业表彰以及评价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水利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水利部负责部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申请一级的非部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二级和三级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其他专业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自主评定后提出外部现场评审申请,由水利部认可的评审机构现场评审,水利部评审委员会审定,水利部公告、颁证、授牌。

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评审标准的编制基础主要有以下内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家和行业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技术标准,以及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实际等。评审标准的框架为树状结构,从一级逐渐分解为三级评审项目。各专业标准的一级评审项目均对应《规范》中的13个安全管理要素,二、三级评审项目根据对象实际管理需要确定,二级评审项目一般为45个左右,三级评审项目一般约为150个。评分标准按1000分设置得分点,并实行扣分制。在三级项目内有多个扣分点的可累计扣分,直到该三级项目标准分值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最终将千分制换算成标准百分制,评定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三、多策并举推动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

目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度建设已经完成,并审定了一批技术支撑机构,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正处于标准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严峻挑战。各级水利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作为履行监管责任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落实预防为主的治本之策,作为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统筹谋划,完善机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制定达标鼓励政策,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来说,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意味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设备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和作业现场标准化。广大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有节奏、有步骤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利用转换。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采用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介技术支撑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利用咨询服务和现场评审等多种形式,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承担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管理的行业协会,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培训,把工作要求和标准内容迅速传递到每个相关行业,覆盖到每个责任主体。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加强对评审人员及评审单位的严格管理,规范评审工作程序,引导企业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实现水利建设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贡献力量。

[1]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义[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4]肖海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要径和工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洪生伟.标准化管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6]华伟南.新时期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研究[J].中国水利,2012(10).

猜你喜欢

水利标准化单位
标准化简述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填单位 要推敲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