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2014-01-26赵云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角型虹膜眼压

赵云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东 广州 511447)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赵云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东 广州 511447)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合并白内障利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52例(52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对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手术,术后患者的最佳校正视力和术前比较,有显著的提高(P<0.05);患者术后眼压的平均值是(12.5±4.2)mm Hg,和手术前用药之前以及用药之后的眼压比较,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通过观察,患者的前房角有明显的增宽,房角的关闭和周边虹膜前粘连的范围明显减小;患者术后中央前房的深度平均为(3.22±0.36)mm,手术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并提高视力,属于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白内障

在临床上,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选择治疗术式是眼科医师长期争论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闭角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是先开展青光眼的手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还是同时联合手术,在眼科争论不止,观点不一[1]。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技术目前日臻完善,在治疗由于晶状体的因素所引起的瞳孔阻滞青光眼也初见成效。虽然国内外对此均有报道,但治疗的效果争议与质疑较大,需治疗样本和研究结果来证实。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52例(52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对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在51~77岁,平均年龄为(63.0±5.5)岁。患者在接受术前开展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以及眼压的测量,还对眼前节、前房角、前房中央深度进行检查。患者术前的视力有29例<0.1,11例在0.1~0.2,7例介于0.3~0.4,5例>0.4,术前眼压平均值为(27.2± 5.6)mm Hg,药物降压后平均值为(16.5±4.3)mm Hg。

1.2 手术方法

联合手术需由同一人完成,对于经药物控制后,眼压仍然>21 mm Hg的患者,在术前半小时静滴20%的甘露醇250 mL,经过散瞳和表面麻醉[2],在颞侧的角膜缘后1 mm处作一个3.2 mm的巩膜隧道切口,然后用前房穿刺刀在透明角膜缘作一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爱维黏弹剂,然后以5~6 mm为直径开展环形撕囊[3]。对于在术前依然没有散大瞳孔的患者,要沿瞳孔领进行必要的虹膜粘连分离,推压虹膜到周边,从而扩大瞳孔至可开展手术;推压无效者,用调位钩或虹膜拉钩牵拉瞳孔,或采取多点虹膜剪开的方法扩大瞳孔,确保满足手术需要。随后进行水分离与水分层,用超声乳化仪采用原位机械以及超声碎核开展乳化吸除,要吸清皮质,在前房和囊袋之内注入黏弹剂后,植入折叠式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净黏弹剂,水密切口,必要时在球结膜之下注射庆大霉素[4]。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随访,检查患者的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手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t检验,并对视力的变化情况应用Wilcoxon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 果

经过治疗52例眼手术后的矫正视力有所提高,术后仅有2眼的矫正视力<0.1。术后的随访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术前眼压的平均值为(27.2± 5.6)mm Hg,经过药物降压后平均值为(16.5±4.3)mm Hg,而术后3个月患者的眼压的平均值为(12.5±4.2)mm Hg,和手术前用药之前以及用药之后的眼压比较,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通过观察,患者的前房角有明显的增宽,房角的关闭和周边虹膜前粘连的范围明显减小;患者术后中央前房的深度平均为(3.22±0.36)mm,手术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的早期没有发生高眼压并发症,有5例角膜水肿,经治疗后全部恢复。

3 讨 论

晶状体因素是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因素之一,摘除晶状体可彻底的解除因其所造成的瞳孔阻滞,减轻房角拥挤,使关闭的房角开放,从而控制眼压,防止进一步的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前房加深,虹膜的膨隆得到减轻,房角得到加宽,虹膜和人工晶体间均有间隙。结果显示对在术前经过药物可以良好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具有良好效果[5]。不过对于手术远期的疗效,需进行进一步的长时间随访和观察。

[1] 盛迅伦,夏美华,王娟,等.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373-376.

[2] 朱期新,陈耀琴,关山越.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255-1257.

[3] 郑磊,柳林,仲明,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房角改变[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52-54.

[4] Harshi K,Harashi H,Nakao F,et al.Changes in anterior chamber angle width and depth aft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eyes with glaucoma[J].Ophthalmology,2000,107(4):698-703.

[5] 王祥群,曾骏文.超声乳化逸散能量的控制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1):53-56.

R775

B

1671-8194(2014)25-0126-01

猜你喜欢

角型虹膜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