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4-01-25沈华荣宋文坚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德市建德观光

沈华荣,宋文坚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58)

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沈华荣1,宋文坚2*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58)

介绍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业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精品化战略,开展莓农业务培训,提升草莓品质等发展对策。

草莓;休闲观光;发展对策;建德

草莓系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居世界聚合果产量之首[1]。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中国草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草莓种植面积已从1985年的3 300 hm2[2],增加至目前的10.05万hm2,产量达到276.10万t[3]。浙江省是我国草莓主产省份之一,草莓已成为浙江省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4],“浙江草莓看建德”,建德市已在草莓的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技术输出等关键环节形成了成熟的经验,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德市草莓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种植规模过小,生产成本过高,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建德草莓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观光农业作为一种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型高效产业,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休闲采摘、自驾旅游等观光业的兴起,草莓园成为冬季采摘游的最佳选择。因此,拓展休闲观光功能将有效延长草莓产业链,促进建德市草莓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提高草莓种植户的收益。

1 发展现状

建德市共有16个乡镇(街道)107个行政村,近1万户农户从事草莓种植、育苗、销售工作,全市草莓育苗面积达433 hm2,年产量在3万t以上,占浙江省草莓总产量的1/3,总产值达到8亿多元[5];全市共有3 200多人专门从事草莓营销工作,营销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型城市[6];异地种植大放异彩,名声享誉全国,全市有6 500余名莓农在全国16个省(市)的168个大中城市郊区异地种植草莓,面积近1.33万hm2,单位面积的收入是当地种植户的两倍以上[7]。草莓产业已成为建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建德农业的“金名片”。

从2005年开始,建德市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提出打造沿路高效设施农业、沿江休闲观光农业、沿山有机生态农业3个农业产业带[8],引导鼓励农户、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草莓基地建设,积极发挥基地的观光休闲功能来发展旅游业。建德草莓休闲观光产业以草莓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为基本载体,以游客参观、采摘、品尝、购买、游玩为主要内容,以举办建德草莓节等活动为推介手段,以阿里巴巴·建德农食馆等网络媒介为宣传和销售渠道,发展非常迅速,知名度不断提升。

1.1 新技术集成示范,打造草莓休闲观光示范园

建德下涯镇、杨村桥镇等地利用交通和环境优势,从2003年开始建设草莓休闲观光园[9]。草莓观光园聚集了脱毒健康种苗、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新技术以及喷滴灌等肥水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众多新兴技术和新型材料的集中示范点,既提高了草莓品质与安全指数,实现“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目标,也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采摘环境以及普及科学知识的机会。

通过观光园的建设扩大了销路,带动和影响了周边地区草莓种植的发展,辐射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杨村桥草莓休闲观光园,现有13 hm2草莓可供游客采摘,观光采摘收入占总收入近一半,效益十分可观,农户生产积极性高。

1.2 建立专业合作社,助力草莓观光产业发展

发展观光农业,实现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是关键步骤。通过组建草莓专业合作社,制定合作社章程、规定准入条件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改变了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很好地解决了建德草莓观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合作社施行帮扶政策,有组织地带领农户进入市场,打破农户与农户、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界限,通过做好技术指导、市场分析、信息收集、产品销售、促销广告等多方面的营销服务[10],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整合了产业资源,做强了合作社,并做出了品牌。目前,建德共有各类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近百个,在各自地区和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建德市下涯镇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形式,引入国际领先技术,采用阶梯式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建德市首家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该社现有社员120多户,种植总面积130 hm2,年产草莓3 000 t,优质种苗1 000万株,2010年固定资产总值625万元,年销售收入达1 560万元,实现利润160万元,并带动全镇发展草莓430 hm2,年产值达到1亿余元,是草莓产业合作社和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的成功典范。

1.3 举办新安江·中国草莓节,提升建德草莓观光旅游影响力

自2009年2月首届新安江·中国草莓节举办以来,建德市已连续举办了6届草莓节。草莓节以绿色、健康、品质为主题,通过展、尝、购、游、娱等活动[11],让各地游客在“采摘月”“展销月”里全方位感受建德草莓文化,赢得了大量赞誉,扩大了建德草莓影响力。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营销手段的草莓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建德,走入草莓棚内,体会亲自采摘的乐趣。据建德新闻网报道,2008年到建德市采摘体验观光游的客人只有4 000余人次,到2013年已增长至近10万人次,快速增长的游客量带动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农户收益不断增加,草莓667 m2平均产值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8年的9 500余元上升到2013年的2万多元。

1.4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拓宽宣传、销售渠道

为了加速推介建德优质草莓,建德市各级政府和专业合作社利用政府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如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浙江农民信箱、浙江农网等,为农户发布销售信息,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电商行业和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草莓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纷纷开始“触网”,草莓主题网站陆续开通,网络销售比重不断扩大。现在,全国各地消费者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下单,能方便快捷地吃到新鲜的建德草莓。2013年12月,由建德市政府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阿里巴巴·建德农食馆上线,建德草莓等农产品进驻到阿里巴巴,农食馆一系列草莓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建德草莓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建德草莓休闲观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 发展对策

建德草莓休闲观光产业建设已初见成效,形成了以观光示范园为载体,以采摘体验、生态观光、美食玩乐等为特色,产业规模经营初见成效,运营机制逐步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草莓产业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还产生了一些具有时代背景的新问题,如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户文化素质及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等,这些已逐步成为制约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开发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对此,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2.1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合理规划布局

建德市为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草莓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土地分散、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农民种植观念落后、农户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建德草莓的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满足不了草莓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非常必要[12],由政府出面把暂时闲置或者生产技术不高、经济效益较差的土地租赁整合,再按照规划统一出租,适当集中连片,以适应规模化经营需要,推进观光示范园区建设。

2.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功能

提高草莓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既可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节省人力工本,节约水电资源,又可让游客感觉舒适和干净,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是草莓增产增收的有效手段,更是吸引游客的独特资本。目前,建德部分种植户已应用立体栽培、无土栽培、喷滴灌等设备,但并未大面积普及,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莓农增加设施成本投入,着力发展大棚温室栽培设施、微喷灌设施和深加工配套设施,建设一批高档次、高质量、高效益具有建德特色的设施农业基地[13],带动、辐射、影响周边地区草莓发展。

观光农业涉及的行业多,其发展需要水电、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支撑。目前,建德草莓观光产业以自驾采摘游为主,各草莓示范园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洗手间、食宿农庄等条件尚不成熟,这种模式所吸引的游客有地域局限,产生的效益也有限。因此,结合建德鲜明的农村特色、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厚实的人文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有机融合旅游产业要素,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娱乐项目,是建德草莓观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举措。要统筹好草莓示范园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引导莓农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跟风,要根据市场、资源、技术及区域优势如自然生态、农家食宿、劳作体验、风貌古村、民俗风情、手工艺品、农特产品等,围绕草莓特色基地打造精品观光园,争取做到“一园一品”,努力实现草莓园区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

2.3 实施精品化战略,提升草莓品质

政府应引导建德草莓观光产业往精品化方向发展。通过实施重点示范项目来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对草莓优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研究探索更先进适用的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出“好吃、好看、营养、安全、效益高”的优质草莓产品。目前,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的精品草莓科技示范园内,新品种种植区里筛选出了适宜建德市栽培的品种有章姬、红颊、佐贺清香、阿玛奥等新品种。红颊草莓667 m2产量比普通丰香草莓高80 kg左右,而且外形美观、香味浓、口感好、品质佳,平均销售价也比丰香草莓要高出一倍,更受消费者青睐[14]。因此,不断增加品种储备,不断推陈出新,推广更具有竞争力的草莓品种,是建德草莓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质量安全是精品草莓的最重要特征,草莓观光园区要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按照《草莓脱毒种苗》《无公害草莓》等标准的要求,规范操作程序,严控产地环境质量,加强草莓生产资料监管,重点做好脱毒种苗培育、土壤消毒、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技术的应用,确保草莓品质。

2.4 扎实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莓农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德有近1万户农户从事草莓生产销售,大多数莓农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口口相传或者自行摸索的,而且大多数莓农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新兴的观光农业了解不深,缺乏服务行业和旅游行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常态化、针对性地开展莓农培训工作。第一,各级农业部门和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短信、网站、微博、微信等公共服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农户发布、推送各类行业新闻、农业技术等。第二,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莓农的业务能力培训,组织莓农赴外地和其他行业示范基地观摩学习,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定期邀请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针对建德实际问题,围绕草莓种植各个环节,做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咨询,如做新品种栽培、组培脱毒苗繁育、土壤消毒技术、农产品安全和质量,以及草莓示范园区创意设计和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第三,要扩展培训范围,集中力量和资源对莓农进行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专业培训,促进莓农解放思想,提高莓农学习能力,加强经营管理、服务礼仪、形象打造、解说技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训,为建德草莓休闲观光产业集聚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推动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产业再上新台阶。

[1] 段辛媚,赵亚夫.草莓品种与栽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4-85.

[2] 毛碧增.草莓健康种苗繁育及标准化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

[3] 2012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J].中国蔬菜,2014(1):94.

[4] 何伯伟,毛碧增,童英富,等.草莓脱毒种苗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5(2):94-96.

[5] 李有香,吴建军.建德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2(5):18-19.

[6] 童英富,廖益民.建德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柑橘,2008,25(1):5-8.

[7] 童英富,廖益民,邵忠,等.建德市异地种植草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11):10-12.

[8] 傅卫权.融入大都市,实现大发展-建德市全力融入杭州经济发展圈[N].杭州日报,2007-09-29(1).

[9] 童英富,周自新.建德市草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7):10-11.

[10] 万国伟,安部淳.蔬果主产地农户主导型合作组织营销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浙江省建德草莓产地为例[J].农村经营管理,2013(7):118-122.

[11] 方学勤,严卫华.第3届建德新安江·中国草莓节开幕[N].杭州日报,2011-02-27日(1).

[12] 孔樟良,童英富,夏雨良,等.建德草莓的产业提升途径探讨[J].浙江柑橘,2006,23(2):4-6.

[13] 张小英,邵显跃.建德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37-238.

[14] 孔樟良,童英富,张国珍,等.设施栽培草莓新品种红颊引种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3,32(5):61.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68;TU 986

A

0528-9017(2014)11-1719-03

文献著录格式:沈华荣,宋文坚.建德市草莓休闲观光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1719-1722.

2014-08-1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20B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大学校长专项(2013XZZX006)

沈华荣(1986-),男,浙江建德人,硕士研究生。E-mail:shrly@zju.edu.cn。

宋文坚。E-mail:swj@zju.edeu.cn。

猜你喜欢

建德市建德观光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浙江省建德市: 文明浸润一座城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建德市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