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的生活方式与护理宣教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14-01-25周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我院血压情况

周海燕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广东 汕头 515000)

合理的生活方式与护理宣教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周海燕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广东 汕头 515000)

目的 对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护理宣教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来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受检的100例高血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检者落实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并对体检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指数情况进行比较,并进行1年时间的随访,从而总结合理生活方式和护理宣教对高血压体检患者的影响。结果 所有体检者经过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后,通过对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以及随访1年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显示患者的吸烟情况、不规律饮食情况、缺乏运动情况、心理失衡情况以及体质差情况均有所改善,血压指数也有效下降,P<0.05。结论 经研究得出,合理生活方式以及护理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习惯,从而使患者的血压情况得以控制,值得推广和普及。

合理生活方式指导;护理宣教;高血压体检者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些不健康和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出现,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目前依旧存在相关的问题,“三高三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致死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以及低控制率。高血压的出现,也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以及心肌梗死发病率相继上升,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我院通过对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份体检的100例高血压体检者落实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体检的100例高血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体检者有71例,女性体检者有29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平均年龄为43岁。

1.2 方法

收集所有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身体质量情况以及家族史。之后对所有体检者进行合理生活方式的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在合理生活方式指导方面,主要包括了合理饮食指导、戒烟戒酒、运动指导、心理指导。护理宣教则是对以健康讲座进行开展,包括对高血压的病情以及控制措施进行宣讲,从而使体检者对于疾病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落实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如果体检者自身教育文化程度不足,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讲解模式进行宣教。对所有体检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测量,并进行每月一次上门随访以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并对随访期间体检者的血压情况和生活方式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血压体检者干预前后以及随访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

高血压体检者经过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后,经过随访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在生活方式上有所变化。其中吸烟率、不合理饮食率、缺乏运动率、心理失衡率以及体质<25 kg/m²率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对病情的掌握情况以及合理服用药物情况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高血压体检者干预前后以及随访过程中血压指数的变化情况

所有体检者在干预前的平均收缩压以及平均舒张压为163.6和104.2 mm Hg,干预后,平均收缩压以及平均舒张压为144.3和88.6 mm Hg,随访3个月后为137.4和84.8 mm Hg,随访6个月后为137.4和82.4 mm Hg,随访1年后为130.1和80.3 mm Hg。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经过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后,血压指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明显下降。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本身的发病、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情况缺乏,在合理用药以及有效控制上情况也不乐观,相关研究和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占总人口的18%,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开始相继上升,相关研究还表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患者平时的生活情况有所关联[2]。

3.1 心理因素

在目前,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开始不断加大。相关资料显示,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精神紧绷的环境氛围中,自身的血压指数会显著上升。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心理宣教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护理内容。心理护理宣教的实施,能够指导患者在激动、紧张以及刺激等心理状态进行自主调节,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3.2 运动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血压指标与患者的体质数指数有所关联,患者的体质指数越高,则血压也将升高。由此可见,患者需要对自身的体质指数进行严格控制,并加强运动,增强自身的身体条件,从而有效控制自身的血压指数。

3.3 生活习惯

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血压指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要对食盐摄入量进行控制,每天不得超过6 g;多食用果蔬,减少高热量以及油炸类食物的食用,增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日常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及时补充钙和钾,多饮水,严禁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另外患者还需要根据医师的说明进行药物服用,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综上所述,我院护理人员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并使患者血压指标得以下降。由此可见,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以及护理宣教在高血压体检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1] 吴家兵 高血压的流行及其初级预防综述[J].安徽预防医学,2009,12(1):40-44.

[2] 顾东风,JiangH,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37(6):84-89.

R473.5

:B

:1671-8194(2014)06-0220-02

猜你喜欢

我院血压情况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脱发 养“老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最怕啥
特殊情况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