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1-25邓新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老年病医护人员血压

邓新梅

(五华县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400)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邓新梅

(五华县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400)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增多,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总结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包括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其对其心理进行的分析,并有相关的护理措施。

老年;高血压;护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是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是现在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而且很有可能导致残疾,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群体的健康和长寿,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精神紧张等症状。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饮食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他们的膳食结构很不合理。如高血压患者不应该食用含盐量较高的食物,但是一些老年患者却不以为然,结果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风险。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注重严格执行医嘱。他们没有依照医师的吩咐在规定的时间吃药,这也同样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险。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要求患者必须长时间服用专门药物,但是许多老年患者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影响了治疗效果。一些老年人对高血压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当高血压前期症状出现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结果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得了病。通过调查发现,有45%的老年人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时才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疾病,有72%的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本身以及相关信息了解非常少,缺乏一定的疾病意识和心理准备。

2 老年高血患者心理分析

2.1 恐惧焦虑型

高血压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治愈难度很高,而且一旦患病就会伴随终身,随着病情的恶化,还会出现许多并发症。面对此类情况,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产生心理落差;同时由于同外界的交流减少,医院活动范围狭窄,感觉到孤独。长此以往则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这种情绪更会导致肾上腺活动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产生恶性影响。

2.2 积极乐观型

这类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高,个人素养很高,对高血压疾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他们性格比较开朗,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且能够积极地配合医师的护理治疗。

2.3 “无所谓”型

这类老年患者疾病症状不明显,长期不能恢复健康加上年龄过大,对自己的身体恢复失去信心,他们对病情的认识也不够,对康复不再抱有希望,进而不配合治疗,再加上一些老年人自身反应就比较迟钝,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通常表现为不按规定吃药,对作息时间也不在意,偶有不适,也只会认为是自己血压高了一点,没什么大不了。这样也会影响其后期的治疗[2]。

2.4 极易动怒型

这类患者往往年轻时是高学历、高知识分子,以男性居多。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失去了活动的空间,所以对生活小事也存在着极度地不满,往往会无缘无故地对子女和自身发脾气。

3 护理措施

3.1 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

降压药是大多数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必备之物,老年患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服用。服用降压药时,患者的血压应该是处于稳定状态,最忌讳的服药方式是血压升高后才服用,血压降下去就停药,这样会导致患者血药波动较大,会对身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老年人的体液相对较少,内脏功能相对较弱,经常会出现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所附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服药的时间,要注意适度降压,而且要进行密切的观察,根据动态血压适当地进行调整。而且要用字体较大且颜色较深的标签明确标注药物服用的时间和剂量,以便于老年人记忆,以确保能够按时吃药。

3.2 生活方式指导

①在日常生活方面,首先应该督促老年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督促他们每天早睡早起。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要叮嘱他们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的情绪时刻都保持轻松愉悦,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也要防止他们疲劳过度,这会给他们的疾病治疗带来很多益处。②一些老人喜欢喝酒或抽烟,在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应该督促老年高血压患者戒掉这些习惯。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而尼古丁会使人的交感神经核中枢神经产生兴奋,从而使得人的心率加快,与此同时,人体内还会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致使小动脉收缩,这些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老年病患抽烟,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如果患者饮酒,还会使得身体出现动脉硬化现象,这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医护人员应该严格限制老年病患饮酒抽烟。③医护人员应该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让他们吃含盐量较低的食物。医护工作者可以组织老年病患在户外进行慢跑活动或者练习太极拳,从而增强他们身体的抵抗能力[3]。在日常生活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该超过5 g/d,医护人员要和病患家属通力合作,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家属要和患者耐心沟通,使他们得以接受。而且还应该鼓励老年患者尽量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不吃腌制食品等。

3.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如老年病患的焦虑、紧张、激动等心理都会影响到其后期的治疗。所以,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老年病患耐心、真诚的沟通,彼此间建立起情感连线,尽量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医护工作者还要进一步了解病患的内心顾虑,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从而使他们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

4 结 语

近些年来,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高血压疾病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为了使高血压疾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在日常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老年高血压病患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让他们对高血压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要积极引导他们合理控制饮食,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而且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的使用药物等,尽可能地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1] 王晓灵.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67.

[2] 顾丽欣.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725.

[3] 薛春花.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11.

R473.5

:A

:1671-8194(2014)06-0206-02

猜你喜欢

老年病医护人员血压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Joseph F. Engelberger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