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封式截囊在小切口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熟期植入术晶状体

于 婷 陈 涛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大连 116100)

信封式截囊在小切口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于 婷 陈 涛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探讨小切口过熟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前囊截囊的方法。方法 39例43眼过熟期白内障患者,截囊针在上方直线刺破前囊膜,以囊膜剪沿线状囊膜弧度向两侧剪切至9点和3点位,形成囊膜瓣。结果 39例43眼过熟期白内障无1例囊袋口放射状撕裂、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断离。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术中采用信封式截囊技术,囊袋口撕裂的机会显著减少,后囊的安全性明显增加,该方法操作容易,最大程度保证了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的完整性,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

过熟期白内障;信封式截囊;小切口;应用

过熟期白内障是老年性皮质型白内障发展到后期的一种类型,此类白内障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地区性复明工程的深入开展,这部分患者也获得手术机会得以重见光明。由于过熟期白内障的特殊性,此类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论是囊外摘出还是超声乳化吸出,前囊的截囊都是重要的步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复明工程中施行的小切口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手术共39例43眼。男17例,女26例;左眼18例,右眼25例;单眼39眼,双眼4例;年龄67~89岁。术前视力:光感17例,FC/眼前26例。晶状体皮质乳白色、核棕红色16例,前囊膜增厚钙化13例,晶状体皮质溶解伴虹膜震颤、核下沉7例。

1.2 手术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术前30 min术眼充分散瞳,2%利多卡因+0.89%罗哌卡因2~3 mL作球后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手术经过:作以上方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距上方角膜缘后2 mm制弦长6.0 cm反弧形半层巩膜切口,隧道分离达透明角膜缘内1 mm,3时位透明角膜缘辅助侧切口,注入玻璃酸钠于前房。切穿上方巩膜切口,截囊针上方直线刺破前囊膜后,乳白色晶状体液化皮质溢出,用林格液冲洗前房皮质,以囊膜剪沿线状囊膜弧度向两侧剪切至9点和3点位,形成囊膜瓣,核松动,前房注入黏弹剂,扩大隧道切口,使内口大于外口,在前囊膜下使用水力分离晶状体皮质与核、挽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中。以撕囊摄夹住左侧前囊片切口的末端往右撕拉,使之与右侧切口相遇,形成一个相对圆形的无前囊区。术后处理:术眼交替滴用复方新霉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2 结 果

本组39例43眼过熟期白内障均顺利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无囊袋口放射状撕裂、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离等截囊并发症,术后也无因挽核引起的角膜内皮功能使代偿。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 d视力>0.5者29例(67%);术后2 d视力>0.5者33例(77%),>0.3者37例(86%)。

3 讨 论

白内障是一种主要致盲眼病,过熟期白内障又称Morgagnian白内障。成熟期白内障未及时手术,晶状体皮质液化成乳白色,晶状体因水分继续丢失而体积变小,囊膜皱缩,有的囊膜失去张力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变性和松弛,前房加深,出现虹膜震颤,易发生晶状体脱位[1];因为囊膜变性,通透性增加或出现细小的破裂,液化的皮质漏出时,可发生晶状体诱发的葡萄膜炎;长期存在于房水中的晶状体皮质可沉积于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堵塞前房角,引起继发性青光眼[2]。所以诊断为过熟期白内障的患者,应及时手术。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能使患者脱盲脱残,而且大多数能恢复正常视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靠手术医师的双手和价廉的手术器械同样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方法[3],作为基层卫生单位,来自农村的患者群,有一部分白内障患者为成熟期和过熟期,过熟期白内障术中无论采用开罐式截囊还是连续环形撕囊都会因为晶状体皮质液化、溢出导致术野欠清及前囊膜张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操作,易造成悬韧带断离及后囊膜破裂,以至于放弃植入人工晶状体,我们在临床中所用的改良信封式截囊增加了人工晶体植入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风险。信封式截囊,在上方直线刺破前囊膜后,遇到大而硬的核,可以适当地向9点和3点位增加截囊长度,形成囊膜瓣,使核易于通过,挽核时两侧囊膜受力方向与截囊方向不一致,囊膜不易撕裂,而且截囊口两侧线状弧度使最后完成撕囊变得容易,最终可以形成近似光滑完整前囊边缘,有利于人工晶状体的固定。使用水力分离晶状体皮质与核、囊膜与皮质,囊袋内冲洗皮质,保护了角膜内皮,减少术后角膜内皮功能使代偿的发生。通过临床实践对信封式截囊在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有以下体会:①不受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的影响,术中针刺前囊膜后出现“冒烟”现象,以林格液冲洗后不影响前囊膜观察。而连续环形撕囊溢出的乳化皮质使视网膜红光反射消失,导致前囊膜观察不清,必须在前房内注入黏弹剂以增加前房压力维持深度,撕囊时用力方向必须适时更改,很难控制,极易使囊袋口放射状撕裂。②小切口信封式截囊手术大大改善了原来大切口的缺点,前房稳定、虹膜不易脱出;较短的隧道切口易于器械的操作和出核;信封式截囊可以使水分离、脱核、挽核、冲洗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在前囊下进行,有效地保护角膜内皮,防止因水流、挽核等操作对角膜内皮的损伤[4]。③前囊膜剪开范围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易于脱核、挽核的大小,且可以同时降低下一步注吸皮质的难度。④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我们认为信封式截囊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小切口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中截囊的困难,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在基层医药的防盲手术中,开展小切口信封式截囊法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经济、易学、可靠。

[1] 林振德,李绍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133.

[2] 惠延年.眼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100.

[3] 袁佳琴.人工晶体植入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

[4] 张素华,钱军,唐义灵,等.百赖式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对角膜的影响[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6):522-523.

R776.1

:B

:1671-8194(2014)06-0135-02

猜你喜欢

熟期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双低油菜品种早熟性对比试验小结
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
干细胞与晶状体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