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15例临床分析

2014-01-25张玉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肺栓塞二聚体肺动脉

张玉芳

(登封市中医院,河南 登封 452470)

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15例临床分析

张玉芳

(登封市中医院,河南 登封 452470)

目的 分析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价值。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共2796人,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15例,总结诊疗过程。结果 15例肺栓塞患者表现有:咳嗽加剧10例,呼吸困难加重6例,少量咯血1例,一过性意识丧失1例,血压下降3例,发绀9例,颈静脉充盈7例,心率增快11例,两肺干湿性啰音明显增多8例,双下肢周径不等大2例,单侧下肢水肿1例,双下肢水肿2例,D-二聚体>500 μg/L15例,低氧血症15例,下肢静脉彩超9例异常,6例未见异常,心脏彩超以肺动脉压升高和三尖瓣反流为主,13例患者行CTPA,10例有肺动脉或分支发现充盈缺损。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易误诊为原发病加重、冠心病等。在治疗效果已经显现后,再次出现病情加重时,应考虑APTE,并立即进行相关检查,老年肺部感染,由于多数有慢性病史,卧床时间长,是APTE的高危人群,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有效的抗凝治疗。

老年肺部感染;急性肺栓塞;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死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而起诊断过程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因此对其的研究很重要。2008年以来,我院科室收治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acute pulvn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1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作者所在科室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共2796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肺栓塞15例,发生率0.54%,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6岁。

1.2 临床资料

1.2.1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咳嗽、咳痰表现,发热11例,呼吸困难8例,入院时摄片均有支气管肺炎影像学表现,既往有慢支病史9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3例,入院经治疗5~10 d,病情好转后突然出现咳嗽加剧10例,呼吸困难加重6例,少量咯血1例,一过性意识丧失1例,血压下降3例,发绀9例,颈静脉充盈7例,心率增快11例,两肺干湿性啰音明显增多8例,双下肢周径不等大2例,单侧下肢水肿1例,双下肢水肿2例。

1.2.2 辅助检查

15例患者D-二聚体测定显示15例均>500 μg/L,其中4例>10000 μg/L,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15例,其中低于60 mm Hg 11例。15例均行髂静脉、下肢静脉彩超检查,2例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髂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下肢血流缓慢,2例下肢静脉自显影,余6例未见异常;心脏彩超:重度肺动脉高压伴重度三尖瓣反流4例,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中度肺动脉瓣反流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5例,正常2例。行CT肺动脉造影(CTPA)13例,结果:10例在肺动脉或/及分支发现充盈缺损,其中2处3例,3处3例,4处4例,3例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检查9例,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变化2例,窦性心动过速7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部分导联ST段压低2例。

1.3 诊治过程与预后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考虑到APTE的7例,考虑为出现慢支发作4例,肺部感染加重4例,对疑诊为APTE者即行D-二聚体测定,心脏、下肢、髂静脉彩超、CPTA,确诊后给予溶栓6例,第二天开始抗凝治疗,1例氧分压68 mm Hg,未溶栓,直接抗凝治疗,1例严重病例,溶栓未结束死亡,余均预后良好。考虑为慢支急性发作,肺部感染加重者给予更换抗生素、平喘、糖皮质激素应用,强心药物应用等处理,病情不见好转,或缓解不明显,至12~72 h后才考虑APTE,给予进一步检查D-二聚体、CTPA、彩超等确诊,2例大面积APTE患者尿激酶溶栓后抗凝治疗,1例痊愈,1例溶栓过程中死亡,余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均好转出院。

2 讨 论

本组病例,在发生APTE后的主要表现是病情好转后突然出现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加重,发绀、两肺干湿啰音增多、心率增快,但这些表现特异性不强,不能诊断是否合并APTE,需进一步检查。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为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对APTE诊断敏感性达92%~100%,特异性40%~43%,若低于500 μg/L,可基本除外APTE[1]。本组15例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为APTE的初步诊断提供了依据。

下肢静脉彩超:A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考虑PTE诊断的同时,必须注意是否存在DVT,特别是下肢DVT,但需注意,半数以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2]。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印证了上述观点。因此,疑似PTE时,不论有无下肢DVT的症状,均应常规进行下肢彩超检查,同时,没有下肢DVT,不能排除PTE。心脏彩超检查:本组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升高和三尖瓣反流,尚有2例心脏彩超正常。

在多排螺旋CT已经普及的基层,CPTA不失为诊断APTE的重要手段。CPTA可以清楚显示肺动脉主干至亚段血管腔内直径2~3 mm的低密度充盈缺损,是发现肺动脉内栓塞的直接证据。本组13例行CPTA,10例发现多处充盈缺损,3例未发现异常。螺旋CT诊断PTE是目前最常用的确诊手段[2]。敏感性53%~59%,特异性78%~100%[3],且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无损伤。

本组9例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典型的SⅠQⅢTⅢ无1例,但有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的心电图,本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心电图检查对APTE特异性不强。APTE症状多样,但均缺乏特异性,症状严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可以从无症状、隐匿,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猝死。典型APTE的临床表现有“三联征”,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但仅见于20%的患者[2]。

由于APTE常常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冠心病等疾病,本组15例患者,在第一时间正确诊断的只有7例,正确诊断率只有46.7%,多数病例没有在第一时间考虑到APTE。

APTE的易患因素主要有[4,5]:心肺疾病,最常见于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冠心病、肺心病、家族史;年龄与性别(肺栓塞的发病来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妊娠与避孕药;恶性肿瘤、吸烟、肥胖、血糖升高、有创操作及手术等。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13例有慢性病史,又由于肺部感染、卧床时间长等PTE的易患因素,是APTE的高危人群,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如果有其他APTE的易患因素存在,应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即给予有效的抗凝治疗。在治疗效果已经显现,再次出现病情加重的表现,应考虑APTE,病立即进行相关检查,排除或确定APTE,以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

老年肺部感染合并APTE的治疗与PTE相同,在此不再讨论。由于本组病例标本较少,关于老年肺部感染发生PTE的预防、诊断及流行病学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1] Moua T,Wood K.COPD and PE:A clinical dile-mma[J].Int J COPD,2008,3(2):277-284.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87.

[3] Oudkerk M,van Beek EJ,Wielopolski P,et al.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conventional pulmonary ang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a prospective study[J].Lancet,2002,359(93 18):1643-1647.

[4] 陶林.肺血栓栓塞症的研究现状及诊疗进展[J].柳州医学,2009,22(2):96-97.

[5] Zaglool SS,Zickri MB,Abd El Aziz DH,et al.Effect of Stem Cell Therapy on Amiodarone Induced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Albino Rat[J].Int J Stem Cells,2011,4(2):133-142.

R563.5

:B

:1671-8194(2014)06-0132-02

猜你喜欢

肺栓塞二聚体肺动脉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