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2014-01-25姜明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螺旋

姜明新

(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116400)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姜明新

(大连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11640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16排西门子Emotion16CT机,进行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扫描诊断。结果 本研究组40疑似PE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检测出27例,经临床诊断,最终确诊PE 29例,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漏诊2例,为6.8%,误诊0例,正确率为93.10%。结论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有效进行肺动脉栓塞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血栓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惊恐、咳嗽、晕厥、腹痛等[1]。目前,该病的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检查手段,减少漏诊、误诊的失误尤为重要。多层螺旋 CT(MSCT)血管造影是目前认为诊断肺动脉栓塞最准确的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诊断,诊断结果较为理想,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15例;年龄范围25~71岁,平均年龄(47±2.1)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4例、胸痛17例、咯血11例、惊恐3例、咳嗽21例、晕厥4例、腹痛9例。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检查仪器为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首先进行CT扫描,具体步骤:①进行扫面前仪器调试检查,其电流、电压、螺距、准直器宽度分别为100 mA、120 kV、1.0、6 mm×6 mm。②患者取仰卧、屏气。③CT机行胸部扫描,范围:全肺,时间:6 s。CT扫描完毕后行肺动脉血管造影扫描,具体步骤:①进行扫面前仪器调试检查,其电流、电压、准直器宽度分别调整为85 mA、120 kV、3 mm× 1.25 mm,螺距不变。②给予患者非离子型水溶性碘剂静脉注射,药量为80~100 mL,浓度为350 mgI/mg,注射速度控制在2~3 mL/s范围内。③18~25 s药物发挥作用后开始扫描。④分析扫描数据。

2 结 果

本研究组40疑似PE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检测出27例,经临床诊断,最终确诊PE29例,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漏诊2例,为6.8%,误诊0例,正确率为93.10%。

3 讨 论

肺动脉栓塞是血栓或其他物质脱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其发作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妊娠、血液的高凝状态、长期骨折卧床等[2]。此类病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一般常规检查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造成误诊,漏诊的失误较多。在临床诊断上采用影像学检查,近年来,随着CT影像技术的发展,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为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重要手段。螺旋CT包含有单层螺旋、双层螺旋CT、多排螺旋CT,具有扫描快、诊断正确率高及分辨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认为诊断肺动脉栓塞最准确的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使用。

MSCT显示的肺动脉影响十分清晰,能够有效鉴定慢性PE、急性PE,判断PE的病灶位置及范围,观察溶栓效果。充盈缺损是PE的直接征象,主要位于段、或肺动脉,体现在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上[3]。MSCT扫描的角度与血管行走情况能够影响血栓影像的形成:若影像显示血栓位于血管壁,则MSCT扫描的角度与血管行走呈平行状态;若影像显示血栓附着在管腔内,则表示MSCT扫描的角度与血管行走呈垂直状态。若血管处于完全栓塞状态,影像呈不规则、杯口装。由于PE病灶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4]。因此,必须对肺部血管组织分布情况十分了解,且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在阅片时注意全面检查影像的微小异常点,避免遗漏。MSCT扫描时间仅需6 s,大大缩短了患者在扫描屏气的时间,避免患者因此产生呼吸运动及心跳异常,影像扫描结果。本研究组40疑似PE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检测出27例,经临床诊断,最终确诊PE29例,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漏诊2例,为6.8%,误诊0例,正确率为93.10%。由此得出,CTPA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有效进行PE诊断。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CTPA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造影剂可能会引起患者过敏、X线辐射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对亚段肺动脉PE的诊断不准确,对阴性检查结果容易造成漏诊等,且机器检查容易受外在因素例如操作失误、机械问题等影响[5]。因此在进行PE诊断过程中,不能仅以CTPA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症状进行最终判定,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机械故障、造影剂过敏、呼吸严重障碍、对亚段肺动脉PE的诊断不准确等造成阴性检查结果容易导致漏诊。PE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惊恐、咳嗽、晕厥、腹痛等。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以下几种:①患者右心室存在负载过大的现象。②患者右心室出现负荷急剧增加情况。③患者左心室无异常,右心室无增大症状但负载过大,且伴有肺动脉高压。④患者出现呼吸障碍,且由常见肺部疾病以外原因引起,和肺部体征不协调。⑤患者出现严重呼吸障碍,患者取平卧不影响呼吸情况。⑥患者突然休克或昏迷。

综上所述,CTPA诊断PE是一种有效、便捷、安全的方法,可作为PE诊断的首先方法推广使用。由于CTPA存在一些局限性,在进行PE确诊时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症状进行综合判定。

[1] 罗焱,张青,胡云,等.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35-138.

[2] 张福洲.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36):6-7.

[3] 陈红莲,赵变歌.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8):88-89.

[4] 杨德根.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J].当代医学,2011,17(25):49-50.

[5] 舒英,张燕玲,付平.肺栓塞的循证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451-453.

R563.5

:B

:1671-8194(2014)06-0089-02

猜你喜欢

肺动脉栓塞螺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