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艳虹治疗小儿泄泻临床经验

2014-01-24李聚梅通讯作者秦艳虹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肉桂健脾脾胃

李聚梅 韩 燕 通讯作者:秦艳虹

(1.太钢总院迎新医院,山西 太原030008 2.山西中医学院)

小儿泄泻是儿科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重者泻下无度,易气阴两伤,久泄迁延不愈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西医学称本病为小儿腹泻病。目前,西医对非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秋季腹泻和慢性顽固性泄泻疗效不佳,而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显现出优势。

秦艳虹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教研近30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对于小儿泄泻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有幸跟随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心得介绍如下。

对小儿泄泻理法方药的认识

小儿脾常不足,一旦寒温失调,或乳食失节,均能使脾胃功能失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清浊不分,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并走大肠而成泄泻。其中脾虚湿盛是发生小儿泄泻的内在基础,风寒暑湿是诱发本病的外因条件。运脾祛湿是治疗泄泻的关键[1]。临证时,重在辨清病因、轻重、虚实,治疗上运脾之药宜以轻灵为要:一为用药的药性宜轻平清灵,如陈皮、枳壳、藿香等;二为用药药量宜轻灵,轻灵则能鼓动气机,过重则反克伐小儿脾胃升发之气。

小儿泄泻临床治疗特色

1.自拟温运汤,随证加减。著名儿科专家江育仁[2]提出:“健脾不在补而贵在运”的观点,秦艳虹[3]总结吴康衡主任医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出“健脾贵运,运脾贵温”的观点,认为运化必赖于阳气,中焦气机得温则运。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自拟温运汤治疗小儿泄泻取得良好疗效。其组成:苍术10g,茯苓10g,藿香10g,陈皮8g,山药12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肉桂5g,炮姜3g,桔梗6g。其中山药补脾止泻;肉桂温运阳气;炮姜温中,与山药、肉桂共为君药。茯苓健脾助运,利水渗湿;苍术运脾燥湿,宣阳化浊;陈皮、藿香芳香化湿、调理气机,共为方中臣药。山楂消食化积;鸡内金运脾开胃,善消各种食积;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浮为使药。全方具有温运除湿、健脾止泻之功,兼有调理脾胃、消食导滞之力,对证属脾虚湿困的婴幼儿腹泻疗效甚好。

临床运用需随证灵活加减:如偏寒湿泻者,加苏叶、桂枝;偏湿热者,加黄芩、葛根清热燥湿;风寒者加防风;若里寒而腹痛、腹胀者,加芍药甘草汤合木香、厚朴;饮食不节,苔白厚腻者,加焦神曲、炒莱菔子;呕吐者加生姜、砂仁;脾虚者,加党参、炒白术;偏阳虚重者,加制附子;气阴两虚者加党参、乌梅、炙甘草;阴竭阳脱证加生脉散、参附龙牡救逆汤;发热口渴者加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久泻脱肛,便后哭闹不宁者可加太子参、升麻、炙黄芪、诃子升阳、固涩止泻;久泻阴伤者加石斛、麦冬养阴生津。

小儿泄泻,每有屡治不愈、迁延日久者,秦老师指出应及时适当地加固涩药物。固肠止涩法之运用,必须具备苔净,腹软,溲通,无表证和里积等条件,方为合宜。

2.内病外治。小儿脏气轻灵,肌肤薄嫩,药物易透,外治法使用得当,随拨随应,还可避免不愿服药的困难。因此秦老师常在临证中配合使用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泄泻,如推拿、穴位贴敷等方法,效果满意。

3.治养并重,辅以食疗。《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曰:“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秦老师在小儿的养护方面经常与家长耐心沟通,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零食,按时进食正餐,以护脾胃;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泄泻发作时可用苹果煎汤代茶饮服,怀山药粉或炒小米粉煮成糊状喂养,可养胃补脾,利于迅速止泻。

典型病例

患儿某,男,11个 月。初 诊:2013年12月10日。主诉:大便稀泻6d。6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蛋花汤样水便,每天10余次,无发热,时有恶心,纳差,皮肤干皱,啼哭少泪,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小便少。眠可。舌淡红,苔花剥,脉细。查体: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肠鸣音亢进。进一步追问有进食油腻史。神倦、唇红,中度脱水貌,咽轻度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指纹淡紫。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细菌培养:阴性。西医诊断:婴幼儿腹泻、中度脱水。中医诊断:小儿泄泻。证属脾阳不足,水湿下注。治疗:温运脾阳,升清止泻。①药用:山药12g,茯苓12g,山楂10g,鸡内金10g,肉桂5g,炮姜6g,苍术10g,藿香10g,白豆蔻10g,陈皮8g,姜半夏6g,桔梗6g,甘草6g。水煎,少量频服,每天1剂,并嘱多饮水(为糖盐水);如泻下次数增多要加口服补液盐;暂停添加辅食,最好母乳喂养。②小儿腹泻磁疗贴。取穴:神阙穴。24h换1次。③推拿按摩:推补脾经500次,推补大肠经200次,推三关300次,摩腹5min,推上七节骨300次,捏脊3遍。每日治疗1次。

二诊:2013年12月14日。服前方2剂后大便次数为每日2次,量少呈糊状。4剂后粪质成形,尿量增多,逐渐有汗出,四肢转温,舌质淡,苔薄白。并已开始加少许辅食,说明脾运有恢复之势。继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巩固疗效。并指导饮食要定时定量,忌生冷、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不强制进食,缩短进食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多食新鲜柔软易消化的食物,缓慢添加辅食,由单一逐渐过渡到多样,还要加强户外活动。

按:本例患儿无明确感染史,系宿乳内蓄夹湿伤脾,脾阳不足,水湿下注而泄。方中温阳药肉桂、炮姜量小却起着重要作用。《名医方论》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从现代医学角度讲[3],温阳药具有扩张胃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循环及肠功能紊乱作用,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抑制条件致病菌繁殖。还可改善肾脏微循环,达到利尿、分利大便作用。

小儿止泻贴由丁香、肉桂、荜茇组成,均为辛温、香燥之品,符合脾“喜燥恶湿”之性,紧扣“健脾贵运,运脾贵温”之治则,具有温中健脾止泻之功用。小儿推拿疗法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推补大肠经、上七节骨温阳止泻,固肠涩便;推三关可益气活血,扶正祛邪;配合捏脊以调和阴阳气血,温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

病轻要减少饮食,病重要禁食,用米汤或糖盐水或补液盐渐渐饮入调养。治疗中始终不忘补液。只有补液与止泻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泄泻后不论何因均损伤脾胃,因此治疗要以健脾收工。

结语

泄泻一病,“湿为主因,病在脾胃”。泄泻发病,与湿邪中阻有密切关联。治疗中主要抓住“湿”和“脾胃”。用化湿、燥湿、利湿和健脾、运脾、温脾之法综合治疗。从秦艳虹教授对于小儿泄泻的治疗来看,用药上体现了“健脾贵运,运脾贵温”的观点,治疗结合了内病外治的方法,辅以食疗,最后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更是不容忽视。过程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蕴含着许多丰富的道理。

[1]史宇广.小儿腹泻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40-42.

[2]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J].中医杂志,1983,7(1):6.

[3]秦艳虹.“健脾贵运,运脾贵温”——重视温阳药在小儿泄泻证治中的运用[J].中医药研究,2000,16(2):3.

猜你喜欢

肉桂健脾脾胃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