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4-01-23王金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股骨头股骨出血量

王金辉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王金辉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动力髋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23例)与对照组(动力髋内固定治疗23例),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下床负重时间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动力髋内固定

近几年, 我国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生率不断增加, 如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其生命[1]。本研究旨在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动力髋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均为2012年7月~2013年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6例中男26例, 女20例。年龄60~79岁, 平均年龄(65.2±4.6)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23例, 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对照组23例给予动力髋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的骨折分型、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 且均无手术禁忌证。对有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病, 使血压、血糖等控制在手术范围内。对照组采取动力髋内固定治疗, 应用股骨大转子外切, 复位骨折端后, 再选择合适的导针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固定, 钢板固定良好后, 进行切口冲洗, 逐层缝合切口, 留置引流管。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术后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并鼓励患者进行咳嗽以防肺部感染。观察组取侧卧位, 给予常规全身麻醉, 于髋后外侧取长5~9 cm切口, 然后逐层打开显露股骨颈, 尽可能保留大、小转子等大骨折块与其股骨距的完整性, 取出股骨头后将骨折处复位。将复位的骨折块用钢丝捆绑固定, 扩髓器从小到大依次进行扩髓, 清除干净髓腔内容物, 将骨水泥注入髓腔, 再将游离的碎骨片粘贴于骨水泥, 将多余的骨水泥清除, 待骨水泥完全干涸后选择适宜长度的假体, 安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模, 复位,逐层缝合, 再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1.8)d、15.6%, 低于对照组(12.4±8.5)d、3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3.1±8.2)min、术中出血量(435.8±83.6)ml, 分别低于对照组(92.4±10.1)min、(519.2±94.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老年人较为多见,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的快速增长, 发病率不断增加。跌倒、外力冲击或老年骨质疏松均易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 受伤后多表现为压痛、局部疼痛及肿胀, 且患肢功能受到明显影响[2]。救治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主要是依据患者年龄、骨折情况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防止髋内翻畸形的发生。

截至目前,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人工髋关节置换、髓钉系统、外固定支架及牵引疗法等。动力髋螺钉能够利用螺钉滑动机制促使骨折端嵌插, 而且可选择多角度和长度, 但对于不稳定骨折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可能与过度滑动加压等有关。采取骨折复位内固定无法使患者特别是高龄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患者短时间内恢复肢体功能, 且术后卧床时间较长,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而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术后下床时间早、并发症少、关节活动好等优点。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低于对照组, 而早期负重锻炼能够保持肌肉力量和敏捷思维, 在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方面尤为重要, 与万云[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负重时间显著优于动力髋内固定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谦.刘琨.李颂.导针闭合插入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宜春学院学报, 2009, 6(14):137.

[2] 麻东风.动力髋螺钉、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0):1443-1444.

[3] 万云.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4, 9(22):1357-1358.

2014-07-25]

458000 鹤煤集团公司总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股骨头股骨出血量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