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6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4-01-23赵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鼻塞肺泡呼吸衰竭

赵亮

96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赵亮

目的评价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每组48例, 96例患儿均予以抗感染、抗心衰及抗呼衰等综合治疗措施。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 Ⅰ组患儿予以普通面罩吸氧, Ⅱ组予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Ⅱ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而Ⅱ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Ⅱ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64.6% VS 95.8%, P<0.01)。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小儿重症肺炎的相关症状及血气状况, 治疗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较好。

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

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急症重症, 常合并呼吸衰竭而导致患儿死亡。在临床治疗上, 通常采取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但因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而导致患儿气道损伤或呼吸机依赖等并发症[1]。为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措施, 对本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面罩吸氧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 96例患儿的诊断结果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全部患儿临床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哭闹、烦躁、呼吸节律不齐、鼻翼扇动、面色发绀、口吐白色泡沫、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大量中小水泡音及呼吸暂停。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每组48例, Ⅰ组男31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为(1.6±0.3)岁, Ⅰ型呼吸衰竭29例, Ⅱ型呼吸衰竭19例;Ⅱ组男33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为(1.4±0.5)岁, Ⅰ型呼吸衰竭32例, Ⅱ型呼吸衰竭1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呼吸衰竭类型等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96例患儿均予以抗感染、抗心衰及抗呼衰等综合治疗措施。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 Ⅰ组患儿予以普通面罩吸氧, 氧流量设定为4.5~5.5 L/min, FiO2设定为0.5左右。Ⅱ组患儿予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氧流量设定为2.5~3.5 L/min, FiO2设定为0.5左右。呼吸末正压为3~5 mmH2O。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呼吸困难消失、心率<140次/min,三凹症消失, PaO2>80%, 且肺部啰音明显减少为显效。患儿以上症状好转, 心率及PaO2较治疗前改善为有效。患儿以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心率及PaO2无变化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 两组间PaO2、PaCO2的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两组间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aO2、PaCO2监测结果 Ⅰ组患儿治疗前的PaO2、PaCO2为(56.2±9.8)mmHg、(51.7±7.9) mmHg, 治疗后为(81.3±9.5)mmHg、(52.2±8.1)mmHg;Ⅱ组患儿治疗前的PaO2、PaCO2为(56.0±10.3)mmHg、(53.2±9.7) mmHg, 治疗后为(97.5±9.4)mmHg、(52.8±7.9)mmHg;可见,Ⅰ、Ⅱ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而Ⅱ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Ⅰ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PaC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 Ⅰ组患儿显效16例, 有效15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64.6%;Ⅱ组患儿显效30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8%;可见, Ⅱ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χ2=14.76,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 其主要发病机制为严重肺内病变导致弥散障碍、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及肺内分流等情况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或措施不当, 对患儿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 可使患儿病情持续加重或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患儿死亡。

目前治疗重症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改善缺氧情况。有文献报道显示, 心肺功能的相互影响在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上作用关键[4], 增加胸腔负压能够引起肺部低氧血症, 而普通面罩供氧方式难以改善患儿症状, 而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肺泡残气量, 使肺内分流降低,并通过呼气末适当予以肺泡一定的压力, 提高了肺泡的交换作用, 使PaO2上升, 从而使缺氧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 并避免肺泡发生萎缩情况, 促使萎缩的肺泡重新张开, 加强了肺内氧合作用[5]。对于重症肺炎而言, 能够迅速对患儿的低氧血症进行纠正, 并减少呼吸衰竭救治时间。但在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 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精神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如病情严重者仍需要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Ⅱ组患者的PaO2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肺内氧合作用, 改善患儿的缺氧状态, 并能够有效的减缓患儿的心率, 延长了患儿心室舒张的时间, 改善了左心室的充盈度,同时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 使心肌代谢情况改善, 亦能起到治疗心衰的效果[6]。

[1] 陈娥.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13例的救治体会.广西医学, 2010, 32(10):1305-1306.

[2] 叶军.雾化吸入硝酸甘油佐治小儿重症肺炎50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2):302-303.

[3] 杨怀武.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医学综述, 2012, 18(8):1268-1269.

[4] 刘春峰.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诊治进展.小儿急救医学, 2004, 11(1):11-13.

[5] 刘亚秋, 夏汉兵, 丘喜琴, 等.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4):3408-3409.

[6] 苗木, 刘迪, 刘祥伟, 等.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例救治体会.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8):1435.

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鼻塞肺泡呼吸衰竭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