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2014-01-21刘俊宇

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森林

刘俊宇,邹 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刘俊宇,邹 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对森林文化有了新的审视。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中具有宗教信仰、习俗禁忌、民间口传文学、林业开发的多样表现形式及其实践性,了解这些对实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及生态旅游发展起着积极意义。

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生态伦理;旅游可持续发展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也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森林的关系,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森林文化价值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森林文化旅游应该是森林、文化与旅游三者的有机统一[1]。

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激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2]。同时森林文化也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洽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3]。

湘西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这些对湘西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多样化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挖掘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并探讨它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及其多样化表现形式

首先要交代的是,笔者所讨论的湘西,指的是大湘西。湘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所以笔者也主要选择这三个少数民族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湘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民间口传文学以及他们对森林的认知与利用,都体现出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形成了“尊重生命”“和谐自然”的生态观。

(一)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观

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生态观之所以能够保护当地文化资源,这与当地盛行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生存,人们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有关环保的方式,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表现出来,强调人与自然和平相处。而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中,人们更多的是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中体现出来。

自然崇拜通常指的是远古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大自然进行保护的行为,它突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般情况下都以宗教信仰等方式提倡人们保护自然。[4]虽然说宗教信仰及崇拜并不能为人们保护自然的必要性提供非常科学的依据,但是其敬畏自然的理念就是生态思想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湘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突出体现其生态观的是在湘西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苗族人相信神鬼主宰,他们认为,无论是树、水、山、石都有着灵魂,即有了“神山”“神水”“神木”之说。可以看出,苗族人对树林、山石、大地等自然物都怀有敬畏之心,绝不会加以破坏,这种“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自然崇拜,让当地少数民族在砍伐树林和取水时格外慎重,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树林遭到破坏和水源遭到污染的情况。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也可以得到保障,可以说这种自然崇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子。另外,神山在苗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神山可以保护村民,据说村民从不会登上山顶,因为那样山神就不会保护这些子民,灾难就会降临。就是因为当地人这种对于神山的敬畏才使得至今湘西这块区域相对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状态。另有一个“神木”传说,土家族某村寨在很久以前的一次洪水中,几个土家族家庭为了躲避洪水逃到了一颗大树上居住,他们通过大树的保护避免一次灭顶之灾,以后每年被救的土家族都要祭祀这颗树,视大树为自己的恩人,感激其救命之恩。苗族还有一首古歌“吃树上果,穿树上皮,烧树上柴,用树上棒,伙伴哟,伙伴哟,树是好友哥”[5]这就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人类对树木的感恩。对水的崇拜亦是如此,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不能够缺少水,湘西水资源丰富,当地的少数民族村民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土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家族的人认为,水是可以洗去污秽,消除病痛,同时又具备灵性和生命的吉祥之物。所以他们竭力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二)湘西少数民族习俗、禁忌中的生态观

民族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沿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禁忌,“是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的总称。”[6]

湘西许多少数民族大都形成了对天、地、人、动物、植物的独特习俗禁忌。湘西少数民族的习俗禁忌很多,包括生活、生产、社交、婚姻、生育等方面的禁忌。

在湘西侗族,禁止人们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也禁止在打猎时捕杀野生动物的幼崽。另外,人们采集植物时不会连根拔起,好让它继续生长而不至于灭绝。例如,湘西地区的土家族的一系列禁忌:在稻谷成熟之前不可以吃青蛙,据说有毒。这条禁忌就达到了保护了青蛙、保护庄稼的作用。在土家族,严禁砍伐古树,土家族人认为古树就是神灵,如果砍伐古树,会失火或者遭到雷击。[7]

总而言之,禁忌被默认为一种人们必须遵循的规则,触犯了禁忌便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客观地说,内在的禁忌会比外在的法律更有影响力。现在,很多禁忌都变成了保护自然的法律,并在当地的生态保护中继续发挥作用。

(三)湘西少数民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生态观

民间口传文学通常都是依靠口头传播的途径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人们创作,同时也被人们传承,其内容大致有故事、传说、民间神话、歌谣。[8]

湘西地区的侗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它拥有着许多历史悠久、可歌可泣的民间口传文学,其中包括很多古歌和神话。这些民间口传文学向我们展现了侗族原始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感觉,它的本质是以自然为本,万物皆平等。例如,侗族的古歌《人类的起源》说:“起初天地混沌,世界上还没有人,遍地是树兜,树兜生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里生虾子,虾子生额荣(一种浮游生物),额荣生七节(节肢动物),七节生松恩。”该古歌还说,从前龟婆在河边孵蛋,孵出的儿子叫松恩,孵出女儿叫松桑。松恩和松桑结成双,又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分别是龙、蛇、虎、熊、雷、猫、狐、猪、鸭、鸡,但是只有姜良和姜妹,才会喊甫乃,也即父母亲[9]。由此可得,侗族人民相信人类是由树兜、蘑菇、虾子等生物变化而来的,人与自然一直有着原始的血缘关系,人与其他的生物都有着共同起源的祖先,只因后天条件的智慧与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苗族古歌《枫木歌•十二个蛋》中写道:“我们看十二个蛋,长的是龙蛋,圆的是青蛙蛋,花的是老虎蛋,黑的是牛蛋,红的是蜈蛇蛋”;“寅时生雷公,卯时生央那,辰时生龙,巳时生虎豹,子时生一切”。就是说,苗族人通常认为龙、青蛙、老虎、牛和蜈蚣和蛇等动物和天上的神,地上的人,都是在同一个早上由同一个母亲下的蛋里孵出的亲兄弟。[10]

湘西少数民族的这些神话故事及歌谣告诉了人们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不要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规律。由此可得,湘西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探索实践中,认识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逐渐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通过对森林的认知与利用来表现

湘西少数民族人有着自己独特森林观。苗族人对森林进行了不同的归类,如安全林、风水林、建材林、人生林、能源林、祭祀林、以及林副产品等多种利用形式。以上对森林的不同利用形式,都是苗族人对自身以及森林的深刻认识中总结出来的,反映出他们在对森林和自然的崇拜式开发和利用,而这种对森林的崇拜式开发和利用就充分表现了湘西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观。

遗憾的是,建设时期苗寨森林利用的主体和生态效应发生了变化。人们滥用森林资源,虽没有直接体验到其利用方式而带来的生态后果,但已经摈弃了森林文化,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荡然无存。

发展时期湘西苗寨森林利用方式发生了变革,基于建设时期对于苗寨森林利用的措施给人们的思考和教训,人们重新开始注重生态意识,关心文化传承和环境改善。做到了国家、地方、村民三级协调合作:国家以政策指导地方和村民,地方执行国家政策并制定适合当地的相关政策指导村民,村民则在国家、地方政府的双层指导下利用资源。这样,基本上实现了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相互配合。在充分尊重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的同时,通过在政策上引导和开发,促进湘西旅游业发展,使人们既成为森林开发、利用、受益者,又自觉成为森林保护者。这不仅保护了森林,也传承森林文化和民族文化。

二、蕴含在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中的伦理观

通过考察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崇尚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

湘西少数民族生态观与原始宗教中的“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的生态思想相存相依,通常的表现方式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湘西人民认为是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类仅仅是大自然创造的一小部分,人类和自然也是相存相依的,尊重自然的同时也是尊重了人类自己,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确立了人在自然界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以及伦理观念。湘西人民意识到自然地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人与自然有着原始的血缘关系,另外他们对动植物的那些禁忌,都表明少数民族体会到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也同时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湘西少数民族对于动植物、图腾的保护及处理方法都能体现出敬畏和尊重大自然。

(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境界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陶醉于自身征服自然。挑战大自然最后面临的是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1]

这就是说,人类不要随意去挑战自然,为了一己私欲去所谓“人定胜天”,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相反,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从而保持人类的持续性发展。

湘西各少数民族就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其中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体会。通过当地传统的宗教信仰、民间禁忌习俗以及相关的宗法制度严格地监督着人们的行为,确立了保护山林、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义务。

(三)遵循向自然适度索取的伦理原则

湘西少数民族崇尚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树木的适度砍伐、动物的适度狩猎等方面。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从不向大自然索取太多,而是崇敬大自然。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很多有关禁止乱砍乱伐或者禁猎的禁律,以习俗的形式,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相关措施有效的保证了民族地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对可持续性发展耶做出重大贡献。

三、湘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保护多样性自然资源

正是由于湘西少数民族普遍的自然崇拜的森林文化传统,到现在为止,森林文化在湘西地区还发挥着改善环境、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很多实地调查表明,神山森林文化使民族地区的很多树木免于被砍伐,灌木免于被烧毁的境地,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湘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1%,其中张家界森林覆盖率更高达94%。

物种亦然。湘西少数民族对动、植物独特的习俗和禁忌,客观上很大程度地保护了物种的繁衍和多样化。据统计,湘西地区植物10000多种,动物400多种,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目前紧缺的药用植物就多达1700多种,药用动物150多种,是我国三大“国药库”之一。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有珙桐、水杉、银杏等5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黄腹角雉、背水鸡、金钱豹、穿山甲、大鲵、华南虎、等40多种。

(二)民族生态价值观提供了人类认识和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现代社会,人类崇尚科技,科技一度成为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武器。科技文化使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是征服与改造。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掠夺自然,导致自然遭受不可预计的破坏。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态价值观却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相依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人不是世界的主宰, 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人们只考虑到自己的生存而忽略了保护自然,人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界,最终人类的本真状态将丧失殆尽。值得庆幸的是,民族生态价值观时刻提醒并监督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在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三)道德自律意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

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果仅靠科技、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精神层面的力量,我们应该既凭借科学的力量和市场经济规律,也凭借宗教的、伦理的力量,将植树护林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一种道德自律意识,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髓中。种树护林一旦成为一种民俗,就会被民众广泛遵守,代代传承,使保护生态成为一种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在湘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万物皆有灵性,或有鬼神主宰,不能随意索取,不随意砍伐,做到取之有度。这种包含着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适度索取的意识,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恩格斯曾说过:“人类源于自然,人类也将毁灭于自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近代许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早就对森林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色彩,他们曾多次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12]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强制约束人类的行为,同时,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生态观,重塑对自然的敬畏意识,切忌再去挑战征服大自然。仅仅靠外在的法律是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必须与内在的道德生态观念相结合才能使人们自主的保护自然。

[1] 文连阳,陈 臻.张德远张家界森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报(社会科学版),2014,8(1):15-18.

[2] 郑小贤.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管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7-10.

[3] 蔡登谷.森林文化出论[J].世界林业研究. 2002.15(1):12-18.

[4]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2:186.

[5] 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J].民族艺术研究,2000,(4):9-12.

[6] 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15.

[7] 李迎春.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13-17.

[8] 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J].云南文学艺术联合会.2000(5):10-13.

[9] 张泽忠,吴鹏毅,米 舜.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10] 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2:54.

[11] 马恩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8.

[12] 章建文.浅谈长沙市城市森林文化建设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3(5):86-89.

The Ecological Ethic Signif i cance of Forest Culture of Xiangxi National Minority

LIU Jun-yu, ZHOU Dian
(Tourism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more and more environmental serious problems emerge, and people begin to have new angles to the culture of fores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sic def i nition of forest culture, discussing the forest cultures of Xiangxi national minority with religious beliefs, customs, taboos, oral folk literature, and various manifestations in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ity form and content. This article plays a positive ro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Xiangxi national minority; forest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ethics of ecological

F592;B82

A

1673-9272(2014)02-0048-04

2014-01-18

刘俊宇(1989-),男,湖南长沙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文化与公园管理。

邹 巅(1965-),男,湖南双峰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及森林文化。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湘西少数民族森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