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座施工控制要点

2014-01-12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拱圈网片预埋

王 娜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1 工程概况

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主桥桥梁采用三跨上承式连拱桥,拱圈为空心式板拱,采用悬链线形式,下部结构拱座采用实心梯形拱座,承台接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基础为桩基础,拱上建筑采用空腹式腹拱布置。桥梁跨径布置为37+56+37 m,全长151.9 m。由于本桥拱座一次浇筑混凝土方量大、施工连续时间长,所以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就需要从温度、原材料、机械、人员、施工组织、养生等方面抓起,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2 混凝土温度控制

由于本桥拱座结构尺寸、面积均较大(设计高3 m,横桥向宽40 m,顺桥向13.8 m),C40防水混凝土447.5 m3,预埋钢筋916根,且设计单位要求拱圈必须一次浇筑完成。综合考虑制定了以下温度控制标准:

a)混凝土在浇筑温度基础上最大水化热温升值不大于35℃;

b)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不大于25℃;

c)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d)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12 h内必须进行覆盖养护;

e)拆模时内外温差小于25℃。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本桥拱座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故和商品混凝土拌合站协商将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20 mm之间,掺入高含量的粉煤灰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形成高性能、水化热峰值低的混凝土。为使拱座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要求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最大含碱量不大于2.5 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并加入一定的微膨胀剂,微膨胀剂要求是大厂回转窑生产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要求在0.02%~0.03%范围内,微膨胀剂根据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

4 钢筋绑扎

测量组根据测量控制点,用全站仪精确测设出控制点,再用墨线放出拱座底面边线,以达到设计要求,校核后安装支承钢筋网的架立筋,安装完成后,再用全站仪测设出拱脚预埋筋的准确位置,安放定位筋。施工焊接顺序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1]。拱座内钢筋用量较大,先将支承钢筋网的架立筋焊接牢固,但焊接时不能烧伤主筋。尽量将上下层钢筋对齐,层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为振捣做好前提工作。

拱脚承压处钢筋网片5×5钢筋网片4层,后期施工要将拱脚预埋筋全部插入钢筋网片中,故在安装钢筋网片时尽可能将网片对齐并进行固定。

拱脚预埋拱圈筋安装时,保证具有足够的预埋深度,并用支承将钢筋焊接进行固定。钢筋骨架必须可靠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允许在浇筑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1]。在拱脚预埋拱圈筋的绑扎过程中,为保证拱圈主筋位置的准确,将部分有冲突的承压网片断开。

5 模板安装

本桥拱座采用胶合板模板,验收合格后要及时浇筑,防止曝晒雨淋发生变形。重复使用的模板经检查修复后,报请监理验收,验收通过后再进行模板安装。

拱脚模板施工工艺复杂,模板制作要严格控制尺寸及外型。拱脚模板安装时要经常用全站仪复核模板安装位置,由于本桥拱座为外露面,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拱脚斜面位置制作安装三角条,在模板上每隔50 cm开检查预留孔。模板内侧要求必须干净,涂抹脱模剂。由于拱座混凝土体积大,且是梯形,容易在浇筑过程中发生胀模和爆模现象,所以模板的支撑尤其重要。

5.1 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a)模板对拉螺栓间距是否合适,螺栓间距过大、规格过小均易产生胀模、爆模现象。

b)检查拉杆的数量,夹具的数量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夹具是否夹紧,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因模板松动而产生爆模现象。板缝对接处用双面止浆条粘堵,模板底部提前用同标号砂浆进行坐底,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情况。

由于本桥拱圈钢筋预埋量较大,一个截面916根钢筋,拱脚处承压网片采用5×5钢筋网片4层,拱圈预埋筋部位模板安装是一个难题。

图1 拱座侧视图

5.2 施工前采用两种方案比选

a)方案一 安装一层预埋钢筋铺小块齿状模板进行拼装,模板与钢筋间小缝隙用海绵封堵;外再铺设龙骨进行支承。

b)方案二 安装整块模板,在模板上打孔,将钢筋插入,焊接。

第一种方案施工时间较长,要求木工及钢筋工配合作业,耗费人工工日较大,可以操作;第二种方案由于预埋筋较多,一个截面916根,其中一个截面φ32的预埋钢筋510根,每根下料长2 m、3 m,分别重 12.62 kg、18.93 kg,由工人举起 170 cm、52.3 cm插入模板(如图1所示),且拱座中有4层5×5承压钢筋网片,钢筋较难插入,工人较难操作,且由于先安装模板不宜进行拱圈预埋钢筋固定,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比选,选用第一种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拱圈预埋筋中的一孔模板安装示意图

6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并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再用海绵将凹槽中的水吸走,保证拱脚和承台连接面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由于拱座是梯形,浇筑混凝土振捣时气泡难以排出,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对检查预留孔处的振捣必须安排有经验的振捣工进行振捣,且不能振捣模板。

浇筑混凝土应将每次浇筑厚度控制在300 mm以内,由西到东,分层缓慢浇筑,以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浇筑完一层,再由西到东浇筑第二层,浇筑过程必须延缓浇筑速度,尤其到拱脚预埋筋部位。多派专职施工人员对模板四周进行检查,尤其是模板的露浆部位用海绵及时进行人工封堵。但同时必须保证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浇筑过程由混凝土振捣工先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在拱顶进行水平层的振捣(由于本桥拱座只有3 m,站在拱顶完全可以完成水平层的振捣),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 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地结合[1],再由有经验的混凝土振捣工从检查预留孔用50型振捣棒插入式振捣混凝土,必须振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但不能对已振捣部位再次振捣或者振捣部位太深,这样也易爆模。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泛浆、平坦[2]。

7 混凝土的养护

为防止内外温差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纹,保温、保湿养护工作极其重要,应特别加强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浇筑完成后12 h以内,加盖覆盖洒水保湿养护。养护覆盖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草包的方式养护。拱脚预埋筋部位钢筋之间空间狭小,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土工布,确保拱脚预埋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保湿工作。

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后方可进行拆模,拆模后派专人进行养护,记录不少于7 d。

8 总结

在拱桥的施工中笔者意识到,只有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每一道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建好整座桥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拱圈网片预埋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兰香沟管桥拱圈施工技术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复合主拱圈加固技术应用计算分析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种新的斜拉桥梁端预埋管填充防腐方法
不钉合网片的腹腔镜腹膜外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