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基地化训练模式提升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

2014-01-11王锋张迪良袭建凌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组训国防生集训

王锋,张迪良,袭建凌

(1.特种作战学院学生军训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00;2.广州军区驻广东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广东广州 510501;3.八一军事体育运动大队,北京 100072)

以基地化训练模式提升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

王锋1,张迪良2,袭建凌3

(1.特种作战学院学生军训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00;2.广州军区驻广东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广东广州 510501;3.八一军事体育运动大队,北京 100072)

暑期基地化集训是巩固国防生在校军事基础训练效果,为其部队实践锻炼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打牢基础的重要途径。结合工作实际,对国防生基地化训练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提出组织实施基地化训练的若干建议。

国防生;基地化训练;军事基础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国防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和解放军四总部于2010年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和任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国防生的军政训练从在校军政训练、基地化集中训练、部队实践锻炼、岗位任职能力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基地化集中训练是巩固国防生在校军事基础训练效果,为部队实践锻炼和岗位任职能力培训打牢基础的重要途径。结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181名二年级国防生暑期基地集中训练情况的调查研究,笔者就以基地化训练提升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为进一步提高集训质量和效益提供借鉴。

1 基地化训练的意义

对国防生而言,基地化训练主要是指在暑假期间进入部队专门训练基地或军事院校 (以下简称承训单位)集中训练。

1.1 基地化训练有利于巩固提高训练质量

国防生经过新生军政基础集训、大学军训和一年在校日常训练管理后,基本达到入伍训练标准,具备士兵基本素质。暑期的基地化训练,通过集中管理,集中训练,能够有效地巩固前期训练效果,提升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一是基地化集中训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受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小,使国防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训练,有利于训练质量的巩固和提高。二是承训单位良好的训练设施条件,能够解决国防生在校分散训练中由于受场地设施等因素制约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训练内容、训练标准和要求的落实。三是承训单位教育训练经验丰富,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通过科学组训、施训,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巩固训练效果的同时,使国防生具备一定的组训、施训能力,实现国防生由“新兵素质”向“班长素质”的提升,使其具备初步的指挥能力。

1.2 基地化训练有利于培养国防生军人作风

承训单位良好的军事氛围有利于国防生锤炼良好军人作风,树立良好军人形象。一是在基地化集中训练过程中,通过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和军队条令条例,有利于国防生的日常养成,强化军人作风。二是通过基地化集中训练,让国防生对军队更加深刻直观的了解,有利于认清差距,找准目标定位,提升军政训练的主动性。特别是在集训过程中,通过与带训班长的朝夕相处和教官的言传身教,国防生能够找到自身军事基础素质与优秀军人的差距,提升训练积极性。三是通过参观承训单位荣誉室、与先进典型交流等形式,利用承训单位丰富的教育资源,筑牢国防生从军报国、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

2 基地化训练强化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关键环节

2.1 目标定位要“准”

暑期集训阶段,国防生军事素质呈现出三个特点:军事基础科目基本训过,但不能组训施教;教育管理要求基本理解,但不会带兵管兵;军事基础不是很牢,又普遍向往由受训者转变为组训者,被管者升级为管理者。如果简单重复军事基础训练内容,难以确保训练积极性和效果。2013年华工、广工二年级国防生集训将提升“班长素质”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在抓军事基础训练同时提升组训能力来激发国防生训练动力,搭建士兵素质向军官素质提升的桥梁。在25天的暑期基地化集训中,除按照《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标准安排巩固和提升前期训练效果的基础体能、通用体能、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轻武器射击、战术等科目之外,还依据班长所需素质开设了军事体育运动规则和组织训练方法、班队列动作及指挥、队列教学法等提升组训能力的教学内容,使国防生组训能力达到《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预提指挥士官训练标准。

2.2 内容安排求“实”

暑期基地化集中训练时间短、内容多,因此必须着眼加钢淬火,围绕强化基础体能技能、学习具体工作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来安排内容。2013年华工、广工二年级国防生集训依据“提升班长素质”的整体目标,在内容安排上着力关注四个方向。一是要学基本理论。着眼提高按纲施训能力,重点安排《军事训练条例》、《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等法规学习和部队军事训练相关情况介绍;着眼提高科学带兵、依法带兵能力,重点安排《军事法概论》、《军人心理学》和《共同条令》、基层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规范等内容学习。二是要强基本技能。除安排“四会”教学、提升组训能力外,还重点解决由于在校训练受场地设施限制而无法展开的训练科目,开设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动作、卫生与救护和战备基础等,进一步夯实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三是要练基本套路。突出学习班长抓日常教育、训练、管理和带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方法路子。让国防生熟悉流程,把握要求,逐步成为干好本职的明白人。实现强化国防生会组织军事训练、会组织日常管理、会组织思想教育、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四个方面能力素质。

2.3 方法手段需“活”

通过基地化集中训练,国防生在短时间内既要理解领会原理要义,也要实践掌握技巧本领。因此在组训时,坚持发挥国防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优势,注重激活思维、激发潜力、激励热情。围绕教活学活练活,集训在方法手段方面要注重三种形式。一是边讲边议。军事基础科目组训理论、基层管理常识、部队主要工作条例、士兵常见思想问题处置等内容的学习,突出精讲多议、问题牵引、案例剖析,在互动交流中深化理解,在激烈争论中拓宽思路。二是边学边用。模拟召开班务会,轮流充当班长组织实施,人人体验工作职责和方法;练习班队列指挥和“四会”教学法,既当受训者又当教练员,教学相长、以学促教;组织思想形势分析,既汇报个人思想又梳理分析对策,体会教育疏导要领。三是边训边比。针对国防生勇于挑战、不甘落后的特点,将各类评比竞赛贯穿集训全过程。横向比成绩、纵向看进步,做到科目有考核、活动有竞赛、工作有评比,以比促训,锤炼个人争第一、带队创荣誉、人人能组训的基本功。

2.4 组训力量在“精”

国防生科文底子较好,学习能力强。必须着眼层次高、能力强来协调安排组训力量。一是精选承训单位。对照“班长素质”集训要求,着眼缩小国防生“文弱书生不硬朗,文质彬彬不勇猛”的差距在承训单位选择上,必须要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鲜明军营文化的单位,以部队专业的训练基地或指挥类军事院校作为首选目标。二是精选授课教员。通过承训单位层层推荐和备课试讲等形式,选拔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具有基层任职经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授课施训,教学必须深入浅出,紧贴实际、紧贴部队。三是精选带训骨干。在承训单位中通过个人报名、综合考核,遴选有过班长经历,具有较强组训和管理能力的部队士官或部队考学的军校学员担任骨干带训国防生。一招一式带着练,一点一滴传经验,在塑造班长形象气质,锤炼班长技能本领同时,实现与部队训练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夯实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

3 对组织实施基地化训练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承训单位作为军队的专门教育训练机构,其平时主要的教育训练对象为现役军人。对国防生这一相对特殊的训练对象特点并不熟悉。特别是对国防生文化基础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意志品质相对较弱的特点认识不足,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将国防生与普通士兵或军校学员等同对待,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缺乏针对性。这就需要承训单位与负责国防生培养管理的各级选拔培养机构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要通过沟通协调,把握好国防生的身心特点和军政素质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的确定训练内容、训练强度和训练进度,力求训练效益的最大化。

3.2 建立好长效工作机制

当前有条件承担国防生暑期集中训练的军队训练机构不少,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各国防生选拔培养机构要在充分考虑国防生院校与承训单位的布局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对比,反复考察论证选定国防生基地化训练的承训单位,并以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有利于承训单位将国防生培养问题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加以重视,促进其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包括加强教学力量配备和训练设施场地保障、注重训练对象研究等来提高国防生集中训练的效果。

3.3 搞好制度衔接

国防生暑期集中训练,对承训单位而言是非常规的训练任务。特别是一些军事院校,教员和学员大都也在这个阶段放假休整,参与国防生教学训练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就要求搞好制度衔接,在教员教学工作量认定、课时费发放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假期因素,与常规学期内教学任务进行区分,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对担任国防生集训班班长的学员,也应该在集训期间的伙食保障、公差勤务等方面予以一定的照顾。必须通过搞好制度衔接,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承训单位人员的承担国防生暑期集中训练的热情与积极性。

3.4 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各承训单位要建立其跟踪反馈机制,对基地化训练的国防生进行跟踪调查。一是在集训中定期组织考核验收,检查训练质量和效果,及时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集训结束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收集国防生对集中训练的认识和感受、体会和收获、问题和不足,为调整集训计划和训练强度、进度提供依据。三是集训后定期对国防生以考核的形式来巩固集训的效果。此外还要不断收集国防生选拔培训单位、学校,甚至是国防生毕业后任职部队的意见、建议,为国防生基地化集中训练总结经验,提高集中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1]费华平,杨荣芝,孙振宾.对国防生学历教育与任职培训有效衔接的思考[J].防空兵学院学报,2012,29(5):82-84.

[2]吴忠良.对提高国防生暑期军政集训效益的思考 [J].华南军事教育,2007(3):30-31.

[3]黄海兵.国防生暑期军政训练之我见 [J].华南军事教育,2007(3):33-34.

[4]刘巍,周春红.军队院校国防生暑期基地化训练问题浅议[J].中国军事教育,2012,24(4):71-73.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Military Fundamental Training Quality through the Base Training

WANG Feng1,ZHANG Di-liang2,QIU Jian-ling3
(1.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Office of Student Military Training,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Guanzhou 510500;2.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fice for the Reserve Officer From High Schools of Guangdong,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Guangzhou 510501;3.PLA Military Sports Teams,Beijing 100072,China)

Summer vocational base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military training effects,which provides lively military practice as well as builds up a firm foundation for on-the-job training for the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The authors integrate their work experience to take an exploring thinking about the base training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so as to provide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base training;military fundamental quality

G87

A

1671-1300(2014)02-0078-03

2014-03-15

王峰 (1980-),男,湖南益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国防教育。

猜你喜欢

组训国防生集训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在军犬专业教学组训中应做到“四会”
暴风雨中的集训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